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

青海湖流不出泪的悲哀

发布时间:2004-10-14 16:02:23

  青海湖是美丽的,但美丽的青海湖正遭受令人忧虑的“侵害”。青海湖水资源的急剧减少,这位美丽的女神已经到了有泪流不出的境地了。

  水位下降——有关专家根据历史资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间,从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厘米,湖泊面积减少8.4平方公里。从1957年至1988年,湖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约10厘米,湖水含盐量也逐年上升。继鸟岛成为陆岛后,湖滨东缘又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气象专家的科研成果显示,由于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活动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的沙滩盐渍化严重,鸟岛周围满目黄沙。鸟岛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湖中孤岛,1978年成为三面临水的半岛,而现在已成为离湖岸几公里的陆岛了。湖南部黄河段,草场向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退化面积迅速增加。海晏县青海湖畔的沙龙已经向湟水河谷移动,根据6年前的数字,青海湖周边区域内现有沙漠化面积4.3万公顷,天然灌木森由以前的34万亩锐减为现在的14万亩。

  草场退化——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草地是青海最好的草地,以金银滩为代表的环湖草原也是青海最优良的牧场,畜牧环境极好。几十年来湖区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区域内有10万人左右在从事农副业,开垦耕地34万多亩。每年夏天,一片连一片的油菜花美丽异常,人们对一望无际的金黄不由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业综合开发用地,也成了环湖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

  物种减少——青海湖是我国高原内陆湖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区域内共有鸟类20种,约12万只,其中以鱼鸥、鸬鹚、斑头雁、棕头鸥等水禽聚集较多。另外,区域内还分布有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物种。由于生态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尤以湟鱼为最。藏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数量也呈减少之势。

  湟鱼之痛——湟鱼的学名叫裸鲤,属高原冷水鱼种,因其生长在高寒、高盐碱的水体之中,个体生长速度极为缓慢。青海湖是湟鱼的主产区,过去民间曾有“马过布哈河都能踏死几条鱼”的说法,可见湟鱼之丰。近年来,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捕捞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湟鱼种群到了结构变异、产卵场被破坏的境地。布哈河是注入青海湖最大的一条内流河,占青海湖年注入量的70%,也是湟鱼最主要的产卵场。由于降水量减少,布哈河水量逐年减少。几乎每年都发生逆流产卵湟鱼,因搁浅无法洄游入湖而死亡的现象。最严重的1998年四、五月间,布哈河平均水流量由平常的每秒60立方米下降为1.3立方米,致使大批产卵鱼死亡在干涸的河道上,形成一尺多高的死鱼长带。今年的7月初,青海湖另一条注流河出现流,在长达17公里的河道内,附近支流内逆流而上准备产卵的湟鱼大量死亡,形成了一条半米厚的死鱼道。看到此景的渔政人员痛心不已,说当时的情景实在无法形容。

  面临人类和自然界双重侵害的青海湖还能撑多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陈桂琛在一篇文章中断言:如果任由生态环境恶化下去,用不了40年,湖区的沙漠化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鸟岛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这对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将产生极大的危害。(凤凰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