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族文化

民俗民情

发布时间:2011-03-03 09:55:30

  魅力无穷的新疆,最令人着迷的是那充满奇幻色彩的西域风情,而维吾尔族更是西域各族的佼佼者。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拥有700多万人,占了全新疆总人口的近一半。只要你旅行在新疆的"丝绸之路"上,就会感受到这个民族无所不在:在吐鲁番的葡萄架下热烈歌舞;在火焰山下驾着小驴车奔驰;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绿洲田园中耕作;在库车熙熙攘攘的大巴扎(集市)吆喝买卖;在喀什大清真寺广场上万众一心地礼拜......,由五彩缤纷的方楞小花帽和条纹衣裙与热情奔放的俊朗面孔组成的漫长风情画卷,让人眼花缭乱......。

  族源"丁零"、"回鹘"、"高车"人

  维吾尔人的奇异色彩,早在古代丝绸之路昌盛的时代,就被中原人传说,并称之为"胡人"。虽然,当年的胡人并不专指一个种族,而是泛指西域人,但它与维吾尔人的演变形成有看密切的关系。维吾尔人的族源,可远溯至公元前3世纪游牧於中国北方和西方的"丁零"人,他们后来还被称为"铁勒"、"赤勒"等;由于这个民族所乘驾车子的车轮特别高大,又被称为"高车"人。7世纪时,"铁勒"诸部以鄂尔浑河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回纥"封建汗国,并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曾两度出兵援助唐朝朝廷平定"安史之乱"。"回纥"后来又称"回纥"。在9世纪中叶,回纥人从漠北草原西迁至高昌(今吐鲁番一带)、焉耆、龟兹(今库车一带)、于田等地后,逐渐与信仰佛教的当地其他民族融合,演化为维吾尔入。维吾尔人的祖先回纥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信奉佛教,直到17世纪初,伊斯兰教用武力征服哈密地区最后一批信奉佛教的蒙古人和维吾尔人之后,伊斯兰便成为维吾尔人信仰的宗教,风俗习惯亦随之大变。也许,正是这一改变,使得维吾尔人更加增添了异乎寻常的色彩。

  家家住在花果园姑娘辫子数不清

  现在的维吾尔人,百分之八十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翻过南天山,越过草原森林牧场,进入一马平川的塔里木盆地,在浩瀚大漠的边缘,那些星罗棋布的绿洲,就是维吾尔人的家园。维吾尔人是以农耕为主、牧业为辅、善于营商的民族,盆地中的绿洲气候温和,日照长、积温高,适合农作物生长,为维吾尔人提供了生息环境。维吾尔人以灵活而独特的风格,把家园经营得独具特色。维吾尔族的房屋多呈方形,组成院落,大门忌朝西开。住房的屋顶平坦,开有天窗,有较深的前廊。室内砌土炕,墙上挂美丽的壁毯;有的墙上还开壁笼,笼上装饰了各种花纹图案;地毯、箱柜等都是彩色缤纷,使整间屋里充满生气。维吾尔人家的庭院多数种值了花卉、果树、葡萄,叫人分不清是花园还是果园。生活在这花样境界的人们,自己也穿戴得漂亮大方。维吾尔的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穿齐膝的"袷袢"(长袍),内穿绣有花边的短衫。女性的衣着自然更加漂亮,多穿彩色绸子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嵌花纹的对襟背心;耳环、手镯、戒指、项链都是少不了的饰物。最特别的是,维吾尔姑娘头上的辫子,都精心梳成许多条,摇头回首一笑时,辫子飞扬起来,煞是好看。她们喜欢用乌斯蔓(一种草)把本来就浓黑的眉毛染得又黑又长,更显得眉清目秀。

  热情好礼见面就说"萨拉木里坤"

