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开发并促进了台湾的繁荣
1、客家人是台湾人的主体。在台湾,福建的移民是台湾人口的主体,而闽南移民又占福建移民总数的97%。从闽入台者主要是客家人,他们的先人从河洛地区南下,其后裔分支又从闽粤外迁,这在不少族谱家乘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如台湾《青阳庄氏族谱》,记其入闽始祖为庄森公,“唐光启间,始祖森公,王潮之甥也,偕入闽,择居于永春桃源里美政乡,地名蓬莱。”《桃源庄氏族谱·庄氏追远序》云,今惠安县山腰庄氏,其始祖亦为庄森公,自光州固始入闽,居永春县桃源里蓬莱山,其后世分支分别迁至晋江、惠安、同安、莆田、安溪以至粤、台各地。台湾姓氏中人口最多的林氏也是启光年间随王审知入闽的。《侯官乡土志》记其开基祖“唐林穆,光启初由固始随王来闽”。《台湾通志》中有《台北县虎丘林氏族谱》称,“先世固始人,祖有林一郎者,仕客,于光启乙巳迁福建永春桃源大杉林保”。台湾《陈氏大宗谱福清陈氏宗谱》称其开基祖来自固始,至三世祖迁至长乐之江田。台北县木栅乡《安平高氏族谱》称其入闽始祖为固始人高钢,唐末避黄巢之乱挈眷居闽侯县凤岗。台北县汐止镇《蓬岛郭氏家谱》尊固始人郭嵩为入闽始祖。《台湾通志》所载《黄氏族谱》、《东石檗各氏族谱》、《闽杭黄氏族谱》、《虎丘义山黄氏世谱》以及《金敦黄氏族谱序》,都称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
台湾姓氏人口学者张绪贤据1978年当地户政事务所统计,绘制了《台湾区各县市分姓人口数统计表》,同时依人数多寡排出了台湾常见的100个姓氏之序。他在1979年出版的《台湾区姓氏堂号考》中说,这前100大姓的人数,占台湾总人口数的96%。
1987年5月,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首次公布了他们对中国人姓氏分布的研究成果,同时排出前100个人口大姓的顺序。时隔二十年,2006年1月,袁义达又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前100个人口大姓的排序。在两次排序中,前10名的姓氏没有变化。
台湾学者陆炳文对上述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拿台湾地区的100大姓和全中国第一次排出的前100个大姓两相比对,有77个完全相同,尤其前10姓,有8个相同。与全中国第二次100大姓排序相比对,相同的有74个,前10姓中,仍是8个相同。“显而易见,不论任何地方,人口集中于大姓的态势均至为突出,这也说明,各前100名大姓代表性很强,台湾如此,大陆亦如此。”陆先生在其1982年出版的《从中国姓氏源流谈台湾大陆一体关系》一书中指出:李、王、张、刘在中国北方较多,而陈、黄、林、吴在南方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这一特点,证明台湾同胞无不来自大陆,特别是原籍多在华南的闽、粤两地,祖籍则多远达中原一带。”
2、开台圣王颜思齐。在较早移居台湾的闽南人中,颜思齐(1589-1625)是最值得一提的先贤。颜思齐字振泉,福建海澄县青礁村(现属厦门海沧区)人。有专家指出,颜思齐之先祖很可能就是颜之推九世祖、永嘉南渡时的颜含。思齐青少年时代受到过较好的教育,他明书知礼,疾恶如仇。明万历四十年,因其家遭官宦欺辱,一怒之下,他杀掉了仇人之仆后,逃亡到了日本。在日本,他通过各种渠道经商,逐渐积蓄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仍血气方刚,天启四年(1624)因参与武装反抗德川幕府,受到日本政府的搜捕围击。情急之下,他义无反顾地率众乘着十三艘船只出逃海上,历尽惊涛骇浪,于八月二十三日抵达台湾的笨港(今台湾北港)。
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笨港,颜思齐与众人一起不避寒暑,劈荆开土,广为垦植,与此同时,选择有利地势,构筑寮寨,操练演武。他认为,只有人众才能势炽,只有势炽才能实雄。他高瞻远瞩,谋虑深远,在刚刚站住脚跟之后,就多次派人到漳州、泉州等地招募人众,前后组织3000余人移居到台。颜思齐是大规模有组织地移民台湾进行开发的第一人。颜思齐很注意与土著人和睦相处,属下凡与土著人发生冲突,他都要亲自处理,予以适当安抚或保护。连横著《台湾通史》,在为台湾历史人物所立传中,列颜思齐为首,是非常允当的。
颜思齐开发台湾实是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功高盖世,因而至今人们对他怀念不已。人们不仅称其为“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开山祖颜思齐”“开台第一人颜思齐”,而且还尊其为“开台王”、“开台圣王”。
3、郑、施时期台湾完成了与内地一致的社会构建
明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两年后,西班牙殖民者也以武力入侵。近四十年的殖民统治,大量的台湾财富被西方掠夺。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率领数万水军,自厦门港出发,途经澎湖,在台湾南部的禾寮港成功登陆。在武器装备不及殖民者的情况下,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迫使荷兰总督于康熙元年(1662)二月一日宣布投降。为巩固在台的胜利,郑成功一方面在各地建立行政机构,委派官员,一方面组织发展生产,安置将士及其眷属实行屯田。不久,郑成功病死,其子郑经嗣位,继续推行稳定台湾的政策。史载,明郑政权期间,从大陆到台的汉人(包括官、军及眷属)有八、九万氏之众,加上原有汉族居民,汉人已有15万之多,基本上与原住民数量相当。由于劳动力的增多,当时西部沿海平原大多得到开垦,可耕面积比荷占时期扩大了一倍,农民开始使用耕牛,并大面积地种植稻米和甘蔗。同时,村社开始有了社学,不少原住民的子女也受到了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发展。
但由于郑氏政权不拥戴清廷,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帝国派大将施琅率军入台攻灭了郑氏政权。施琅深知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他一方面推行清政府的治台方略,一方面强化军事训练,并积极建议在台湾驻守足够的兵力,以防御西方殖民者卷土重来。施琅复台治台有功,被清廷封为靖海侯。之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在台南设置了台湾府,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改为行省。清政府统一台湾二百多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又有更多的人渡海移居,至日本侵占台湾(1895)前夕,台湾汉民族人口已经超过了200万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正统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普及与发展,如当时除遍及各地的普通学校外,有属中等教育的书院37所,从大陆到台在各级学校任教授、教谕、训导的人员超过了300人。经闽粤而入台的河洛语言、礼俗、习俗也更加民众化。至此,台湾与内地在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构建基本一致了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