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天山行

怀念我在北屯的少年时代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1-03-18 09:27:49

    日月穿梭,时光流逝。

    再次来到北屯,已经是离开她40多年后了。

    再次来到北屯,北屯已是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商铺鳞次节比、路上车水马龙、文化广场、彩色喷泉、超级市场、大型菜市场常年供应四季新鲜蔬菜.....到了晚上灯火辉煌灿若繁星、霓虹灯闪闪烁烁、歌厅、舞厅、剧院、小吃一条街上的叫卖声、夜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已经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的城市,让我怎么也无法想像,这就是我40多年前记忆中的北屯。我记忆中的痕迹全无了踪影,只有那成吉思汗西征时的点将台(已成了北屯一个著名的景点)还能勾起我少年时的回忆。

    我第一次来到北屯,那是我小学毕业后,到当时的农十师师部来上初中。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北屯,才知道北屯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原。1959年兵团开发农十师,兵团政委张仲瀚将军亲自选定此处为农十师师部的地址,并亲自取名为:北屯(意为农十师是兵团在新疆最北边的一支屯垦部队)。

    当年的北屯,只有一条既不长也不宽的街,两边稀稀落落有几间平房,有几个小商铺,有个小邮局,几乎没什么人来车往的热闹,到处是冷冷清清.....但是那未开发的大自然的纯真的美,那大自然赋予这块土地的富饶,那北屯人的朴实、厚道都给我留下不能忘却的记忆。

    北屯真的很美,她美在她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最美的就是额尔齐斯河从她的北边流经而过。这条美丽的河,是我国所有河流中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水系。她的河面不是太宽,但河水很深,水流喘急,无论再深的地方也是清澈透底,一眼都能看到河床底下的鹅卵石。河的北岸是无际的原始白桦林。当时,我们的学校还处在初建时期校址就紧贴着这条河的南岸。站在我们的校园往北看,美丽的额尔齐斯河就从校园边流过,校园也好像就坐落在那无际的白桦林中。每当落日的余晖,洒在额尔齐斯河上,洒在那无际的白桦林,河面上金色的水波鳞光闪闪,晚霞好像就悬挂在那白桦林上。

    我爱我们的学校,我们更爱美丽的额尔齐斯河,这条河是北屯的母亲河,可我们一群天真的少年却把这条河当作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取水在河里,洗衣服在河里,玩耍更是在这条河里和河边。春夏秋三季,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树是绿的.....河边像画一样的美。课外活动、星期天,反正是一有闲时间,我们就到这里玩。在河边玩学校不限制,但是严格禁止下水,因为河里的水是雪水,既是三伏天也刺骨冰凉,经常下到这样的水里,容易得关节炎;更重要的是,下到这样的水里腿容易抽筋,这是非常危险的。

    好动的少年自有让自己快乐的办法,“鬼点子”也真不少,我们有时为了到对岸去玩,就会就地取材,砍来一些小树棒,扎成木筏。一筏一筏地把同学们渡到对岸去,然后再白桦林里尽情的玩啊、闹啊。

    来到白桦林里,我们好像进入到童话世界。一棵棵白桦树像美丽的少女,皮肤晰白婀娜多姿;林子里的鸟类很多,长的都非常漂亮,见了人也不怕、也不飞,它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好听极了,就像是优美的《森林交响曲》。秋天,我们来到林子里,会去寻找一种叫“红果果”的野果,摘来大家一起品尝。这种果子长得像樱桃,是灌木,非常容易摘到;这在当时,是我们最好的美味果品。

     林子很大,大家往往走在一起,害怕一个人走迷了路。林子里很少能见到人,偶尔碰到一个哈萨克护林员,骑着马在林子里转转,交代我们不要玩火。有一次,我们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带头往林中的更深处走,看到了一个毡房,进去一看是一户哈萨克牧民。他们正在吃饭,吃的是炒麦粒,喝着奶茶。当时不知是条件差,还是他们压根就不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食品。反正看着他们吃着炒麦粒,喝着奶茶也是津津有味。好客的哈萨克牧民,把“酸奶疙瘩”拿上来款待我们这群小客人。只要是新疆孩子,不论哪个民族的都喜欢吃这种食品。回去的路上,大家商量,说是看他们吃炒麦粒,真是太可怜。下个星期天来的时候,我们给他们带馒头来,大家一致叫好。又到了星期天,早上开饭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特意多买了几个馒头,凑在一起竟有二十几个。我们几个同学又来到对岸这户牧民家把馒头送上,他们非常高兴。又把“酸奶疙瘩”拿来给我们吃,并在走的时候,给我们每人带上好几块。