  当你头一回接触维吾尔族人时,不但会被他(她)们的外表打动,而且也一定会被维吾尔族的好客有礼以至独特的礼仪吸引住,他们的仪俗既感人又饶有趣味。最常用的首先是见面礼。维吾尔人不兴握手礼,而是将右手扪在左胸,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意思是"祝福)。如果同时碰到许多熟人,那就要连续向各人致同样的礼,做足全套不能偷懒;若见面的是贵客和长辈,则要双手交叉在胸前,点头鞠躬说:"萨拉木里坤",以表尊重。妇女问见面时则不施这种礼,而是互相拥抱,互相贴一下右脸,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到了现在,城里人巳接受了握手礼,互相问好可说"亚克西木塞斯"(您好)了。同维吾尔族人交往,最好也学上几句常用的礼貌话。对男性一般可称"阿卡",就是大哥、大叔的意思;不过,不能这样称呼女性。对女性,尊称为"阿恰"或"阿依拉",意思是大姐、大婶。如果称呼对方的名字,要用全称,只用其中一节简称是不礼貌的,但对很熟悉的人,简称也无妨。维吾尔人的名字自有一套规律:由本名加父名而成,没有姓氏这一说。人到中年,特别是老年,则除了本名和父名外,常附加一些称谓以表示其地位、职位。由于人群中名字常常出现重复,所以在正规场合和文书中,就要加上父名,甚至祖父名、曾祖父名以及出生地名来作区分。这样一来,一个人的名字全称就有一大串,见面时,当然不必如此费神地念个没完。


  逛巴扎如风土人情大演变

  有人说,到维吾尔族地区,如果不逛巴扎,就算是枉来一场。此话不假。维吾尔语"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每逢巴扎日,就是风土人情大汇聚的时候。维吾尔人从四面八方驾着驴车云集而来,一时间,巴扎上万头攒动,各种土特产满目琳琅,叫卖声此起彼伏,漂亮的衣冠在摩肩接踵的人潮中争丽斗艳......,热闹得无法形容。巴扎一般有固定的地点和开集日期,而最有名规模最大的巴扎,要数喀什和库车的大巴扎。各地的巴扎一般以经营农副产品和日用品为主,在巴扎上,你可以用很实惠的价钱买到漂亮的维吾尔小花帽、造型独特富伊斯兰风格的铜器、精美锋利的维吾尔小刀、珠光宝气的首饰、质优柔软的皮毛、上好的织锦地毯......,也有你买不动拿不走的马、牛、羊......。趁此机会,一定要尝一尝地道的维吾尔风味食品:各式各样香脆的烧饼--馕、又酸又甜的酸奶、火辣辣香喷喷的烤羊肉串......,还有新疆最有名的瓜果:阿图什无花果、库尔勒香梨、叶城石榴、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巴旦杏......,只要每样尝一点就可以吃个饱。

  肉孜节告别斋月迎新月

  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最热烈最精彩的,要数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了。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是教徒斋戒月,称为"斋月"。斋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到月牙的次日(即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即行开斋,这就是开斋节。如果未见新月,则继续斋戒,但开斋节延期不超过3天。到了肉孜节这天,家家户户早已把房屋打扫乾净,宰杀牲口,准备好节日的食品。一大早,男人们便沐浴净身,身穿盛装,聚集到清真寺举行会礼。会礼结束后,由阿訇率领集体游位扫墓,各家各户也各自扫墓。然后(多从第二天起),分头走家串户向亲友拜节,或者举行各种娱乐聚会。许多青年就在这佳节期间举行婚礼,一派喜气洋洋。

