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鱼的纠葛
(记者姜辰蓉、葛万青、文贻炜)五六月份,青海湖畔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在灿烂的阳光下绽放,映着碧草蓝天,以湛蓝的湖水为背景,明朗而强烈的色调,仿佛出自印象派大师的手笔。初到高原的人们,大都会被如画的美景吸引。
每年的五月,在注入青海湖的河流上,却是另一番情景。缘于古老的传统,青海湖中的湟鱼要顺流而上,到上游去产下它们的"宝宝"。谁知,由于河水减少,成百上千的湟鱼搁浅在河道中,有时陈尸可达半米左右。它们痛苦挣扎着死去,腹中还怀着没有发育完全的卵……一位地方渔政人员说,那情景真是既伟大又惨烈!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如果不是特别提起,同一时间发生的这两幅景象,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因果关系。一切都是因水而起。
上世纪50年代,环湖人口只有2万多人,但是现在已经是10万多人。人要吃饭,就进行掠夺性地开发垦荒。90年代,为追求经济利益,环湖地区大面积种植油菜,短短几年时间内上马了6个国营农场,开垦荒地30万亩。地方和农民也蜂拥而上,开垦荒地5万亩。为了浇这些地,大部分河流被人们筑坝截断。大部分水改变了千百年以来的方向,不再从河道流过,而是被引入灌溉渠,去浇灌大片的农田。据统计,青海湖周边共开垦了64万亩农田,而青海湖补给水量却下降了60%。
人与湖争水,湖哪是人的对手,结果就是青海湖日渐消瘦。从此,花开之日,鱼亡之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记者了解到,2001年,青海湖环湖地区40多万亩耕地开始退耕还草,目前已经完成总量的全部80%。同年,青海省还启动十大工程治理青海湖生态,治理范围涉及到青海海北、海南、海西3个自治州的4个县、23个乡。计划在今后30年内在湖区投入50多亿元,使湖区流域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湖区水体生态系统。
现在青海湖周边,大部分的农田又重新恢复成草原。虽然在湖畔仍然可以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迎风招展,那是刻意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景观带。每年,人工繁殖的鱼苗还会被放流到青海湖中,至今为止已有700多万尾鱼苗被放流,这些鱼苗在这片蓝色的湖泊中安静地成长,与它们自然生长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维系湟鱼家族的繁荣。
不过,仍有专家警告,生态环境破坏易,修复难。青海湖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有的保护措施能否让青海湖生存下去,悲剧是否真的不会再继续下去?人们仍然不无担忧。
环湖走访牧民家
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原、朵朵盛开在草原上的帐篷、永远悠闲的羊群……一切将画面牢牢定格,青海湖畔最美丽的季节,时间似乎流连不前。在这里生活的牧民是大自然的宠儿,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而他们却是美景的真正主人。
湖畔的草原上,一位藏族少年正在放牧羊群。马背上的他,黝黑俊朗,身上洒满了高原灿烂的阳光。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走过去与他攀谈。少年叫多杰才让,还是初中生,趁放假帮家人放牧的。他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他的家里--不远的一个白色帐篷。
帐篷前的木桩上,拴着一只绵羊,这只羊羔带着漂亮的彩色头饰,被打扮的"花枝招展"。据说,这是藏族的风俗,他们会从屠刀下救出即将被宰杀的牲畜,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救出的牲畜会被特别装饰,奉养终生,直到老死。
帐篷里面,一个婴儿在毯子上面睡得正香,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并没有惊扰他的好梦,那是多杰才让的小侄子。帐篷中的陈设出奇地简单,原来,这里并不是多杰才让真正的家,只是放牧时临时休息的地方。他的家在十几公里外的村子里,那儿是牧民的定居点。"你们应该去那里看看,那可不会这么'简单'了"。多杰才让向我们建议,他的微笑中透出调皮的神情。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哈勒景乡,一片碧绿的草场之中,我们果然找到了这个牧民定居点。敲开一户人家的院门,我们被一位藏族阿妈热情地让进屋子里。大妈名叫才让央宗,她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放牧了,基本上都是老人们在家。这里果然不简单,屋子里宽敞明亮,地面上的瓷砖干净整洁,还有清一色的现代化的家电。如果不是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装饰特点,真令人有身处都市的错觉。我们在屋子中并没有发现烧牛粪的炉子,那可是传统藏族牧民帐篷中取暖必不可少的物品。阿妈说,牛粪炉子已经搬到了屋子外边,房子地板下面铺设了连接的管道,这样再也不用把牛粪拿到里面,屋子里就不会被弄脏了。这是乡上建定居点时统一设计的,这里的房子都坐上了"热炕"。