     额尔齐斯河的鱼很多。平时,站在河边,因为河水清澈透底,可以看到大群大群的鱼游来游去。有一次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在河边洗衣服。不知是谁在上游炸鱼,只听“轰”的一声,几分钟过后,被炸死的、被震昏的鱼便顺水而下,我们几个都惊呆了,大约七八分钟的时间里,整个河里已看不到流水,全是鱼像树叶一样的覆盖了河面。同学们都把盆里的衣服倒在地上,用脸盆连水带鱼的往岸上泼,等到“鱼汛”过后,大家把地上的鱼拣在一起,竟有好几“抬把子”(用树的细枝条编制的,像担架一样的抬东西的工具)。

     由于学校靠在河边,学校的食堂也经常吃鱼。我们把鱼送到食堂,可能是炊事员嫌麻烦,他们竟不要。有个同学建议晒鱼干,于是有个男生叫来了全班的同学,大家一起动手,刮鱼鳞、破鱼腹、撒盐沫,还有的女同学找来干净的纱布蒙在鱼上。正好那几天天天都是大太阳,不几天就晒干了。到了冬天的星期天,外面冷出不去,大家就在宿舍里围着火炉烤鱼干吃,回想起来,这一生真是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烧烤。

     说起冬天,那时的阿勒泰可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曾有过零下50多度的奇寒记录,北屯属阿勒泰地区,奇寒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喜欢北屯的春夏秋,更喜欢这里的冬季。冬天的额尔齐斯河,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桦林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白色的山、白色的森林、白色的河,、白色的大地,在这银白色的世界,就连我们的内心都进入了一个纯净的境界。在这冰冻的季节里,额尔齐斯河自然又成了我们天然的大滑冰场。冬天的课外活动、冬天的星期天、冬天连体育课都搬到了冰上。冬天的额尔齐斯河同样带给了我们欢乐。女同学穿上花样冰刀,像雪中的燕子,翩翩起舞;男同学都喜欢穿速滑刀,顺河而下像利剑箭一样射出,有时滑出好几公里才往回返。那潇洒、那浪漫、那速度给我们的愉悦,让我一生都在怀念。离开北屯后,我曾到过很多滑冰场上去玩,但无论怎样,再也找不到额尔齐斯河冰面上那种心境、那种味道、还有那种情怀。

     初建的北屯,大部分居民还住在半挖半垒的房子里。这种房子一半挖在地下面,一半在地面上既冬暖夏凉,又不影响光线。爱干净的新疆人,家家都把房子刷得雪白,家具虽然简陋,可也非常温馨。那时的北屯,冬天最缺的是蔬菜。仅有的两三个品种,比如切蓝、莲花白、土豆都很难买上。但是,这里的肉食品却不缺。快要进入冬季时,哈萨克牧民把羊群赶到冬窝子里去之前,为了节省冬季草料,要淘汰(宰杀)一批身体较弱的羯羊。这些羊价格非常便宜,就当时来说4、5元就可以买一只。一到这个季节,这里的人,就像北方人储藏冬菜一样,每家都要买上十几只,码在半挖半垒的房顶上。人们备足了肉,再备足煤炭,把房子烧得暖哄哄的,壶里烧着奶茶、锅里煮着羊肉....最冷的时候人们不再外出,(机关上在最冷时都放“寒假”)猫在房子里过宣荒、喝酒,.....怪不得,北屯人那么深爱冬天。

    当时,我们家在很远农场、矿区的同学,都是吃住都在学校,平时也难得改善生活。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家在北屯的同学,会把我们叫到他们家吃清炖羊肉。阿勒泰的羊鲜嫩肥美,没有膻味,用现在人的话说:“吃的是中药草,喝的是矿泉水的羊。”北屯人好客,我们年少无知也不客气,那清炖羊肉吃的真叫过瘾、解馋。

     ......

    人的一生过的真快,转眼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北屯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繁华的现代化的的城市。我爱现在的北屯,但我却时常回忆我在北屯的少年时代的生活。北屯,我心中的一个永远的情结。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