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历史变迁

汾是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源头

发布时间:2009-03-16 11:13:58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古代汾阴脽上的生殖崇拜现象的分析,说明汾脽是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源头,进而说明汾阴脽上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辞海》:(shui),臀部。《汉书·东方朔传》:“连脽尻”。臀:(tun):人……身体背面腰部下方,大腿上方的隆起部分。尻脊骨的末端,臀部。

《康熙字典》:正韵音谁。尻骨也。臀谓之脽。一曰地名祠后土处。《史记·孝武纪》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脽者河东岸特堆崛长四五里宽、广一里余、高十丈余,汾阴地堆之上,后土祠在西脽钜灵坐处,西流与河合以特堆象此为名。师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也。一说地本名郊音共葵,彼乡人呼为谁转为脽耳。

查《荣河县志卷十二·古迹》载:脽上,在县西汾水上。《水经注》:“有长阜背汾带河,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人河”。《汉书》:“ 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邱类也。”如淳注《汉书》曰:“ 河东岸特堆崛,后土祠在西。”颜师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故名。”一曰魏脽。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坟起者,故曰魏脽。”《水经注》云“汾阴城指荣邑旧城,西北隅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 “ 始立于后土祠于汾阴,脽邱是也。”《通志》:“宋真宗出脽上后土庙图,命陈尧叟量加修饰,命王旦撰祠汾阴坛颂。” 又曰灵坛。今其地沦于河。

清《荣河县志》王杏《汾阴祠二首》中有“清风满阁秋风老,扫地一坛尘更多”句,每当展卷至此,倍觉感慨,总想查找史料,不揣冒昧,向专家学者请教,借自己微薄之力,试去蒙在汾阴脽坛上的尘封,引起世人瞩目,看到这块风水宝地璀灿的亮光。黄河是母亲河,黄河两岸广袤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生于斯、长于斯。汾河人黄河口这块地方开发最早,毋庸质疑。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古老厚重、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

汾渭谷地同时形成,渭河边的蓝田人,和运城一河之隔的大荔人,汾河边襄汾的丁村人等,这些地方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1978年来到古汾阴沿黄河岸进行考察,希望能发现汾阴人化石。虽然未找到古人类化石,但在荣河镇西卓子村的沟岔里却发现了6件石球,最大直径为100

,最小的直径为60毫米。并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狼、狗、黄河象、野猪、羚羊、麇鹿等)化石。西卓子遗址的确定,专家们对将来能在这一带发现古人类化石充满了希望。在原始社会中,先祖生活环境严酷。为了生存,他们要与野兽争斗,要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再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疾病的蔓延,所以人均寿命很短。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资料表明,北京猿人中可判断年龄的2个遗骸中,死于14岁以下的竟有15,占了总数的68%,死于30岁以下的3,死于40-50岁的3,分别占了⒈4%,活到50岁以上的1,可可怜怜只占到总数的0.45%。部落人口减少的危机,只有靠生殖来弥补,才能挽救其部落衰败灭亡的命运。这样以来,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先祖们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在生殖崇拜中“对自然界普遍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 (黑格尔语)。先祖们当时把大地看成是一个产妇,土能生万物,所以《老子》第六章中,“有谷种不死,是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者,山谷也,形状象大地巨大的生殖器玄牝。玄有“大”“一”“黑色的”“初始的”意义。玄牝神奇的生殖力,就成为天地间万物之根本。由于原始人思维还不发达,他们认为形状相同的东西,都有同样的魔力,所以象山洞、水井、穴道、石头裂缝等与女阴相似的东西,也常被他们崇拜,这就不会被当作不可思议的事而感到奇怪了。

汾阴雎被北来的黄河和东来的汾河冲成了女子生殖器形状。有的专家说,脽是身体的一部分,指人的臀部、尾椎骨地方。汾阴脽依汾带河,长四五里,广二里余,汾水历其阴西人河。这样一来,北来的黄河和东来的汾水岂不成了这块尾椎骨两旁高起如人屁股部分伸出去的两条大腿吗?有象两条大腿的水,有如人尻雎高地,这地方太象女性生殖器了。大地之母的“真身”在此显露,呈现灵瑞,更重要的是此处有两河和大陆隔开,免招野兽侵袭,在远古时代这就是女人分娩的好去处,女娲选在这里“抟土造人”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基于此原因,轩辕黄帝,这位长期在黄河流域活动的炎黄部落首领,选中汾阴雎这儿祭后土,当然再理想不过了。

无独有偶,在我们河东大地上, 也有两个地方很象汾阴雎一样,可作为先祖生殖崇拜的佐证。据卫奋之老师(原绛县中学老校长,1957年在北京教育行政学院进修时曾被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解放后任原荣河县教科长时,为保护、抢救文物作出过不少贡献),在绛县沸泉村下乡时,村边的河床秋季干涸时河底有个石穴,样子很象女性生殖器,村里人把它叫作“老婆婆缝”,不时有想养儿育女的人向此穴烧香祭拜。

垣曲,四千万年前曾有“中华曙猿”活动而出名。垣曲入山处,有个石穴很像女子生殖器,《运城日报》曾发过照片予以报道。后来《运城日报》还发表过卫君翔先生的《后河的女性美》。

世界各国发现的丰乳肥臀,极度夸张女性生殖器官的女神形象很多。国内也不少见。我国东北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庙,出土的女神塑像也是乳房滚圆,臀部肥大,如同将要临盆的孕妇,阴部有表示生殖器官的△符号。搞文字研究的人都知道,皇帝的“帝”字和土地的“地”字,都和这△符号有关系。更令人惊奇的是,对女神顶礼膜拜的祭坛也被筑成了女性生殖器的样子。这就使我们自然产生出这样的联想:既然有的地方的先民,严肃虔诚地竭尽全力,费好大劲把祭坛筑成女子生殖器的样子来祭祀女神;轩辕黄帝天从人愿,到既是自己祖先、又显现出大地之母生殖器的地方来祭祀后土,这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把我的观点介绍给对此颇感兴趣的文化名流,专家教授,得到认可,使我倍受鼓舞,坚定了继续研究的信心。“呦呦鹿鸣,求其友声”。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点与帮助。

我的朋友孟恒恩(荣河人,热衷于道教研究,亦有文章发表——责编马力注)热爱旅游,他听说我为生殖崇拜找资料,就给我送来了《旅游天地》(2001/4)奇观目击栏目上,罗兆勇摄影并撰文的《“石”色性也》,介绍的是广东名山丹露山上奇特的阳元石、处女渊石,让人大开眼界。锦江之滨的阳元石,红色砂砾岩质,俗称祖石,28,直径7,酷似男子生殖器,充满阳刚之美;处女渊,俗称“少阴石 ”、“玉女贞石”,高10.3,唇长4.3,,唇宽0.75米,形状和颜色都酷似青春少女的生殖器,蕴含着白然而神秘的美。经地质专家考证,皆系天然之作,绝非人工打造。两石相配,可称千古绝唱,乃大自然鬼斧神功馈赠给人类的珍品。

通过对汾阴脽历史的了解,对五千年来在后土祠这座高台上, 从脽上扫地为坛开始的各朝各代目不暇接的祭祀演出可以啊、看出,汾阴脽是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凡来此庙晋谒、朝拜、浏览、观瞻的宾客,凭吊过扫地坛后,又有谁能不为汾阴脽这古老历史的辉煌而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呢?

 

(《话说后土祠》)柴化安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