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民俗采风

洛阳闹元宵

发布时间:2008-05-27 15:03:42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每逢这个节日,洛阳人不但要吃元宵,还要挂红灯、放烟火,举办各种文艺活动闹元宵。

  所谓“闹”,其实是热热闹闹地狂欢。元宵节过后,万物复苏,农民要开始准备春耕,人们都忙着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于是老百姓便赶着元宵节欢乐一番,放松放松。

  一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历代逢这一节日皆有观灯习俗,又名灯节。

  关于这个节日,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有许多凶禽猛兽。它们四处伤害人畜,祸害无穷。为了过上太平日子,人类便开始大规模地猎杀它们。某天, 一只神鸟由于迷路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畜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许久,才有个老人想出了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人人都在家里张灯结彩,并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伙儿一听,这个主意好!便赶紧分头行动。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而且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甚为满意。

  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财产。为纪念这次死里逃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

  其实,元宵节的形成,并没有这么离奇。它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其节期与节俗活动,也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早在西汉文帝时,国家最高统治阶层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至汉武帝时,更将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万物之神)的活动定在正月十五。汉明帝信奉佛教,他听说每逢正月十五,外国的和尚们都要点灯敬佛,就依样画葫芦,号令本国的皇宫和寺院也要在当晚“燃灯表佛”。

  不过,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隋唐时期才真正流行起来。据《洛阳市志》记载,公元610年元宵节,隋炀帝兴致突发,决定在首都洛阳搞一个盛大的“联欢晚会”。这隋炀帝也是个佛教徒,而且是个讲究排场、出手大方的佛教徒。他号令挂起红灯,搭起戏台,奏起鼓乐,狂欢通宵达旦,向佛祖礼敬。于是举城张灯结彩,洛阳沉浸入灯的海洋中。

  如是岁月流转,一晃到了唐玄宗执政时的“开元盛世”。某年,玄宗皇帝驾临东都洛阳,刚巧赶上了正月十五月儿圆。这玄宗是个好热闹的人,他下令在上阳宫点起千万支蜡炬,庆贺佳节。有个善于揣摩圣意的大臣,自告奋勇,要为皇上奉献一个不一般的夜晚。他找人搭起30间高达150尺的摩天灯楼,楼上悬挂珠玉,微风一吹,叮叮作响,锵然成韵;又使人做出许多状如龙凤虎豹的彩灯,沿街张挂。玄宗大喜,下令将元宵节由正月十五一天延长为三天,即从正月十四直至正月十六。百姓也大喜,乃至“洛阳人家,上元以影灯多者为上,其相胜之辞曰千影万影”,那真是九陌连灯影,一城尽辉煌。

  此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了宋代,元宵节被延长为五天。及至明代,元宵节与春节相接,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二

  洛阳人闹元宵,有自己的特点:正月十四试灯,正月十五上灯,正月十六落灯。期间,搭神棚、捏五谷灯、放烟火、猜灯谜、起社火……各种民俗活动轮番登台上演,闹腾得那叫一个欢!   试灯是彩排阶段。正月十四下午,洛阳人要放“轴子”,打扫神龛,并在街头搭神棚,竖灯山,扎挂鱼灯、兔子灯、龙灯、走马灯等彩灯,为即将到来的狂欢做准备。

  在采访偃师市李村镇农户李真时,她说,她们村的神棚供的是火神爷。火神爷每年一届,轮流到农户们家里“做客”。轮到谁家“做庄”,谁家就得搭神棚请神,并且还要扎楼子(用鞭炮、烟火扎成的炮楼)娱神。

  搭神棚、扎楼子花的钱,一般由村里人凑兑。早在过年前,“做庄”的主家就得挨门挨户讨要,张罗请神的成本费了。这时候,被讨的人便笑嘻嘻地摸摸裤兜,掏出张面值一百元或是面值十元的人民币,乐呵呵地双手奉上。如是沿整个村子走上一圈,再把钱拿到市场上,换成祭祀用的羊头、红绫,换成鞭炮、烟火,便不愁请不起火神爷了。当然,也有的主家财大气粗,大包大揽,自愿承担一应费用。

  汝阳人不扎楼子,摆社火阵(也称迷魂阵)。他们在空地上竖起木桩,用竹竿搭起连锁阵式,阵中置花鸟虫兽及鬼怪灯。人们从入口进入,绕灯行走,时不时被奇形怪状的彩灯给吓一大跳,颇有意趣。

  三

  上灯是表演阶段。正月十五,洛阳人要蒸枣花馍、捏五谷灯,供奉灶神和祖先,而且举家吃元宵,举城“闹灯”。

  枣花馍用白面蒸成,可以是花朵形状,也可以是山形或兔子形。馍上点缀红枣,看起来喜庆,吃起来爽口。

  五谷灯用五谷面蒸成,寓意五谷丰登。做这种灯时,先将五谷杂粮磨成面,把面加水和成面团,做成圆筒状;再在面上捺窝,并在窝中埋一根灯芯;然后,将面团放在笼上蒸熟;放凉;在面窝内加入些许棉油备用。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将五谷灯摆放在家中的神龛前及门墩上,烧香叩头后,小心翼翼地一一点上。如果灯一点就着,且灯火通亮,便预示来年五谷丰收。若哪盏灯点不着,或是着的不太好,那便预示这种粮食来年要欠收。由于现在是科学时代,农民学会了科学种田,已很少有人靠五谷灯预测收成。但农家人每逢此日,还是要象征性地做上几盏五谷灯,不为敬神,只图个高兴。

