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的湖

踏访深闺中的南湖

发布时间:2006-06-16 10:11:35

沈美琪

    离开喧嚣的市区,沿着珞狮南路驱车一直往南,经过丽岛花园环湖别墅群,隐秀丽南湖便显露出来了。在植有高大笔立的法国梧桐的道路两旁,这片呈东西向分布的湖面,南抵狮子山,北靠尤李村,约8平方公里。环湖周边的树木花草,掩映着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幢幢新楼、洋屋、别墅。南北堤岸的蜿蜒曲折,将南湖的湖面分割成块块片片,一面是田田弥望的荷叶,一面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南湖的沧桑变迁都隐匿了这波光滟潋的湖水中。


    南湖有古今之分,据史料记载:古南湖包括武昌蛇山以南的全部城区,当时,只有一条长堤通往南市,整个武昌南部都是南湖的水域,波浪直接拍打在蛇山的脚下。

    宋代的祝穆在《方舆纪胜》中写道:“南湖外与江通,长堤为限,长街贯其中,四旁居民蚁附。”日月变迁,长堤慢慢形成了长街,就是今天的解放路南段。至明初,古南湖逐渐淤塞而分为若干互不相连的小湖。

    长街东则有西湖、歌笛湖和滋阳湖。

    西湖原有湖上花园,绿树成荫,宜于休养,湖址为现在的湖北医学院附属一医院;歌笛湖在今天的水陆街与紫阳路之间,因湖中的芦苇薄膜可做笛簧而得名,现仅存歌笛湖街巷的名称而已。滋阳湖,又名紫阳湖,在今天的紫阳公园内,是现存湖中最大的公园湖。据说湖中以前有个墩子,又称墩子湖。民间传说:元末白莲教起义失败,有教徒母子二人避于湖中,终于溺死于莲荷之中,其处后长出一墩,人们称之为墩子湖。古时,武昌民间每年八月中秋,有举行荷花灯会的习俗,相传是为藏匿的起义者照路,赴会者极为踊跃。

    滋阳湖中有东西向的堤坝和一座滋阳桥,夏日里荷花盛开,是游赏纳凉的好去处。武昌县志记载:紫阳湖“夏以胜荷,可资游尝。”每至夏日,满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阳映紫荷,有紫阳佳景,故名紫阳湖。此湖自宋于清,湖水清澈,荷叶满塘,湖畔建有画廊亭阁,景色宜人。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均有诗文赞咏。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此设茶亭、酒厅,用以接待官员,品茶,观赏湖景。民国年间,湖底淤泥沉积,亭阁毁坏,至解放前几成废墟。195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此湖,辟为公园。当时的市长吴德峰手书的“紫阳公园”刻于临街门楼之上。由于历史的原因,此项工程几经起落,直到1978年,才由市政府重新拨款修建,至1984年基本建成。

    长街之西有菱湖、都司湖。菱湖后来为人民电影院一片地域;都司湖,为原来的两湖书院的内湖,建有水阁、凉亭、长廊,风景宁静宜人,现为武汉音乐学院的地盘。

    古南湖景色秀美,湖光山色亦佳,四周有不少名胜古迹。《人蜀记》中描述:在蛇山南楼上“下瞰南湖,荷叶弥望(陆游诗),中为桥曰广平,其上皆列肆,两旁有水阁极佳。山谷(黄庭坚)云:‘凭栏十里芰荷香’,渭南湖也”。另有诗道:“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镜里开;日暮菱歌动南浦(即南湖),女郎双桨荡舟来。”可以想见当年南湖的浩荡和秀丽了。

    南湖地区存积了深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遗迹。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省信息工程在南湖老人桥地区施工时,挖出了不少石器和陶器,有磨制石器的斧、凿等生产工具,陶器有鼎、罐、碗、盆、网坠等。经专家考证论定这些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为新石器晚期的物品。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晚期,相当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代。这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南湖地区就有人类栖息,为新石器晚期人类聚居的文化遗址。因遗址附近有一“老人桥”地名,文物部门将其命名为“老人桥”遗址,其面积约9000平方米。现在,南湖“老人桥”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末,大面积的壅塞使南湖变成了一块块干涸的湖区,湖区内陆续建起了兵营、阅兵亭、阅兵场等,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的湖北新军的重要营地。后来,著名的南湖炮队、南湖马队等均驻营于此。辛亥革命时,南湖炮队进城,为攻下湖广总督衙门立下不朽功勋。

