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台海瞭望

新世纪东莞台资企业升级转型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08-09-23 09:42:39

陈恩

    长期以来,东莞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祖国大陆台商投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台资企业面临近20年来投资经营最严峻的时期,受困于人民币升值、土地和劳工短缺、电力不足等资源瓶颈制约和市场环境变化,东莞台商正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临界点。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快东莞台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升级转型,加快进行高污染、高能耗台资企业的有组织搬迁和异地转移,将成为新时期东莞台资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策略选择。

    长期以来,东莞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大陆台商投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投资为特色,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体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东莞模式”的典型特征。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截止2007年11月止,台商在祖国大陆累计投资项目8万多个,累计协议投资金额约1000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453.3亿美元,2007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244.8亿美元[2]。另据广东省台办经济处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7年底,广东全省累计建立台资企业22795家,累计合同吸收台资金额491.97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台资420.98亿美元, 2007年度粤台贸易总额达402.84亿美元[3] 台资仅次于港资成为广东第二大外资来源。台商在广东投资主要集中于毗邻香港的如深圳、东莞、广州和惠州等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而东莞又是广东乃至祖国大陆吸收台商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

一、产业升级转型成为东莞台资企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东莞市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以规模扩张、外源带动为基本特征的东莞台商投资面临近20年来投资经营最严峻的挑战,台商在东莞投资因受困于人民币升值、土地和劳工短缺、电力不足等资源瓶颈制约和市场环境变化,开始进入产业升级转型的临界点,东莞台商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

1,  东莞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主要进行规模扩张、外源带动的台资企业形成尖锐矛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已从经济落后的农业县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性跨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1985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近19%,2006年GDP总量达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进出口总额达842.21亿美元,外商投资累计总

5      1998-2006年东莞主要经济指标和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经济增长率(%)

GDP

(亿元)

人均GDP(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进出口额(亿美元)

协议外商投资(亿美元)

累计实际外商投资(亿美元)

1998

19.81

355.51

24031

8.6:53.8:37.6

232.73

16.37

96.31

1999

17.92

412.84

27561

7.4:54.4:38.2

284.63

14.72

114.20

2000

17.90

492.71

32477

6.3:54.6:39.1

 

18.36

131.82

2001

18.0

578.93

37777

5.4:54.9:40.1

320.45

20.98

169.21

2002

18.5

672.89

43401

4.5:54.9:40.6

344.54

24.89

192.07

2003

19.5

947.97

60158

3.0:55.45:43.0

442.47

32.56

219.73

2004

19.6

1155.3

71997

2.4:56.25:42.15

521.06

41.32

250.07

2004

 

1806.03

-

1.26:56.5:42.28

645.18

   29.8

-

2005

19.3

2182.44

-

1.0:56.5:42.50

743.72

   37.5

264.75

 2006

19.0

 2626.51

-

 0.5:58.1:41.4

  842.21

   43.38

  308.13

 

注:2004为统计快报数据;2004为经济普查后的统计核实数据。

    资料来源:2001年—2007年各期《东莞统计年鉴》;2001年—2007年各期《东莞年鉴》 200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额达308.13亿美元[7](见上表),东莞引进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位居祖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前列,出口总额在祖国大陆大中城市中连续8年名列第三,仅次于祖国大陆经济中心的上海和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东莞市的总体经济实力虽然迈向了历史性新台阶,东莞经济发展也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东莞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比重偏低。东莞在过去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外源带动、规模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东莞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电子信息产业链存在缺失环节,产业升级内在动力不足等致命弱点。而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台商投资则是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东莞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与主要进行规模扩张和外源带动为特征的台资企业存在尖锐矛盾。

