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天山行

新疆兵团华丽转身 30年见证沧桑巨变

发布时间:2008-12-23 12:26:57

    拥有近260万人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党政军企合一”、国务院计划单列的 特殊组织,其30年改革开放历程,是一个“孤本”,步步探索、难有范例,却又独享特殊的艰辛与荣耀。如今,曾被称为“最后一艘计划经济航空母舰”的新疆兵 团,到处打上了市场经济的印记……

兵团新标签:军垦新城、开发区、上市公司……

    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巡游,石拱桥横跨湖面,两岸垂柳依依……秀美的画面,让人联想起“苏堤春晓”般的江南美景。然而,这却是记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所见。建城4年多来,图木舒克市已发展成为拥有14万人的园林新城。

    图木舒克市副市长陈红霞说,图木舒克市周边有吐尔尕特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喀什国际航空口岸、卡拉苏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等5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不久的将来,图木舒克市将成为农三师乃至兵团重要的向西开放平台。

    多年来习惯于“以农为主”的兵团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认识到,兵团要提高屯垦戍边能力,增强经济实力,就必须搭建城市平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2004年1月19日,与图木舒克市同时挂牌成立的军垦新城,还有五家渠市和阿拉尔市。依托邻近乌鲁木齐的优势,五家渠市正在努力建设“乌鲁木齐的后花园”,建设绿色经济文化城市以及园林生态城市。而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市,正依托当地的棉花资源和水资源优势,奔向“中国西部的纺织城”和“绿色生态旅游城”的目标。

    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说,要把石河子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壮大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使其成为加快兵团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和集聚各类资源的区域性中心区。”

    “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在每个时期,都可作为一窥兵团发展的“窗口”。市中心“军垦第一犁”雕塑,记述着当年军垦战士用人力拉犁开荒的艰辛;军垦博物馆中发黄的照片,记录着几代兵团人在西北边陲“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崇高生命历程。

    如今,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走在了兵团闯市场的前沿。

    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已达115.89亿元,年均递增45.22%。包括康师傅、旺旺、伊利、雨润、燕京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内,已有640多家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围绕兵团的大农业,兵团控股的一批上市公司如新疆天业、伊力特等,已成为兵团遨游市场的重要支点。据兵团上市公司管理办公室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兵团上市公司已达12家,总资产达314.61亿元。

特殊体制变身“特殊优势”

    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而同在新疆,兵团人种棉花,产量又比普通农民高出一大截。多年以来,兵团棉花单产屡创全国新高,似乎成了“常规性”的新闻。

    今年10月,农三师职工马丙友承包的12亩棉田,再次创出了兵团的棉花高产奇迹:经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监测,皮棉单产达321.7公斤,超兵团纪录42.7公斤。随后,农三师农业局对外宣布了上述结果。

    农业专家介绍,兵团有一个核心的节水技术“膜下滴灌”,通过遍布田间的管网给棉花 “打点滴”,需要多少水、肥,都可以按时按量送到棉花的根部。更重要的是,通过膜下滴灌向农作物高度可控性给水给肥,为精准施肥、精准用药、机械化精准采摘等技术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从而推动了农业栽培模式整体升级。

    于是,在每个棉花生产周期内,一个个团场、一个个连队,将复杂繁琐的技术,像“战斗”一样,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棉田。而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兵团职工们又能作为统一的主体“闯市场”,增强了谈判的能力。在这里,兵团的特殊体制,形成了自己的特殊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兵团特殊体制中,不符合市场规律、影响到基层职工权益的制度正在被逐步调整。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团场了解到,过去长期设立的防止棉花外流的哨卡今年全部被取消;团场对水肥、生产资料的产、供、销情况,以及对团、连 干部的业绩考核,全部“上墙”公示。

    聂卫国说,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尤其是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是兵团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要“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兵团事业的大发展”。

新兵团 新范例

    在农十四师47团,有个屯垦戍边纪念馆,记录着1949年进疆部队徒步18天、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此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地转业,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今年80岁的李炳清即是其中一员。

    如今,当年进疆部队中的大多数已经故去,沙漠边缘留下了排列整齐的墓地。李炳清说:“什么叫奉献?(战士们)当年留下来后,许多人就在这里干了一辈子,再没回过老家。”李炳清自己也没有回去过。

    作为兵团精神的代表性群体,这些军垦战士注定被人们永远铭记。47团的屯垦戍边纪念馆,成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新疆时,李炳清还专门受到温总理接见。

    时光荏苒,而兵团精神薪火相传。2003年建起的农十四师224团,这是兵团在新世纪最新成立的一个团场,再次成为我国西部向沙漠要土地的“生态卫士”典型。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对兵团提出新的期望:兵团要充分发挥既融入新疆社会又高度集中统一的集团化组织的特殊优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把示范带动地方发展作为分内之事,引领地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节水农业,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办实事。

    为此,今年兵团第六次党代会庄严提出,将按照中央要求,建成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集中发展农牧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六大产业,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