  10万穆斯林跪拜在艾提尕大清冥寺

  在许多地方,古尔邦节比肉孜节过得还要热闹。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这是源自伊斯兰教的一个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受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心。当易卜拉欣尊命执行时,安拉遣天使送来一只羊,替换了易卜拉欣的儿子。从此,这一日被定为宰牲节,穆斯林们在这天都要宰牲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与肉孜节一样,是全伊斯兰教的节日。各族的节日的仪俗大同小异又各有特色,在新疆,节日活动最盛大的是维吾尔族,而在维吾尔族地区中,隆重热烈的程度都比不过喀什。古尔邦节那天,黎明时分,喀什的维吾尔男人们就开始成群结队涌向艾提尕大清真寺的广场。这一天,喀什城数以百计的中小清真寺都不分散作礼拜,而是由各寺的阿訇分别率领自己管辖的穆斯林,来到艾提尕大清真寺,举行全喀什的集体大礼拜。从黎明到中午,人潮不断涌来。每个队伍都由头缠"色拉"、身着袷袢的阿訇们领头,走一段路就要停步诵一段经文,途中必须念7次经。全城的商店都不开门,各行各业也休息了,街道上只听见穆斯林的脚步声和诵经声。到了下午之时,拜倒在艾提尕大清真寺内外的穆斯林已达10万之众,礼拜正式开始了。这时,主持人高声诵经,清真寺里和广场上10万穆斯林同声和鸣。他们面对麦加方向,举起双手抚弄双耳,以表达虔诚敬主之心;接着,又再诵念经文,鞠躬感谢安拉,然后跪下叩头;这样反复多次。10万教徒虔诚礼拜的浩大场面,庄严肃穆,气氛感人。礼拜结束,穆斯林们互相问好祝愿,然后又象潮水般涌出大寺和广场。这时,大寺的楼顶上鼓乐齐鸣,节日的庆典活动开始了。

  替罪羊与萨满舞

  古尔邦节狂欢三日痛快淋漓盛大的会礼之后,男人们回到家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宰牲-"替罪羊",准备丰盛的节日大餐。与此同时,艾提尕广场上鼓乐不断,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汇集在广场上,跳起热情奔放的"萨满舞"。这种欢乐的歌舞集会,维吾尔族人叫做"麦西来甫"。维吾尔族人生性豪放,能歌善舞,一到节日和喜庆时候,就会情不自禁聚集在一起,欢歌狂舞。而在古尔邦节如此盛大的节日时,麦西来甫的规模和花样姿采更是超过平时,除了自己尽情歌舞之外,还增加各种集体游戏和精彩的表演:彪悍的汉子头顶盘子杯子瓶子跳舞和杂耍、姑娘在高高的桌子上轻捷地旋舞、大伙儿一起玩刺激的空中转轮"沙哈尔地"......。

  最扣人心弦的,还数惊险的高空走绳"达瓦孜"了

  "达瓦孜"是维吾尔族民间的古典技艺,这高难的绝技可不是轻易能看到的,所以每当有这种表演,观众一定是人山人海。只见在宽大场地上高高竖起几根木杆,最高的有30多米,从地面到每根木杆的顶端,都用粗绳联系着。随着哨呐鼓乐声起,但见表演者双手横握一根横杆,光着脚踏上绳子,敏捷地向竖杆的顶端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做出坐、卧、单脚立等各种姿势,忽然又猛一"失足"坠下,会场观众"啊"地一片惊呼,接着便发现表演者巳稳稳地骑在绳上。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接着,他还在绳上蒙眼走绳、倒立走绳、飞身跳绳、踏碟走绳......,把观众的心弦拉得紧紧的。万众歌舞、鼓乐喧天的狂欢场面一连持续3天,维吾尔人的炽热奔放的心胸,也渲泄得格外痛快淋漓。

  画中人,十有八、九是哈萨克人

  在新疆北部牧区,时时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图景",而那些画中人,十有八、九是哈萨克人。无论北天山、阿尔泰山、萨吾尔山的森林草原和山前平原,还是准噶尔盆地的荒漠草原,只要有牧草的地方,都能见到自由自在的哈萨克牧人。男女老少,个个驾驭马匹的身手了得。如果你看见不过六、七岁的孩子竟骑着高头大马,奔驰驱赶着羊群指挥若定,请不要惊奇,因为他甚至还在娘胎里就开始骑马了。逐水草而居,赖畜牧业为生,几乎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的哈萨克人,是新疆最典型的游牧民族。