  五谷灯不出正月不能吃。元宵节当晚,洛阳人的饭桌上搁的,主要还是热乎乎、甜滋滋的元宵。元宵别名汤圆。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名叫元宵的宫女。她长年幽居宫中,思念父母而不得见,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就骗汉武帝说:火神奉玉帝之命,要在正月十五火烧皇城。火神喜欢吃汤圆,想逃脱此劫,唯有在正月十五这天,让全城百姓张灯供奉,放宫娥彩女出宫观灯,并让最会做汤圆的元宵姑娘手提宫灯在前开道。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了家人。为纪念此事,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发源于洛阳,原本是洛阳的地方小吃。隋炀帝时,洛阳城每逢正月十五,花灯高照,弦歌不绝。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有个小吃店老板见此情景,灵机一动,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煮熟了叫卖。由于此物既饱肚子,又暖身子,大受食客们欢迎,很快便风靡全国。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称夜晚为“宵”,于是,人们便把这东西称作“元宵”。

  “元”、“圆”同音, 圆圆的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元宵节吃元宵,寄托着洛阳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吃完了元宵,门外响起鞭炮声,小孩子出门打灯笼。

  过去的孩子们,打的都是纸灯笼。纸灯笼形状各异,然无一例外皆是“大肚子”,“大肚子”里还有颗“红心”——一支小小的红蜡烛。点上蜡烛,挑起灯笼,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地跑出门去。

  出了门,见了小伙伴,大家笑着嚷着,相互追逐嬉戏。冷不防,鲤鱼灯碰上了荷花灯,燕子灯撞上了鹞子灯,于是灯笼变成了火球,倒霉的小家伙哭丧起了脸,旁边看热闹的小伙伴拍着小手,唱起童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如今,纸灯笼渐已少见,孩子们挑的大多是电子灯,少了灯笼“自燃”的危险,却也少了许多刺激。

  比孩子的笑脸更灿烂的,是烟火的绚烂!十五晚上,你就仰头看吧,烟花齐绽,绚烂一片,深蓝的夜幕上,一朵朵美丽的烟花,争奇斗妍,瞬间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比那皎洁的明月还要抢眼!

  比孩子们的笑声更响亮的,是鞭炮和锣鼓的炸响!十五晚上,你就侧耳听吧,这边炮声震天,那边锣鼓齐响,跑旱船的、踩高跷的、耍狮子的(当然,这些活动从白天已经开始了)……把洛阳的街头闹腾得热闹非凡。

  这么热闹的夜晚,不投入地乐呵一把怎么行!于是举家出动,放烟火的放烟火,看社火的看社火,赏花灯的赏花灯,摩肩接踵,直把街头挤得水泄不通。

  未婚的年轻男女,心思却不在看热闹上,而是趁着人多东张西望,物色中意的对象。此风古时已有。欧阳修曾有词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封建社会,年轻的女子平日里不能自由外出活动,但在元宵节时,却可以结伴游玩,出门赏灯,并借此时机与情人相会。当时,成千上万的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春动洛城,那情景,令人思之神往。

  也有的人,“众里寻它千百度”,可转了一圈,仍找不到意中人,直待夜深沉,人尽散,“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词),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浪漫感觉、幸福滋味。以此来看,“元宵节乃中国的情人节”这一说法,似乎也不算错。

  四

  上完灯,就该落灯了。自落灯开始,元宵节进入谢幕阶段,但这道幕布并不是“咔嚓”一声完全落下,而是以极慢的速度徐徐往下抖,一直从正月十六抖到正月十九,甚至更晚,这才向人们发出宣告:元宵节正式结束,各忙各的去吧!

  正月十六早上,洛阳诸县家家吃水饺、枣花馍,还有的地方会喝“茶糊涂”(又称“清心茶”、“头脑茶”),以提示人们清醒头脑,勤快持家。牲口们这天也很幸福,主人会向动物奉献爱心,做饭给它们吃,这叫“打一千骂一万,正月十五吃顿饭”。

  民国时期,洛阳城中的男子逢正月十六,会结伴遍游寺庙街巷,名曰“走百病”或“游百病”,为家人祈福;女子们则执五色线以艾炙独柏,称为“炙百病”。

  “百子桥”和“百碗供”更具洛阳特色。所谓高者为“桥”,低者为“棚”,“百子桥”搭在洛阳老城里仁巷和马胡同街口。“桥”上阁楼里供着“白衣大士”,桥下三张八仙桌,摆了整整一百碗面供。谁想生子,便到“百子桥”许愿,用红绳系一个粉白的泥娃娃回家。日后若能如愿,来年元宵节再还上一百个(或五十个)泥娃娃便可。

来源:洛阳旅游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