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随市中小企业局、狮子山区经济和发展委员会有关人员来到西湖新区车站片区的乌木山南麓柴塘小冲,有几户人家正在拆迁,为北京中海阳新能源股份公司投资1亿元的项目落地做准备。
铜陵中海阳新能源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永红说,他们将在此兴建铜陵3兆瓦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示范项目,3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安排十分紧凑。“这个项目是安徽省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中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国债给予3750万元的扶持资金,首批2600多万元的资金已经拨入狮子山区财政账户,项目必须保证按期建设。”
在抢抓承接产业转移这个历史性大机遇过程中,有很多像铜陵中海阳新能源股份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落户铜陵。市中小企业局创业指导科科长张伟介绍说,为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向铜陵集聚,我市加快推进“专、精、特、新”和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夯实产业转移基础。2010年,我市共安排了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3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全市有21家中小企业入列省级500家“专、精、特、新”重点调度企业行列,73家中小企业入列省级1000家成长性小企业行列。
我市出台了《铜陵市关于促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的十条政策意见》,积极扶持工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设,提升园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提高创业基地孵化水平。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基础和平台,引导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向铜陵集聚,各类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阀门管件基地、光伏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更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市还完善金融超市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了《2010年金融超市工作意见》和《金融超市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去年举办了12期金融服务日(金融超市)活动,共组织170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55亿元。
开通了铜陵市网络金融超市,企业会员104户,个人会员82人,成交融资项目32个;推出了动产质押、商标质押、互助担保等金融服务新品种,金融服务常态化和创新化机制基本建立,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融资条件。
为突破人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2010年,我市先后组织了“1155”创新创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委托安徽工业大学、铜陵学院联合开设“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一系列人才培训活动,面向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免费开展了管理、营销、财务等知识系列培训,加快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智力支撑。
2011年,我市将着力壮大中小企业总量,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平台,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向心力。
来源: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作者:朱国庆
主办单位:铜陵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562-5880390 E-mail:tltbzs2007@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