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两岸关系

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助推两岸产业合作

发布时间:2011-08-23 13:36:04

  两岸产业合作自2008年下半年起步以来,历经了交流与磋商两个阶段,迈入实质合作阶段。围绕着其中各种利好与掣肘因素,大陆于今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台湾中长期经济发展构想(黄金十年)对接无疑将成为其中的最大助推器。

  两岸产业合作说易行难

  两岸自1970年代末开始经贸交流以来的30多年时间中,由于内外因素的限制,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形成了以台商投资大陆为中心,以台湾对大陆出口中间材料,利用大陆的廉价土地与劳动力资源,进行加工再出口的经贸运行模式,两岸间的产业合作实际上就是台商将其在岛内运作成功的产业移植到大陆,在扩大了的规模基础上运作,两岸间实际上只有经贸合作而谈不上产业合作,仅有的产业合作也只存在于大陆台商与岛内台商之间,即使逐渐有大陆企业参与,这种合作也完全是台商主导的,台商居于绝对上游的位置。两岸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合作只有在两岸发展出现交叉后才可能出现。21世纪的最初十年,台湾经济发展中挫,年均增长率由之前的6%以上,放慢到了3%到4%之间,而大陆却在十年中继续保持了年均l0%以上的发展速度,一方面不仅总规模已居于世界第二,水平也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大陆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出现枯竭,人口红利趋薄,土地可再开发的空间收窄。还有—项关键的变化是,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岸产业的迅速推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依靠西方产业移转求发展的模式已滞碍难行,创新求突破已成为两岸下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商过去居于绝对上游,两岸垂直分工的产业发展模式再也无法继续上演,两岸产业合作既有了可能,也有了必要。

  但两岸产业合作真正做起来却是障碍重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困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缺少运作有效的落实体系。两岸产业合作目前只是企业群体间的协商,多半依靠的是企业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一套实际操作落实的机制。两岸虽然已于2010年6月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但这只是完成了对框架的规范,具体的内容仍有待两岸依托经济合作委员会进行后续协商,在这之前两岸之间缺乏利益约束与风险规避机制,产业合作只是对企业间互相诚信度的测试,而没有具有公信力的机制保障相关权益,这就拉长了产业合作从协商到落实间的磨合期,造成协议越签越多,实际合作越来越难。

  大陆台商的缺位。以大陆台商在两岸经贸中传统的优势地位,其本应在推动两岸产业合作中发挥关键性的衔接与纽带作用,但实际上近年来大陆台商遭遇了空前的挫折,2007年后不少大陆台商因为转型升级步伐滞后,难以适应大陆变化了的发展形势,加上接连遭遇了融资困难、金融海啸、工资土地成本上涨等冲击,对未来发展的选择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发展较好的台商返台并购,扩张事业版图;基础较差的台商关厂倒闭,或沦为其他台企的员工,或转进东南亚如越南等地寻求“第三春”,一般的台商则在深入大陆中西部还是原地坚守之间摇摆不定。于是近几年大陆台商投资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台湾当局核准的大陆投资金额居高不下,但大陆实际到位台资金额却在低位游走,其中的差距应看作是台商看好大陆的发展,但对到大陆投资却仍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正因为身在大陆的台商尚在举棋不定,两岸产业合作陷入了实际动力明显不足的窘境。

  两岸产业发展都处于新的转型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抉择将起到关键的影响。台湾自21世纪初初步奠定新的支柱产业后,目前也已进入新的产业调整期,而大陆也在各项因素的综合考虑下,定下了高起点,稳发展的产业转型目标,此次产业转型将对两岸自身经济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双方虽都已确定了大致方向,但对具体做法却还未完全定案,两岸产业合作虽然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和坚实的可操作性,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政治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包括两岸关系自2008年后出现的大好局面会否在2012年后即宣告终结,至今也无人能有确切把握,这些都使得两岸产业合作的实际操作者不能不持重以观。

  两岸产业合作的兴利之道

  尽管有各种阻碍,但说到底,两岸产业合作的核心难题还是只有美好远景,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兴利之道。所谓“利之所在,人所共趋之”,两岸经贸之所以能在30多年间克服各种阻碍,高速前行,其原因就在于其中的互补互利性。但如今由于尚无人敢为天下先,两岸产业合作可说是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要尽快度过这段晦涩期,就需要有强大的推力与充分的诱因。而大陆“十二五规划”已经成为台商参与两岸产业发展衔接的指南,只待两岸合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两岸产业合作就可以上路。

  大陆“十二五规划”对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指明了大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其与台湾当局的“黄金十年”发展战略的产业重点有高度的重叠性。大陆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与台湾的绿色能源产业相互印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台湾的四项智能型产业若合符节;两岸对生物产业的发展也都寄予了高度关注。两者一偏向制造业,一侧重服务业,正是两岸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写照,其中的重合性预示着两岸经济合作即将由过去的大陆劳动力与土地资源和台商的管理、技术、资金与理念结合,转向大陆以基础研究、人才成本与规模等的优势和台商的制程技术突破、技术产业化、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这正是两岸建立产业合作关系的坚实基础。互补才能生利,两岸经济之所以可以并必将从经贸合作向产业合作深化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岸产业已经具备了建立多种分工合作形式的基础,单纯的垂直分工已经成为过去式,结合水平分工的多样化合作模式有了可行之道。陆资入岛虽然还只是开了个头,但发展的潜力却是巨大的。两岸经过一年多交流后,将合作试点收缩到了;ED照明、中草药、车载通讯电子设备等项目,既符合了两岸产业发展的趋势,也充分结合了双方的各自优势,可谓是明智之举。

  在大陆“十二五规划”以及台湾“黄金十年”的共同助推下,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未来产业发展重点相结合,不仅是节约资源成本的考虑,也是能够持续发展的凭借。两岸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发展谋画的共同点节省了两岸产业合作的路径成本,也为两岸展开具体合作提供了现实的参照与动力源泉。

  目前两岸产业合作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合作范例。通过不断化解两岸经济合作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释放合作的动力机制,从而缩短两岸产业合作的试错期,打造出两岸产业合作的成功范例,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促进两岸产业共同发展。

  两岸产业合作正从理论论证向实践求证迈进,既有两岸为政者的大力提倡,又有两岸发展规划的共同助推,参与其中的企业将受惠无穷,而敢为天下先的企业更注定将以成功者之姿成为下一个30年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领军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