客厅的一角,有一排整齐的书架和报栏,上面有各种杂志和报纸。阿妈说,那是她的儿子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共同搞的。放牧回来,把牛羊赶进圈里后,年轻人们就会凑在一起读书看报,还会进行讨论,这时候屋子里是最热闹的。"自从有了这些书报,年轻人的话就像说不完似的。"
阿妈为我们端上来了香喷喷的奶茶和油炸面点。忽然,屋外传来了一阵"呼啦啦"的响动。阿妈笑着说:"每天必到的'客人'们又来了!"大家好奇地出门察看,只见院子里落着一地的鸽子。阿妈说,这些是草原上的野鸽子,每天都会定时飞到村子里来,如果不喂食,它们还会赖着不走。现在,这群鸽子是熟门熟路,几成为她们家里的"成员"了。
吃饱了食的鸽群在阿妈家的房子周围翻飞,在蔚蓝的天空中变换成种种奇异的方阵,它们从空中掠过时,翅膀划出空旷悠扬的声音。这是餐后的谢仪吗?我们领略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今非昔比环湖路
161公里的公路宽阔而平整,环绕着青海湖,仿佛一条献给这座高原湖泊的哈达。
来自甘肃的游客周先生说,他们全家这次是自己开车来这里旅游的,路又平又好,既看了景色,又享受了自驾车旅游的乐趣。
不过,早几年来过青海湖的游客却有另一番感受。那时,要到青海湖,首先要忍受半天的颠簸。一路下来,还没看到风景,人就先散架了。听司机师傅说,那会儿的路,是砂石垫起来的,凹凸不平不说,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不仅开车的要全神贯注,坐车的也丝毫不敢大意,稍不留神,就会颠个人仰马翻。恶劣的路况,使许多游人只能望青海湖的美景兴叹。
在环湖采访的几天,我们还听说了鸟岛上小碑的故事。1985年,一位澳大利亚的鸟类学家来鸟岛考察,最后却再也没能回去,永远地长眠在这里。据说,颠簸的路面致使汽车的后轮胎爆裂,汽车翻滚了三圈,一瞬间,悲剧就发生了……鸟岛上的小碑,缅怀着逝去的生命,也提醒人们悲剧发生的原因。
"地做琵琶,路为弦,谁人敢弹?"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债项目为青海湖安装了新"弦"。现在,在这个"弦"上流动的不再是悲歌,而是一首首欢快的乐章。
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赛",选手们穿着鲜艳的运动装,在光洁的深灰色的公路上追逐,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选手们说,青海湖景美、路好,在这里比赛真是一种享受。
去年是藏历"水羊年",据说,在这一年"转湖"祈求吉祥平安,胜于平时祈求十万次。于是,青海湖迎来了许多"转湖"的藏族群众。但是现在,这种古老的风俗却因为环湖公路的改变而有了新的变化。 成列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刚察大寺的一名僧人,去年,他和寺里其他十几个僧人来青海湖"转湖"。他用流利的普通话向我们讲述切身的感受:"现在不像以前,那时候人们转湖只能磕长头、步行或者骑马,转一圈大约需要3个月,还得带上过夜的毯子和足够的干粮,也没有这么好的柏油路,很辛苦。"他说,现在大多数群众坐着摩托车、汽车,只要几个小时,就了却了心愿。就算是徒步"转湖"的群众,也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草原上了,沿着环湖公路结伴而行,安全又便捷。
据青海湖151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有40万人到青海湖旅游。他们大都选择早晨从西宁出发,3个小时就能到达青海湖,饱览美景之后,再从容返回。今天,再也没有游客因为路况不好而放弃游览青海湖了。
在条条宽阔的大道引领下,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以更加开放和平易的姿态,迎接世人的观瞻。
不要用"豪华"玷污蓝色家园
青海湖要上马豪华游轮了。这是今年五一一家旅游公司宣布的。
在青海湖畔,我们亲眼见到了正在修建中的这艘游轮,高达几十米的船身果然气派非凡。据说,游轮相当于一座水上的"四星级宾馆",游客能乘坐它畅游青海湖。又据说,这艘游轮采取了最严格的环保措施,达到"零排放",不会对青海湖造成任何污染。
但是仍有专家对此表示质疑。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孙鸿烈说,即使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游轮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游轮排出的废水、废油和生活垃圾会把青海湖变成一个"废水池"。他说,青海湖是完全封闭的内陆湖泊,没有外流水系,一旦遭到污染,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根本没有治理的可能,除非将污染的湖水一勺勺舀干,再注入新水。
专家的一番言论,令人不禁为青海湖的命运担忧。那一汪平静的湛蓝上,很快就要放入一个庞然大物了。青海湖还能保有千百年来的圣洁美丽吗?
