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高原风情

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所长:草原上追逐太阳的人

发布时间:2004-10-21 15:29:55

    (记者王帆) 他矢志新能源科研和开发,努力探寻缓解中国能源紧张的"阳光"之途;他常年奔波于雪域高原,在峰顶谷间建造不落的太阳;他经历百般艰辛,为中国阳光产业发展奔走呼喊、推波助澜。

    张治民,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青藏高原的穷乡僻壤,点亮一个个无电乡村,不断推动阳光产业的发展壮大。

    青海地域辽阔,高寒缺氧,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很多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常规电网拉不进,又没有小水电资源。偏远地区以及居无定所的农牧民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冬天搬到"冬窝子",夏天迁到"夏窝子",他们的家就是颜色深暗、低矮、狭小、潮湿的帐蓬,在没有电以前几乎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

    "新能源研究所已研制开发了'便携式封闭太阳能电源箱'、'太阳能家用电源及收录机'等20余种新产品,使长期只能用牛粪炉燃烧时发出的微弱蓝红火苗或点酥油灯来照明的农牧民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生活内容丰富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治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张治民1986年从四川大学精密机械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然而不甘寂寞的他选择来到青海省创一番业。1996年,张治民在一次出差时,偶然与原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罗赞继相识,能源所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为广大牧民创造光明的事业触动了他,他决心在新能源领域从事科研工作。

    2000年,他被任命为新能源研究所所长。当时的能源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始终保持着国内先进水平,但对只有20余名员工的企业来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张治民首先招聘了上百名的企业科技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全所科技人员研制开发了"便携封闭式太阳能电源箱"、"太阳能家电电源及收录机"、"太阳能专用灯"等20多种新能源产品,获得国家专利39项,使青海在太阳能资源开发方面在全国居于前列,为我国的阳光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因此获得"第一批全国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张所长到处奔波,寻求国际合作。到2001年底,他先后筹措资金624.38万元,其中获得国际援助400.42万元,先后与澳大利亚南十字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芬兰耐斯特公司、世界银行、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合作。

    青藏高原环境恶劣,而建设太阳能光付电站大多要深入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但张治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忘我工作,从无怨言。2002年中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西部省份无电乡通电工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简称"光明工程")后,张治民带领所里的科研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头痛气喘、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昏迷等高原反应,白天忙着踩点选址,晚上还要加班制图。仅2个月时间,他就对青海省的86个无电乡进行了实地考察,行程十几万公里。 

    "张所长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所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几乎跑遍了青海省内的所有的乡、村,节假日几乎从不休息",研究所司机赵师傅说,"2000年中秋,张所长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甘德县遇上车祸,翻车造成内伤;2003年中秋,张所长是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六盘山和当地牧民一起过的节,今年的中秋节也许还因工作无缘和家人团圆"。

    "从事新能源这个行也很苦,但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那些旅游和探险爱好者都去不了的地方,我一年能去好几次",张所长不无幽默地说。截至2003年底,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通过新能源发电技术在全省建成太阳能、风能和风光互补电站156座,解决了省内112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 

     面对堪称辉煌的成绩,张治民仍感任重道远:"到目前为止,全省仍有908个无电村和9.2万个无电户,我们应该把握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国送电到乡工程的契机,以及国内外良好的创业环境,一切按照市场需求,把包括太阳能、风能、风光互补和小水电发电等工程项目更向前推进一步,力争今年年底完成送电到乡工程,同时着手全省无电村通电的前期工作"(新华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