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

昆仑山探访和田玉

发布时间:2004-10-14 15:18:06

  昆仑山上的和田玉,因质地细腻,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堪称“玉中极品”。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和田玉的最上品。

  一个晴朗的夏日清晨,我们骑马离开克里雅河畔的古城和田,南上昆仑,向一片雄伟险峻的山峦进发。那云雾缭绕的冰峰脚下,座落着著名的和田玉产地阿拉玛斯。

  穿过几十公里的绿洲,我们进入我国最长的山脉,有“万山之祖”称誉的昆仑山的群峰之中。我们一会迂回于挺拔险峻的岭岩间,一会穿行在飞瀑流泉的山谷里。地势渐次增高,气候逐渐转凉。草随地势由浓绿转为青翠,由青翠变为嫩黄。第三天中午,我们爬到四千多米的高度,青草正破土吐芽,完全像春寒乍暖时节。

  转过一道山坳,眼前出现一片纯石山地。山愈高,路愈险,我们下马徒步登山。千多公里的傍岩羊肠道上,看不见一株青草,没发现一片泥土。刚进山时,还是红日高照,一霎间身边云飘雾动,飞扬起漫天雪花,而一会却又云散雪霁,晴空碧蓝。终于,由高悬的山涧飞泻而下的雪水咆哮声越来越响。雪山寒气,伴随着阵阵朔风,迎面而来。冰峰晶莹夺目,背阴的谷底和山间溪槽上,冰块累累,令人觉得走进了白玉世界。迎面石山巍立,岩石发白,这里正是神秘的“藏宝洞”——阿拉玛斯玉石矿中心。

  据当地人介绍,发现这个玉石矿的是昆仑山上一个著名的猎手。100多年前,于田县(属和田地区)猎人吐达固依爬上了险恶的色地古拉木山,射中一只硕壮的黄羊。受伤的黄羊向高山狂奔,吐达固依顺血迹翻山越岭追寻。在攀越三座大山之后,他爬上了一座峭壁。在那里黄羊倒下了,旁边有两块奇异的石头,光亮润滑,坚硬无比,通身无斑点,就像肥得透明的羊尾马油。他舍弃了黄羊,背着两块20多公斤的石头回家。和田城的一个玉石商闻讯赶来,一见是两块罕世的美玉,以一匹良马和八匹绸缎换去,并当场签订了继续采挖出售的合同。这样,吐达固依便首次揭开了“玉石宝库”之谜,成为和田地区最早的采玉工之一。

  在这之前的悠久历史岁月里,当地维吾尔人取玉,主要是靠从发源于昆仑山流向沙海的白玉河、墨玉河及克里雅河河床上捡捞的。每年夏秋之间,来自昆仑山峦的雪洪,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把位置莫测的玉石矿塌裂下来的大量白玉、青花、碧玉冲往下游,甚至冲到城镇附近。《宋史·于阗传》就有“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渭之捞玉”的记载,相传河水“日光亮处”和“月光盛处”,必有美玉。如今,和田取玉主要靠人工采掘,捡捞的玉数量不多,却也年年都有。一次,和田县牧羊人居玛和买卖提这两名维吾尔人,在终年积雪的卡西尔黑山下河口处,竟捞到一块158公斤重的羊脂玉!

  我们顺着小道来到一个个矿井,有不少人正聚精会神地下钢楔取玉。没来这里以前,我想象中的玉石矿一定是整坡整岭的,谁知,珍贵的玉石是藏在石岩心里。矿井内露出的矿脉,被厚厚的雪白的岩石夹住,有窄有宽,窄的有巴掌大小,宽的两尺多,有时蜿蜒回转,有时直下岩心。矿井一脉相连,依矿脉的走向分布,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绳索上结着许多疙瘩似的。光取空矿井与矿井间的玉石也要很长时间。记得在和田时,地区有关部门的同志曾经对我讲过,整个和田地区七个县境内的昆仑山上,都发现了玉石矿苗。并提醒我,在成书于春秋战国之前的我国古代文献上,昆仑山就被叫做“玉山”或“群玉之山”,司马迁著《史记》,也称“于阗多玉石”。

  我们下到矿井去仔细观察,矿井长短大小不一,都是有深有浅的露天石槽或石坑。它的宽度一般是矿脉的四五倍,这就是说每取一块玉便先得去掉大量的坚硬岩石。粗粗的钢钎钢楔楔在行家才能看出的玉苗自然纹路上,十六磅的大榔头每砸一下便发出清脆的音响,钢钎也随之跳得老高,每进展一厘一分,要砸好几锤。一个身强力壮面色红润的维吾尔族采玉工告诉我,取玉先要会识别玉和石的不同,与玉相连的岩石叫玉石根,看来像玉却是石,最难区分。取得不好,玉石俱碎,浪费珍宝,或者以石代玉,白费力气。玉石越大越成材,雕刻师雕玉又是依照每块玉石的自然形状来构思造型,然后下刀。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这首李贺的诗,说的是周穆王当年西巡东归时,曾到昆仑“取玉三乘”(古代每一辆四驾马车为一乘),“载玉万只”。而他的爱马“赤骥”,则因这次“取玉”有功而大受恩宠(见《穆天子传》)。这美好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这里出产的玉已运往内地了。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几千年来,这种遍及四海,为亿万人所珍玩赏爱的昆仑玉,在采集中竟要付出如此之多的艰辛!

  和田不仅自古盛产美玉,而且玉雕历史悠久,且精美绝伦,在很长时间,和田玉雕艺人就利用自己自然红砂以手工脚踩磨玉机,琢磨出各种简单的玉石器具和装饰品。解放后,当地政府建立了许多玉雕厂,产品包括人物、鸟兽、鱼虫、花卉、瓶素等多种形象的工艺品,还有其它许多精美的装饰佩件、陈饰小品。

  和田玉雕以其晶莹、滑润、明洁的色泽,加上生动逼真的造型,赢得人们的喜爱。(云帆)

  来源:青海经济信息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