    1911年,武汉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日趋高涨。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下,湖北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组成了起义总指挥部。10月8日,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接到指挥部指示,约定于10月9日晚,以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举行起义。由于军政当局破坏了起义指挥部,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同志被害,武昌城戒备森严,南湖炮队未能接到起义的命令,终未能打响辛亥首义第一炮。10月10日晚,工程营熊秉坤以鸣枪为号,一举起义,起义部队随即抢占了楚望台新军的军械仓库。

    首义后,熊秉坤以革命代表身份召集工程营官兵讲话,发布了10项命令,宣布起义军为“湖北革命军”,以清督署为最大攻击目标,由金兆龙率兵迅速向南湖进发到南湖阅兵亭。此时,南湖马队哨兵不战而逃,南湖炮队响应了起义,300多士兵簇拥12门大炮向中和门挺进。清湖广总督署受到南湖炮队的猛烈炮击,清官兵魂飞魄散,湖广总督瑞敝率卫兵一排,携家小细软,慌忙打穿总督署后院墙,由文昌门逃上“楚豫”号兵舰,仓惶逃遁。辛亥武昌首义,革命形势很快席卷全国,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封建王朝。


    南湖属于汤逊湖水系,位于武汉三镇南端,与长江相通。沧海桑田,到近代,湖面已大为缩小,有些湮为平陆的地区作为南湖地名仍被沿称。解放以来,南湖周围陆续兴建起学校、工厂,面貌已变。至今称南湖的水域,只有约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米,为武汉市第二大城中湖,是鱼类等各种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良好栖息地。现为南湖养殖场水产养殖基地,养殖面积4500亩,年产鲜鱼62.5万公斤。

    六七十年代,南湖的风景秀丽,湖边的居民常年以湖为生。听说我要收集南湖的相关资料,几个在南湖边长大(50、60年代出生的)的朋友,都津津乐道地向我介绍曾经与他们生生相息的南湖,小时候他们大部分的玩耍都和南湖以及小木船有关,这南湖和小木船给了他们儿时很多美好的回忆。

    每年四、五月,大雨过后,湖水上涨,正是毛子(一种武汉人称“翘嘴白”的鱼)魬籽的季节,这时,我们常和父亲或叔叔们撑船去湖里挂毛子。运气好的话一靶可挂到好几条毛子。

    六月,湖中的野菱角开始结出嫩嫩的菱角,撑着小木船,划到菱角秧边,伏在船沿上,用手翻开菱角秧,摘下菱角剥开就吃,渴了,捧一口湖水喝就是了。

    七月,满湖的莲藕生出郁郁葱葱的荷叶,南湖一片绿色的海洋,粉白的荷花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八月,湖里的“鸡蛋匏”叶片像睡莲一样浮在水面(一种水生植物,浑身是刺,果实像刺猬,是钓草鱼的好鱼饵,茎可以生吃和炒酸辣吃,味道好极了)。去割“鸡蛋匏”好玩又好吃,在竹竿上绑上镰刀,撑船过去,镰刀入水,从根部割断,捞起后去叶剥皮,再取出籽来吃。

    九、十月,湖里的菱角长老了,撑着小木船去采老菱角,用瓦罐煨好后,用菜刀砍开菱角,剥出菱角肉,边剥边吃,剩下的还能给大人们下酒用。

    在炎热的夏季采莲蓬时,荷叶荡里会有很多的鱼。因密布的荷叶片给鱼儿提供了遮阳隐身的好处所,荷叶上落下的虫子又为鱼儿提供了食粮。因此,我们都喜欢在荷叶荡钓鱼,特别是小荷刚露尖尖角的时候。

    那时,南湖的甲鱼也很多。每年开春后,甲鱼就爬到湖堤上产蛋。我们一有空就坐在湖堤上,仔细观察水面的动静,看到有甲鱼浮起来,一般附近的湖堤上就会有甲鱼蛋,一窝总有10来个。约1个月后,在发现甲鱼蛋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刚出壳柔软柔软的小甲鱼仔,它们的底部红红嫩嫩的,感到有动静就赶紧钻到淤泥中,很容易被捉到。

    甲鱼有换水的习惯,隔段时间就从一个水域爬到另一个水域。那时,南湖边的居民,家家门口都有水塘。甲鱼顺着冲田爬进居民的水塘里,因水塘地势高,又有食物吃,甲鱼一般进来后就走不了。因此,每年春节干塘时,留下的甲鱼就成了我们的盘中佳肴。

    那时,用甲鱼枪打甲鱼的人很多。坐在一个类似图钉的凳子上,看到甲鱼露头换气时就把钩甩出去,快速收线就可以把甲鱼挂起来。如果长时间没看到甲鱼露头,就用力有节奏地拍双手,甲鱼受了惊吓后,想躲到塘底淤泥中,这时,水面留下一串细而密的气泡,顺着有气泡的地方,“嗖”地甩出甲鱼钩,甲鱼就进网了。

