当前位置 >> 台胞在陕

台商投资陕西的现状及其商机

发布时间:2002-04-15 00:00: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陕西的逐步实施以及两岸先后加入WTO,陕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正在成为台商参与西部大开发进行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陕台经贸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陕台经贸合作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繁荣而稳步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省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56个,实际利用台资额5.42亿美元,台商在陕的实际投资额属我省吸收境外投资的第二位。其中2001年全省新增台商投资项目34个, 同比增长126.7%;协议投资总额3441.6%美元,同比增长0.66%;实际利用台资831万美元,同比增长30%。陕台直接贸易额自1993年起累计达到2.88亿美元,其中进口1.83亿美元,出口1.05亿美元。近两年对台出口额连续高于进口额。但是与东部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较,台商在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方面仍属于形成高潮前的启动阶段。一方面台商认为目前西部基础设施不完备,市场发育不成熟,另方面对台湾当局消极的两岸经济政策有顾虑。因此谨小慎微的心态导致来陕考察的台商年年增加,但实际投资额仍不能有效增长,多停留在观注或试探性投资阶段。台商在陕西的投资现状首先反映在投资领域窄,多集中在餐饮、娱乐、建材等传统领域。以西安市为例,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有220家台资企业注册,大部分投资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建材等领域,其中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家24家,涉及台资额789.7万美元,仅占总台资额的3.44%。根据省外经贸厅资料统计,2001年上半年在陕西省外经贸厅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共有20家,其中餐饮业8家、建材业4家、咨询服务业3家、服装业1家、电子科技3家、农业科技1家,总投资额849.9011万美元,这其中传统产业占90.99%,新兴产业只占9.01%。其次投资金额低,企业规模小。在陕西现有台资企业中,台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只有13家(包括以内资或以第三地名义投资的),台资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也仅有20家左右。目前在陕的台资企业投资额大多集中在10—50万美元之间,企业规模小。在陕投资或设点的台湾知名企业也不到10家,没有能发挥“旗舰”效应。概括而言,陕台两地经济合作的现状是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小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内销型多,外销型的少。陕台经贸的商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两岸先后加入WTO这些大的商机背景中,陕西既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宽广的投资领域、颇具创造性的人才实力和西部大开发中特殊优惠政策及吸引着台资,同时陕西也正在积极地优化环境,在建立投资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着西部大开发中的“桥头堡”作用,为台资进入营造为有利的氛围。筑巢引凤,实现双赢。陕西现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它们分别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以其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台商投资的集中首选地。已经入驻的台资企业都有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并不断的在增资扩建。泾河工业园和目前正在准备筹建的西安台湾工业园的建成将更大规模更加有效的吸引台商投资。积极主动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的开放战略。自从陕西确定2001年为改善投资环境年以来,台商来陕西进行经贸交流十分踊跃,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共有27个团队计625人次。这些台商在陕期间,先后参加了8次陕西省投资说明会,并且深入到陕西省各高新开发区及相关企业考察交流。与此同时,陕西进一步加大了入岛经贸交流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全省各地对台招商的积极性提高抢抓商机的意识增强,全年有许多重要的经贸考察团陆续赴台,其中厅级以上领导参与赴台经贸考察的就有26人次,引起台湾社会各界对陕西的极大关注。我们认为陕台间的经贸商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这是由于在客观上,陕西和台湾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两地存在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实现双赢的空间很大,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互补。台湾的一、二、三产业在1999年GDP中 的比重分别为3.5%、37.4%和59.1,而陕西的一、二、三产业在1999年GDP中的比重分别为20%、41.9%、38.1% (GDP数据摘自《陕西社会形势分析蓝皮书》)。台湾经济的结构层次高于陕西,为台商在陕投资提供了巨大商机,为陕台两地在农业、果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包括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在内的服务业的等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潜力。第二在生产资源、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互补,总体上讲台湾的经济处于中等发达地区水平,陕西尚处于发展中地区水平。台湾有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遍布海外的营销渠道,一方面台湾资本市场成熟,风险投资活动积极;另一方面,技术及管理人才众多,营销经验丰富。陕西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待开发的资源以及许多重点项目和一些适宜创业的开发区为台湾优势可充分发挥并获得更大回报提供了良机。第三科技资源互补。岛内正在产业转型期,科研人员紧缺,科研力量不足已经影响到台湾许多产业的发展。而陕西的科研院较多、人才总量大,现有各类技术人员85万,但陕西的人才资源却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使用,陕西的众多科研成果也未进入市场,没有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台湾经济面临产业转型和电子、光电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期,陕西在这方面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在促进陕台经济合作上应该能发挥很大作用。(作者为长安大学副教授 宋琳)华夏经纬专稿2002.04.15

主办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