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杰出人物

康有为

发布时间:2009-09-15 16:44:39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南海丹灶银塘乡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有着富裕生活条件和优越的读书环境,五岁便能背诵唐诗,八岁跟祖父学经,至十岁前已学遍儒家经典。康有为十六岁考上秀才,但十九岁参加乡试却落第而归。失败促使他更加勤奋,主动要求到九江拜师于大儒朱次琦门下。他被老师的道德学问所折服,意识到读书不应以科举为宗旨,而应立身为天下。三年后,康有为离开九江礼山草堂,先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自学。其时,他与游历西樵的翰林编修张鼎华邂逅相晤,从中了解到不少京朝风气,近时人才和各种新书。半年后,康有为回到老家银塘,继续钻研经史,并阅读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介绍西方国情的书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他还到过香港浏览,接触了许多新鲜事物,眼界为之大开。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在叔父的催促下,不得不赴京参加顺天乡试,虽然还是榜上无名,但却为他提供浏览京师和上海的机会。目睹上海租界的繁华,西方国家“治国有法度”,比中国封建制度优越。他购买了许多西学书籍,决心向西方寻找真理。

    1888年,康有为痛感中法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利用再度上京赴试的机会上书皇帝,陈述时危,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以挽救危局,但上书被顽固派所阻。他只能怀着愤懑和失意返回老家。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兴办学堂,收徒讲学,以此培养维新变法人才,梁启超即在此时成为他的学生。第二年,学堂正式挂起“万木草堂”的牌匾,寓育人如树木,以培养更多国家栋梁为办学宗旨。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一起乘客轮上京参加会试。到达京城时,传来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梁便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得各地举人一千三百余名,在宣武门外议决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练兵等多项主张。两天后各省举人联合到都察院呈奏折,北京许多市民也加入声援,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爱国行动。因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会试,故有以“公车”作为入京应试举人的代称。此轰轰烈烈的事件既由举人们发起,因而被称为“公车上书”。康有为起草的奏折虽然未能送到皇帝手里,但读书人的爱国行动,已经得到社会广泛重视与同情。

    这次会试康有为终于得中进士,获受工部主事六品闲差。但他一心却志在变法,并未到任,却连续呈上《上清帝第三书》和《上清帝第四书》,其中《第三书》被送到光绪手中而受到皇帝的重视,并下旨交大臣传阅,康有为名字因此而大振京师。为了联络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康、梁在北京办起《强学报》,组织有张之洞、袁世凯等参加的“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在上海成立“强学分会”。一时间变法之声风起云涌,慈禧慌了手脚,以御史杨崇伊弹劾强学会“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为借口,强行查封并解散强学会。1895年底,康有为返回广州恢复在万木草堂的讲学和著述活动。为了宣传变法,他还重游香港、澳门、桂林、上海等地,并派弟子东渡日本,建立维新派活动基地。1897年冬,德国占领胶州湾,康有为认为时机已到,立即赶到北京,第五次上书光绪。由于顽固派诸多阻拦,他仍不能与皇帝见面。但他并未气馁,连续呈上《上清帝第六书》,《上清帝第七书》,并在北京组织以“保国、保神、保教”为宗旨的“保国会”。此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大祸,迫在眉睫。光绪看到康有为的奏折,也决心实行变法。18986月,光绪召见康有为,长谈两个半小时。维新变法终于开始了,光绪皇帝授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之职,根据康有为上书意见,一连颁发了数十道有关变法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利益。921慈禧发动宫廷政变,软禁光绪于瀛台。928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位维新派人士。康、梁慌忙离京,“百日维新”以失败而告终。

    在英国人协助下,康有为经香港去日本,后再到加拿大,开始他的海外流亡生涯。在加拿大,他创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变为一位保皇派领袖人物。他的足迹遍欧美,中东、北非及东南亚。通过考察三十一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他以为中国“民智未开,骤行共和,必致内争”,只有君子立宪制才适合我国国情,只有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才能救中国。

    1914年,侨居国外十六年的康有为回到上海定居。此时满清王朝已被推翻两年,但他与民主革命却如水火不容。1917年张勋复辟,策动溥仪登位,康积极参与,出任“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后,逃离北京,经天津至青岛。在以后十年中,辗转于上海、杭州、青岛之间,收藏古董字画,著诗写字,游历山川名胜,最后于1927年病死青岛,终年七十岁。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