    八十年代末,吃甲鱼的人多了,野生甲鱼慢慢就绝迹了。

    九十年代,随着开放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南湖的温婉与宁静被渐渐地打破了,居民大量涌入,大批企业在此落户,大型奶牛场、养鸡场、养猪场在此安营扎寨,大量污水污物未经处理直排向湖中排放,南湖成了一些工业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接纳场所,水体质变迅速,已呈中重度富营养状态,每年的春末夏初,成了南湖及部分支湖泊大面积翻塘死鱼的时节。据不完全统计,南湖共有大小排污口22个,每天入湖污水量达到33.8万吨左右,其排放浓度大大高于南湖水质标准。

    近几年,在省市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呼吁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南湖水资源的重视与保护加强了。洪山区环保局提出建立华农地区污水集中处理站的规划:加快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改造建设的进度;逐步关闭南湖周边排污口,解决南湖南岸及雄楚大街污水集中入网,污水集中后纳入龙王嘴或黄家湖管网集中处理。

    构筑立体水岸,塑造生态之家,如何把南湖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以水文化为依托的产品优势,是近几年营建南湖新区亲水文化的主旋律。一些以南湖水为主题背景的生态水景大社区,在规划设计中紧扣绿带、水乡,使住宅与生态园林水乡风情保持一致。

    随着南湖周边的环境保护与加强,近年南湖又见了甲鱼的踪迹,去年10月,朋友在其父亲居住的南湖边又钓到约1公斤重的野生甲鱼了。


    沿着北港路往前,一条宽敞漂亮的柏油大道,沿着蜿蜒的湖岸线一直伸过南湖大桥,湖边摇曳的垂柳和笔立的水杉随着粼粼波光在水中摇摆,微风拂来,让人顿觉清新舒朗。现实中的南湖,不浮躁也不张扬,是修养身性,安逸闲居的好地方。

    环游南湖,能感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湖北省出版文化中心大楼是这里最惹眼的文化地标,著名的武汉理工大学与之遥相呼应。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毗邻接次于湖区周围;大学的校舍在这里渐次排开,满布于南湖一侧。

    白天,走在中南民族大学的湖畔,象牙塔中的南湖,因环拥校园而平添了一份书卷气,还有一份的清纯与浪漫。湖岸依依的杨柳树下,学生们坐在靠椅上,翻开书本,若无旁人地阅读着。入夜,校舍的灯火倒映于湖中,阵阵夜风中传来朗朗的书声,一道别样的南湖风景。这里,湖水为大学增添了秀色,大学给湖水凭添了灵气。

    近10年来,南湖周边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当地产商们努力营造着伴湖而居的温馨意境时,养在深闺的南湖便陪嫁在一个个楼盘的商业广告之中。丽岛花园、南湖山庄、明泽半岛、大华公园世家、金地格林小城等一大批高档楼盘绵延于南湖岸边,这里风平浪静,湖水清澈,垂柳摇翠,空气清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可尽情享受这一湾湖水带来的清逸与自在。

    2005年,武汉市规划部门公布了《南湖居住新城概念规划》,规划中的南湖新城西起巡司河,东靠南湖之滨,南起规划二环线,北至雄楚大道,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1万人。预计5年内,在南湖新城将建起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临南湖一侧设滨湖水上公园、中心公园等,并在区内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

    据介绍,正在筹建之中的滨湖水上公园,位于南湖新城居住区中心,毗邻北港工业区和洪山区行政中心,与珞狮南路等城市道路相邻,规划面积为35公顷,其中17公顷的公园水域属于南湖水系的一部分。将通过水渠将南湖水、水上公园与新城中心公园水域相连,使人工渠将南湖与巡司河东西连通,并将行道树、防护林带与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及中心公园连为一体。

    建成后的水上公园,将是以水为构图中心,处处体现水文化的完整的景观体系。岸边高大的乔木将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水中荷花清香宜人,四面环水的生态小岛犹如一个镶嵌在水中的“绿洲”,木质栈道穿行其间,同生态小岛一起构成典型的江河型湿地景观区;同时,公园将沿湖水构筑起水上活动平台,凸现出“曲水绿荫”的景观,在原本藕塘的公园基地,除保留荷花外,还将种植睡莲等各种水生植物,体现“水上公园”的魅力。

    未来5年,当南湖新城区的改造完成后,自然风光之外的景致将会使南湖水线更添魅力。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