2,台商在东莞的投资经营,受困于油价上升、土地短缺和电力不足的资源瓶颈制约,已到产业升级转型的临界点。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2004年每桶还不到25美元,到2006年5月已剧升至每桶70美元,2008年5月已超过120美元,预计石油价格将在未来仍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油价上升使台资企业的正常工作、生活成本增加,也使许多台资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价格大幅提升。如随着油价上升,过去一年多作为石油化工主要副产品的塑料价格上升5—10%,金属价格上升近1倍,单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已使不少台资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近50%。与油价持续扬升相伴随的是东莞土地供给紧缺和台商取得土地日趋困难。据统计,东莞土地面积共2463平方公里,目前建设用地已超过800平方公里,除去不可用的土地,实际上的土地资源储备十分有限。由于东莞现有可支配土地资源明显短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东莞土地竞价已由前几年的每平方米1600元剧增至目前的每平方米7000多元[8]。由于土地短缺,投资成本大幅提高,台、外商取得土地的难度增加,东莞不少招商引资项目也因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而流失,仅2006年1—7月就因用地无法落实,流失了近60亿美元外来投资。除了土地资源短缺外,电力短缺也是台资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由于电力供应缺口大,在东莞停电已成家常便饭,企业每周预计都会停2—3天。电力供求缺口大,这使东莞台企在未来将面临更严重的用电和用油荒,并将大大限制台企扩大再生产以及新设企业的投资经营。

3,劳工短缺和工资上升,使东莞劳动密集型台资企业面临日益紧迫的经营压力。近二十年来,东莞市经济发展迅速,台港澳企业众多,劳动力需求大,因此成为外省民工、青年学生和外省各类人才就业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来,由于长三角的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加上不少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加快,就业机会增多,造成原来在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工作的外来民工向华东、华北或东北等其他地区分流,使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和招工难现象。根据广东省统计局于2004年底按照随机起点、等距抽样原则,在东莞、深圳等珠三角9个地级市抽取329家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珠三角民工短缺总量101.3万人中,台港澳企业所占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达46.8万(见表5),占总数46.29%;私营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分别为数量达29.8万、24.7万和占29.47%、24.38%。其中,雇用民工较多和台港澳企业较集中的东莞市的民工短缺现象优为突出。东莞市企业短缺民工为34万人,远高于广州市的15.8万和惠州市的10.5万,仅次于深圳市的36万人而居第二位。

6      珠三角地区被调查企业招工困难情况

 

 

企业数(家)

很困难(家)

比以前困难(家)

两者合计比重(%)

不困难(家)

很容易(家)

两者合计比重(%)

合计

329

41

199

72.9

79

10

27.1

按类型分

 

 

 

 

 

 

 

私营

90

16

47

70.0

24

3

30.0

港澳台

126

12

88

79.4

22

4

20.6

外资

113

14

64

69.0

32

3

31.0

按地区分

 

 

 

 

 

 

 

广州

49

7

22

59.2

15

5

40.8

深圳

50

5

40

90.0

4

1

10.0

珠海

30

4

15

63.3

10

1

36.7

佛山

30

1

20

70.0

9

 

30.0

江门

30

4

15

66.7

9

1

33.3

肇庆

30

3

17

66.7

10

 

33.3

惠州

30

9

18

90.0

3

 

10.0

东莞

50

5

36

82.0

7

2

18.0

中山

30

3

17

66.7

10

 

33.3

按行业分

 

 

 

 

 

 

 

制造业

280

38

167

73.2

67

8

26.8

其他行业

49

3

32

71.4

12

2

28.6

    资料来源:彭启鹏、刘建民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用工调查报告,2005年长三角、珠三角统计年鉴,第31页

    民工短缺的直接后果是出现招工难。调查表明2004年珠三角内高达72.9%的企业感到招工比以前困难,其中台港澳企业招工困难的比重高达88%,明显高于私营企业的47%和外商企业的64%。在地区方面,如表10所示,招工难比例较高的东莞、深圳、惠州三市,分别为82%、90%和90%,较低的广州、珠海两市也高达60%。由于出现持续的招工难,珠江三角洲不少城市都被迫连续大幅提高最低工资。其中东莞市也自2004年起连续大幅提升最低工资标准,从2004年的每月480元提升到2005年的每月580元和2006年的每月700元和2007年的800多元。由于劳力短缺、招工难和工资持续上升,经营成本提高,使东莞劳动密集型台资企业面临日益紧迫压力。