  "大流徙",路程往往逾千公里

  每当开春解冻,哈萨克人就离开他们的冬宿地,赶着马、牛、羊,用骆驼载上毡房,到较早现出新绿的春牧场;夏日的阳光把漫山遍野的繁花绿草推向山地高原,牧人的毡房便迁向高处,与高山森林草原作伴;飒飒秋风把山林草场换上金黄色时,哈萨克牧民又向谷地转移,追逐着草原上逐渐隐褪的绿色,同时寻找市场,一路上便把经过水草肥美的夏牧而养得膘肥毛亮的牲畜变卖;在严冬到来之前,又回到通常在河谷平原地带的冬牧场,储粮草过冬,这样,便完成了一年的"大流徙",路程往往逾千公里。

   "转场"时节的"大行动",是最为壮观的

  大群大群的马、牛、羊,在哈萨克骏骑的驱赶下像潮水般络绎於途;后面跟着步态蹒跚的驼队,驼背上坐看的是妇孺、毡房和毡房里的全部家当。在每天日落之前,哈萨克们都会驻扎在有水源的地方,支起简易的帐篷,度过一宿。如果你问他们家在何处,他们回答:在驼背上,或是,每天换一个地方。哈萨克的特殊生活方式世代相传,养成了特殊的民族气质:勇敢、强悍、尚武--不这样,怎能战胜多变的自然环境和野兽,跋涉千里?

  憨厚好客的哈萨克

  一年到头游牧在人烟稀少的辽阔原野,平日只有家人和牲口为伴,所以他们把所有来到他们毡房的人都视为贵客,特别珍重友谊,绝不占人便宜;酷爱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广大无比的生活空间,令他们不愿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轻视算计和心机,因而心胸坦诚,奔放不羁......"哈萨克"族源来历不凡,这个族名,其原意也有流徙的成份。根据中国史籍对哈萨克族源的许多记载可知,哈萨克族是由古代多个游牧的部族逐渐融合而成。远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张骞(?-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的乌孙、月氏时,当地的乌孙人、塞种人、月氐人等,就是哈萨克族的先祖。6世纪中叶,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国,部份突厥人和乌孙人融合。到了10世纪至13世纪,这部份哈萨克族先民又汇合了陆续迁到天山以北游牧地区的部份回纥人、葛逻禄人、契丹人和蒙古兴起之初的克烈、乃蛮、铁察以及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形成了明确的哈萨克族。据说,哈萨克的名称是源自13世纪至13世纪之间,哈萨克的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西迁,后来又受乌孜别克汗的逼迫而东走,所以被称为"哈萨克",意为"避难者"、"脱离者"现在的哈萨克族有110多万人,是新疆第三大民族(次於维吾尔族和汉族),主要分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辖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一带的天山草原。在许多着名的旅游点,如乌鲁木齐南郊的南山牧场、伊犁的那拉提-巩乃斯草原、阿尔金山草原、赛里木湖畔等地,都可以采访到哈萨克风情。哈萨克式"夜生活"也同游牧相关,如果深入到哈萨克牧区,成为哈萨克人盛情款待的客人,那浓厚的哈萨克风定会令你回味无穷。

  你要经受丰盛酒肉的考验

  哈萨克人把马肉当成上品,常常宰2岁的马驹招待尊贵的客人,又或者用全羊宴客。最常的吃法是手抓羊肉:把煮熟炖烂的羊只盛在大盆里,由一人操刀切碎,大家下手抓着吃。或者用羊肉同面条、面片和在一起,称为"纳仁",用手撮食。其它食品如馕、抓饭、"布尔沙克"(油炸果)、"切克蒸克"(油炸饼)等等,也别具风味。奶茶、酸奶更不在话下。不过,对于外乡客人来说,恐怕最甘拜下风的,是饱食之后还要过吃下一块肥大的羊尾油这一关。这是专门献给尊贵客人的呢。至於能否同主人一样豪饮烈酒同时且歌且舞,就要看各位客官原来的"功底"了。其实,在酒内之馀,也令人体验到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哈萨克的"夜生活"

  因为哈萨克人长期在高寒的环境风餐露宿,不进食高油脂的食物和饮酒,便难以抵御严寒。他们习惯在深夜吃肉喝酒和唱歌,直到凌晨才睡觉,第二天日近中天才起来放牧;这样,才能在毡房里度过漫漫寒夜。如此看来,所谓"夜生活"并不是现代城市人所独有的哩。

