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境内,频临黄海,是一座海上名山,自古有“泰山何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说,实际上泰山比崂山的要高出许多,只因为崂山地处海滨,高耸突兀,视觉上似乎更显高大,在中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临海的山以崂山为最高,这倒不假。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太清宫
崂山是座道教名山,宋末元初王重阳率全真七子来到崂山传经授道,全真七子在崂山还开创龙门派等分支,影响深远,从此崂山成为道教金真派的一座丛林基地。
崂山道教在鼎盛时期时,香雾缭绕,宫观林立,太清宫就是其中保存下来的一座,宫内古树参天,观院古朴,现存有元朝皇帝赐封龙门派祖师,长春子丘处机为国师的诏书,可见当时的繁盛。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 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 “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清朝时蒲松龄曾寓居于此,宫内奇形怪状的古树和悠远的氛围触动了他的灵感,写下《绛雪》、《崂山道士》等聊斋名篇,现存有写书亭等遗迹可供瞻仰。三官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太清宫历史悠久,名胜繁多,月明之夜,立步月廊上,看天光涛影,月出海上,一片澄明,恍若神仙世界。崂山十二景的“太清水月”即指此。
螳螂拳
螳螂拳发源于崂山,据说是崂山华严寺的一位住持始创的。这位住持俗家名叫于七,历史上人称王朗,是清初山东反清起义军的首领,因兵败躲入深山,藏身华严寺。
华严寺是佛教华严禅宗的一座寺庙,住持慈沾法师是位仁者,救人无数,现寺旁塔院里立有他的墓塔。慈沾圆寂后,于七接任住持,但他是“身在佛门,心在江湖”,一日有感于螳螂互搏,悟出一套拳法,取名螳螂拳,从此便广收门徒,以授拳为名建立组织,以备起义之用。但时至雍乾盛世,无机可乘,最后抑郁而终。但于七始创的螳螂拳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武术中一枝奇葩。
现塔院内于七的墓塔前,立有“螳螂拳始祖于七”的墓碑,读来只觉历史沧桑,有凄怆之感。
来源:湖南电视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