4,东莞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缺乏高端制造环节,出现产业技术空心化倾向。作为台商投资的主导产业,东莞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数量多,集聚程度高,产业配套条件好,但附加价值低,产业链存在缺失环节。从电子信息整机配套来看,东莞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做高端、上游产品的企业几乎没有,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赚取微薄的工缴费。目前,东莞和珠三角地区对作为上游产品、关键配件的IC产品依赖程度极高,需求量占全国进口总量80%以上,但在IC产业兴建上,仅建有广州、深圳3家小型IC加工厂,总产量不到珠三角电子业需求量的一成,且没有一家能生产12英寸IC。相反,目前长三角的IC产业产值占祖国大陆的60%,集中了祖国大陆近六成的集成电路制造业,而上海更成为祖国大陆重要的芯片生产中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上马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几乎全部落户长三角,珠三角一家也没有。目前全球首十大TFL—LCD面板厂的模组生产、液晶显示器厂和笔记本电脑厂商都在长三角建立生产基地,而珠三角却同样是一片空白。由于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链存在缺失环节,在核心技术掌握上出现空心化倾向,珠三角与长三角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一轮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东莞在大陆的电脑配件生产龙头地位岌岌可危。

5,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进入的环保门槛提高和实行内外资“两税合一”政策,迫使台资企业加快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自2005年7月大陆放松汇率管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路攀升,连创新高,至2008年5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破七”,达6.97:1,这对在东莞投资设厂,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台资企业,将面临生产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及汇兑损失等多重压力。有专家分析,台商目前在大陆生产平均毛利约为5—8%,只要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12—15%,势必重`击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使不少本来因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面临经营成本上升、营利水平下降的台资企业遭受新的打击而出现亏损。东莞是全球最大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但自2006年7月1日,欧盟电子电气环保指令(ROHS)正式实施,提高电子产品生产的环保要求,使东莞大部分电子企业因环保门槛提高而面临成本提升压力。据测算,ROHS指令实施导致生产商整体成本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电子企业传统的价格优势很可能丧失。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为吸引外资,在外资企业税收方面制订优惠政策,由此形成了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实行税制改革,取消台、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大部分是加工贸易型中小企业,对优惠税收政策的依赖较大,大陆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为内容的税制改革,取消台、外资企业的优惠税收待遇,对这些本来就因营商成本高巨,经济效益不佳的台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投资经营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二、东莞台资企业加快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策略选择

    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营商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加快引进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升级转型,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加快进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有组织转移和异地搬迁,将是未来东莞台商投资发展与转型的策略选择。

1,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CEPA实施的契机,加快引进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引进和发展高端制造业,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前提,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奠定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竞争力的基础,是制造业增长的“牵引力”和推进器。因此,应针对东莞台资企业的高端制造业缺乏,产业链存在缺失环节的特点,适时调整东莞的外资投向政策,重点引进美国、日本特别是台湾地区的一些高端制造业投资项目,培育一批旗舰式高端制造业企业,并尽快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直接催生或带动一批原创性技术的突破。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服务业的支撑,而CEPA的实施又为东莞加快引进香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因此,东莞应充分利用CEPA机制,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门槛,消除地区壁垒,加快引进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投资,以有效带动和促进东莞台资企业的升级转型和服务业发展。