  作客哈萨克草原随俗问禁

  虽说哈萨克族人豪放热情,但有幸成为贵客的人还是不可不知"出门问禁,入乡随俗"的道理。首先,在来到主人的住地时,不能策马疾跑到毡房前下马,而应勒马慢行,到房后下马,否则会被视为前来飞报坏消息。也不能当看主人面追打犬只,不可从中穿越羊群而过,不可跨越睡卧的牛羊和拴牲畜的绳索。在进入哈萨克的毡房时,切不可跨越房中间的火塘和餐布,也不要围着火塘转行,必须从房左侧进,并由并由原位出。在毡房里不能随地吐痰、擤鼻涕、打呵欠、放屁,更不能坐或睡在主人的床位上和箱子上:可以盘腿或跪坐在地毡上,不要伸直两腿而坐,一般是男主人在右,客人在左,老人更要坐上席。见到了主人,不要当面夸赞主人的小孩,特别忌说孩子长得"胖"等言词。洗手后不能甩手,要用毛巾揩乾。男客不要动手帮忙做饭,也不能随便揭看煮食的炊具和拨弄食物。吃饭的时候,不能用鼻子去闻食物,不能让别人吃自己吃剩的食物。掉在地上的食物碎屑一定要捡起,放在餐桌或餐布上。如果主人敬给你食物,即使你不想吃,也必须接过来尝一尝,吃剩的可放在自己碗中。主人会频频斟茶,客人不要自己动手斟;喝够了,可用手捂一下碗口示意已够,如不这样做,主人会不断给你满上。哈萨克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吃饭时切忌谈猪肉。也就是说,要遵守伊斯兰教的其它禁忌。例如:千万不可模仿哈萨克族人做"乃玛孜"(礼拜)的动作,更不可在他们做乃玛孜时从他们前面走过,或是跨越做乃玛孜用的白布单子。

  "那吾热孜"节--走向春牧场的典礼

  哈萨克族的吾热孜节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最大的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开斋节)。此外,还有哈萨克特有的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根据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大约于每年春分时(即公历3月22日前后)过那吾热孜节。哈萨克语的"那吾热孜"含有"送旧迎新"的意义,这时,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时节(如果把这节日称为哈萨克春节也未尝不可吧),即将离开"冬窝子"的哈萨克族人特别振奋抖擞,互相祝贺新年。在节日里,每家用大米、麦子、小米、奶疙瘩、牛羊肉等七种食品做成"库吉"(粥),又成群结降走家串户吃"那吾热孜饭",唱"那吾热孜歌",将冬天宰牲畜时保存下来的头奉献给老人。老人便高兴地念诵祝词,预祝新的一年人畜兴旺、奶食充盈。

  "姑娘追"热闹起来了

  "姑娘追"鞭下留情给意中郎,与强悍雄刚的叼羊相比,"姑娘追"的妙趣却在刚柔相间,情意绵绵。"姑娘追",哈萨克语叫做"克孜库瓦尔"。据说是源自一个传说故事:一对猎人和天鹅仙子结成的夫妻,在结婚那天,骑着两匹雪白的骏马,像白天鹅一样飞翔,互相追逐。他们就是哈萨克人的始祖。后来,哈萨克男女就以驰马互相追逐的方式来促成爱情的结合。"姑娘追"一般是在夏季繁花似锦的草原上进行。首先,参加"姑娘追"的两组人中一组选派一名小伙子,一组选派一位姑娘,两人各骑骏马并辔而行,向人们目力所及的远方走去。一路上,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说俏皮话逗趣,甚至表达爱慕之情;姑娘不能生气,即使羞得满脸通红也要默默倾听。但是,一到终点,往回折返时,小伙子便不敢放肆了,立刻策马逃跑,姑娘扬鞭紧追,而且一路上可以抽打对方,乘机对过于轻佻的小伙子狠狠报以鞭子,小伙子的狼狈模样,往往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如果哪位姑娘总是鞭下留情,在小伙子头上虚幌而已,甚至还眉来眼去的,那就有九成可能是姑娘看中这小伙子了。

