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食品商店中最老的牌号要算“汪玉霞”,创始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汪玉霞的第一个老板叫蔡玉霞,原是安徽休宁人汪士良的姨太太,蔡开店用己名而从夫姓,故称“汪玉霞”。最初为一小店,设在汉正街灯笼巷口,只卖些茶叶、甜食等小商品。蔡玉霞死后,汪士良之长孙汪国柱继承。嘉庆初年,因白莲教大起义,清廷封锁九江关,汪国柱在此所开油榨坊,桐油积压,不得下运,心急如焚。一日老仆窥见九江关关督鸣锣过街,关督原系汪士良生前好友,汪国柱前往具拜帖求见,关督告知三天后开关一个半时辰,嘱其作好准备。其时大批桐油困泊关口甚久,急欲抛出,汪国柱乘机压价,收购3000万斤,待至开关时刻,抢先出关下运南京、上海,突获暴利,旋在各地设当铺、行号136家之多,小小汪玉霞因系祖业特别重视,每年年终召集各地商号掌柜来吃团圆饭,总结工作。店内职工则有“一年二十四荤(初一、十五打牙祭)三大醉(元宵、端午、中秋三节),开张谢神不在内”的招待。
汪玉霞一向是前店后厂,以销定产。生产规模不大,全系人工操作。自己生产的食品有酥糖、酥京果、碱酥饼,颜色黄润,香气扑鼻,食之清脆爽口,人们称之为“泡酥”,其用料讲究,糖择上好的太古糖、台湾糖,大批购进长期存储,使糖的油卤吐出,溶头好;油用驻马店的麻油,颜色清亮;芝麻用武泰闸的,皮薄肉厚;鸡蛋用阳逻的鲜货;面粉用上好的;糯米要筛选一样的粒子,泡上70—80天,再按照独特制作程序,制成成品。其他自制芝麻绿豆糕、月饼、五香瓜子,也都经过内部品尝、鉴别,绝不滥竽充数。
鸦片战争以后,国人染上鸦片瘾者甚多,抽烟以后,口觉苦味,大都喜爱吃甜食,食品行业生意兴隆,汪玉霞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店历经九代。其间“兄弟阋墙”,曾分裂为“雨记”、“合记”(后花楼),但终于保持“汪玉霞”这块金字招牌。解放后经过合营到国营,一度改为“新华食品厂”,后又恢复原牌“汪玉霞”,美誉长青。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