2,加快推进台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升级转型,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的“ODM”和自创品牌的“OBM”模式转变。东莞经济主要是靠港澳台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投资发展起来的。东莞台资企业中“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投资占80%以上,台资企业产品85%出口外销。由于实行“两头在外”和贴牌生产,台资企业的产品研发、接单、品牌服务和市场营销等都主要集中在岛内母公司或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集中在东莞台资企业的主要是加工制造的生产环节。这种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产业链条,存在技术受控于人和缺乏自创品牌的“短板”局限,存在“低端锁定”和陷入“贫困化增长”的现实可能,也是大多数东莞台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对外依赖性大和企业竞争力不强,仅能赚取微薄工缴费的重要原因。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突破“短板”局限,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实现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升级转型,提高台资企业原材料、零部件内购比重和技术、人才“在地化”程度。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促进自创品牌和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实现从以生产零部件为主转向生产整机和核心部件为主;从OEM贴牌生产方式向ODM自主设计和OBM自创品牌方式转变,走自主创新和名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旗舰式高科技集团,推动企业由“采标”向“制标”转化。信息技术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由于产业链条存在缺失环节,缺乏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等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核心、关健部件生产配套,在高端技术产品方面过多依赖进口,使东莞台资企业传统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在逐渐弱化,在广东乃至祖国大陆电脑生产排头兵地位将有丧失的危险。为此,东莞应重点引进大、高、新项目,加快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等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IT产业链高端生产环节,培育一批旗舰式的高科技集团,尽快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直接催生或带动一批原创性技术的突破。在IT业界,素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东莞IT企业数千家,其中仅规模以上的台资IT企业便1000多家,但绝大部分是从事来料加工装配出口产品的三流企业,自身没有自主技术,没有自创品牌。在目前行业低水平重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竞争环境下,谁的产品标准能够升格为国家标准,谁就能主导制定标准,占据该产品的技术高地,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尽先机。因此,有专家认为,东莞IT业界应建立技术标准化战略研究的专门机构,加快培养熟悉国际标准化规则,业务强、外语好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和检测服务平台,精心打造一个综合性标准平台,推动企业加快由采标向制标转化,努力扩大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数量,作为生产制造IT大市的东莞应努力提高在IT业界的话语权,力争85%的主要工业品达到或超过国际化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水平。

4,加快进行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有组织搬迁和异地转移。随着珠三角地区营商成本的高巨,特别是东莞经济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一大批早期投资东莞的高能耗、低附加价值的台资企业面临在东莞难于生存而被迫搬迁的命运。企业外迁是个非常复杂且成本高昂的系统工程。对大多数准备外迁的东莞台企来说,迁离东莞既要考虑土地、工资、能源、电力等生产成本因素,也要考虑新建厂房、机器设备搬迁的巨额转移成本。据测算,一个有1000工人的工厂搬迁到100公里外的地方新建工厂,其搬迁转移成本便高达300多万元。另外,企业搬迁还要考虑企业迁入地的产业配套条件、交通和港口设施状况。由于台资企业外迁转移的风险巨大、成本高昂,为降低台港企业的转移风险和减轻购地与转移成本,我们建议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资助和配套政策扶持,并采取转入地和转出地联手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的方式,实行统一谈判、征地、规划产管理的办法。针对目前产业转移园建立多年,但整体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我们建议由政府强势介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和强化政策支持,一方面设立产业转移补偿金,就好像居民拆迁问题一样给予转移企业适当补偿和资助,以降低企业转移成本和转移风险。另方面,我们认为应改变将有效资源和政策撒胡椒面式分配到各个园区的做法,探讨进一步集中资源和资金,重点做好若干个主要转移园的开发和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并优先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实行产业链配套转移和产业、劳力和管理机制的整体转移,以有效增强产业转移园的承接力和吸引力。

5,调整经营策略,实行“产销分离”开发内销市场,。随着企业营商成本提高,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外销企业将面临企业利润空间下降、出口放缓、盈利下降和接单困难等现实问题。但对内销市场却因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对内地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提升了汇兑收益而获得好处。因此,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环境下,台资企业由传统的外销出口转向开拓内销市场或采取内、外销兼备的经营策略是理智选择。台资企业要成功开拓内销市场,应一方面加强企业管理,通过积极实现办公室自动化来降低企业成本。另方面应大幅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消化、吸收。台资企业应采取错位发展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努力提升产品`性能,着重开发一些国家鼓励的新技术、新产品。实行产销分离,是说将产业链中一些对成本控制要求高,以生产加工为主要功能的生产环节或企业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如河源、清远或惠州等周边地区甚至广西、湖南和江西等交通便利的内地城市,而将生产和营销、研发和制造在空间上进行分离,主要将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如销售、营运、研发和品牌管理、资金筹措等放在像东莞这样的沿海开发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重点进行技术开发、资金筹措、品牌管理和拓展外贸市场等。

陈  恩 为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