  "叼羊"不是抢羊肉

  叼羊是一场力量和智慧的比赛,也是马上技巧功夫的大比拚。"刁羊"拚抢激烈显出哈萨克气概如果你在哈萨克草原遇到这样的场面,那真是天大的福气!幸好,这类令人振奋的马上活动不独在那吾热孜节才有,在其它节日、婚礼等喜庆曰子里,特别是在盛夏,牧场绿草如茵、马壮羊肥的时节,便会经常举行。其中特别扣人心弦。比赛开始时,主持者把割掉了头的一只山羊投在赛场中,一声令下,两组骑手立即跃马扬鞭冲将过去。最先到达的人俯身拾起羊,把羊压在大腿下策马奔驰,对方的人马拚命追赶争夺,同组的人则冲挤抵挡住,同时像抛篮球般传来传去;稍一不慎就被对方夺去,夺得者挟羊飞奔,对手们又策马狂追;如此争斗得难分难解,直到一位强手终于冲出重围摆脱对手,把羊掷落在指定的地点,才算胜出。

  体内水分未沁成汗珠就蒸发了

  吐鲁番的感觉使我联想起水分太多的淡墨滴落在宣纸上缓缓化开;便随着几乎被晒软晒熔了的砾石散发出来的乾涩味,渐渐发胀。游人忘了企盼的好奇,反倒自自然然的欢喜充溢满怀了。明明知道热极无汗是因为肌体里的水分还没来得及沁成汗珠就已蒸发,也要故作讶异地嚷嚷几句:呀呀,气温有摄氏38度了!不,是40度呢,怎会只觉得闷热而不出汗?玩玩天真,玩玩旅途气氛。甚至巴巴地凝着眼珠子盯着气温计上的红线,期望它继续升高,以便日后能有向人兜炫见闻的骄人话题。

  听、嗅、感"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在城市居住太久,现代文明带来的尘嚣,蚀薄了人的听觉、嗅觉和感觉。即使知道刚刚烘出来的面包香中掺有牛奶、忌廉、巧克力、芝士和果酱......各个不同的美味,我们却没有时间去分辨,连享受的感觉也忽略。人在旅途,情况便会完全相反。"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新疆的异域风情魅力无限。即使是荒漠旅途,游人的感觉亦变得纤毫明丽;在单调寂寞中捉取发现了的微小趣味已成了本能。好比悠闲的茶客兀对一盏香茶,仅袅袅的茶烟氤氲里头散出的香味,就能分辨是龙井抑或碧螺春那样。砾石砂粒被烤出微微的苦、微微的涩、微微的泥腥;彼此掺合,浓淡交迭。当适应了这种味道的嗅觉,忽地闻到沙蒿或者是红柳、骆驼刺的乾叶味和丝丝润湿时,真是兴奋不已。

  最先见到的是泥坯房屋

  到吐鲁番最先见到的是一簇簇的泥坯房屋。在离开泥坯房的村庄不远,常常会有幢高高的镂空泥坯小楼,像独立亘竖的长方体形花厅;沙山兀立高处,散弥着幽幽诱人的香甜味。汽车例必不会在这种别致的镂花小楼前停下。晾葡萄乾的地方,当然不可以参观。新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颇为悬殊,尽管细菌比南方要少;葡萄乾晾乾就可以吃下肚;当地人仍然不希望今天一堆人、明天一班客地来晾房圣地伸颈东张西望。人说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已有葡萄乾了,只不过没人知道当时的人,是否也是采用这种通风透气的晾房,将一串串葡萄挂在特制的木架上,避开阳光风乾的。