青海湖是动物们的家园。湟鱼一向喜欢在透明的蓝色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能经受得住废油和垃圾的袭击吗?那成千上万的水鸟,游轮是否会打破它们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后。我们还能领略到万鸟翔集的壮观场面吗?还有那仅存300余只的普氏原羚,青海湖畔是它们最后的家园,难道最后的宁静也无法留给它们吗?
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救助站中,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悉心照顾受伤的水鸟和刚刚出生的小羚羊;在注入青海湖的河流中,我们看到渔政工作人员放流人工繁殖的湟鱼鱼苗,几十万只身长不足2厘米的小鱼苗,挤挤挨挨地游向青海湖。我们感受到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院士警告:青海是不发达地区,应该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要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否则"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在这里,自然和动物应该得到尊重。所以,请不要用"豪华"玷污了这片蓝色净地!
青海湖边陪照的孩子
见到卓玛的时候,她和她的祖母在一起。卓玛一边咬着手指,一边用目光打量我们,而她的祖母用藏语问我们,需不需要陪照。几天来,我们一直在青海湖附近,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
夏天是青海湖景色最美的时候,许多游人都会慕名前来。周边的牧民们会把家中的马和牦牛拉出来,放在湖边或草原上供游客们照像,每次赚取几元钱。而孩子们也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陪游客们留影,以次来贴补家用。这些陪照的孩子会在镜头前摆出漂亮的姿势,露出灿烂的微笑,然后和青海湖周边的美丽景色一起被四面八方的游客摄入相机。
还不到7岁的卓玛就是这样一个陪照的孩子。她穿着艳丽的藏袍,头上扎了许多跟辫子,脸被高原的阳光照耀成健康的黑红色。她的祖母告诉我们,今年秋天,卓玛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为了攒出点钱交学费,这个夏天,她们每天都会到青海湖景区来陪游客照像。现在,学费已经差不多凑齐了,学校开学时间也快到了。这位70多岁的老人很高兴,因为卓玛的学费是她们祖孙俩齐心协力赚来的。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卓玛安静地依偎在祖母身旁。看到这个藏族小姑娘腼腆而略带青涩的样子,我们忍不住举起手中的相机。谁知,刚刚对好焦距,就有一群孩子涌入了镜头中,不过八九岁的年纪。镜头中,一张张孩子们调皮可爱的笑脸。虽然又好气又好笑,我们还是按下了快门。照完了,孩子们又涌到我们身边。拿到酬劳之后,他们一边嬉闹着散去,一边又去追逐别的游客。
从这些陪照的孩子们开始,颠覆了我们脑海中的传统的藏族形象,不再是木讷无言,骑在精光的马背上,与羊群牦牛为伴,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些孩子所经历的,与他们的祖辈、父辈是不同的世界,每天接触到的是形形色色的游人,听的是天南海北的口音。也许有一天,这里的蓝天、白云,这湖,这草原会再也容不下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会走向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再看看景区中,身穿藏袍的商贩向过往的游客卖力地推销着藏刀、藏饰和各种旅游纪念品;还有牵着牦牛供人照相的妇女,召唤游客在湖边骑马游玩的男子,帐篷宾馆前跳着民族舞蹈的姑娘……,忙忙碌碌之间,映射着这个古老的民族,挣脱了传统惯性的束缚,完成了一次气势凌厉的壮举。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