  淡绿的无核葡萄给人"惊艳"感觉

  去吐鲁番葡萄沟;马奶子葡萄、珍珠葡萄、红葡萄,人说有十多个品种。晾制葡萄乾的则是无核的珍珠葡萄;淡绿色,晾乾了彷似碧玉珠可以串起,予人"惊艳"感觉。第二次去,则见主要的马路两边在竖置葡萄架。没多久再去,那些高高的葡萄架上已爬满了藤蔓;天棚一样地荫护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毛驴车踏踏来去。葡萄串串好像圣诞节特制的灯饰。那次,返回乌鲁木齐,我将立在葡萄天棚下的感觉告诉了当地朋友:朋友微微一笑。翌日我拖着旅行箱赶往机场时,这位先生居然提着一只装满珍珠葡萄的柳条篮来为我送行。不用诗句描绘,当我提着这篮葡萄出现在罗湖海关时,惹来不少艳羡的目光;连英气凛凛的海关检查员,也耐不住好奇问我这篮葡萄是在哪儿买得的。

  葡萄好吃,酒更醇

  既然吐鲁番的葡萄名气大味道好,那葡萄酒又如何?吐鲁番出产多种果酒:红葡萄酒、桑葚酒等等。也许是当地人的舌尖被葡萄哈密瓜汁腌久了,他们习惯蜜般的高浓度甜味:酿出来的果酒,多半甜得黏唇。倒是鄯善出产一种白葡萄酒,味道清甜,很得游人的欢心。

  随意驾驭感觉 海阔天高寻找欢喜

  暂离繁忙日子的城市人,出门在外,有的会将书本的文化历史带上旅途:乖学生般循着书本的指引去印证文字的记载。更多的则会抛弃压力负担,撷取旅途上的点滴乐趣,兀自去享受喜悦。思绪是小鸟。吐鲁番的一切游人或多或少地早已知道自己希望看看游游的地方有哪些。火焰山、葡萄酒、千佛洞、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美丽的额敏塔、地下博物馆式的阿斯塔那墓地、坎儿井、毛驴车、六弦琴......。早已像象棋盘上的车马炮卒摆好了阵势,待人一一履过。爱看电影的人,都不喜欢重看的人在自已耳朵旁边解画。我正是像那重新再看电影的人偕没看过的人坐在一起,却知趣不对他们阐叙自家刻薄的议论。我的感受只是我的感受。旅伴自有他们的体会和心得。毕竟,吐鲁番的妙处就在不论你是谁,来到这里都可以随意驾驭感觉海阔天高去寻找你的欢喜。金戈铁马在风沙中旋转,在火焰山下痴痴地等,即使等不来踏踏的小毛驴车,也可以请导游小姐系起红头巾,远远地走向镜头营造气氛。逆风站在高昌故城厚实的夯土墙端,或是交河故城凹凹坑坑的街巷尽头,感觉金戈铁马在风沙中旋转,飘飞来去。或走进阿斯塔那古墓室,用手电筒照看明艳的唐人壁画;明知乾尸形象并不美好,也想用用卑劣的伎俩,用钱买来一两个按相机快门的机会......随你,随你用哪样的趣味去充实游人悠悠的感觉。有人曾将他买来的一叠明信片看了又看,喜孜孜地告诉我:你晓不晓得摩尼教就是明教?你看这张......是摩尼教的壁画呢。我?我喜欢的东西太多太多,怎说?

  坎儿井的沙漠水冰凉

  有人说喝了坎儿井的清泉水就喝下了吐鲁番的感觉。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有位美丽的少女,见到故乡沙漠横亘,千年孤寂,百草不生,便毅然出门去为族人寻找智慧仙子。她吃尽万般风沙苦楚,终于找到了仙子。仙子送她一包种籽,要她在通往家乡的沙漠上撒播。只是,她不能回头......;少女按仙子吩咐边走边撒。忽地想道:种籽会不会被风吹走?'恍惚间,她扭头回看,背后竟然鸟语花香、泉水溢漫、葡萄瓜果累累、绿树郁郁成荫!再看手上的种籽,她刚想继续撒播,不意一阵狂风吹来,种籽被刮走,一粒不剩。自此,广括浩瀚沙海戈壁滩上,只有吐鲁番清泉涌出地面成溪流。少女的族人,有的留在这片土地上,有的则去寻找被风吹去沙漠那边的种籽......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