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两岸关系

开创两岸美术交流新局面 ------开创·交流——台湾美术院院士作品大陆巡回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1-10-24 14:16:26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在这晚夏时节,两岸艺术交流的热度却不因日渐降低的气温而减弱。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开创,交流一一台湾美术院院士作品大陆巡回展”,无论从艺术家级别到前来展出的艺术家数量,均打破了台湾美术家前来办展层级最高的

记录,开创了两岸美术界交流的新局面。

两岸美术界最高规格的展览

    8月22,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台湾美术院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开创,交流一一台湾美术院院士作品大陆巡回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周和平、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台湾美术院名誉院长兼院士王秀雄等300多名两岸

各界人士出席开幕仪式。

    台湾美术院是台湾美术学界教授菁英和画坛具有杰出成就与影响力的画家组成的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此次将展出水墨画、版画、油画、书法等作品68件和艺术论著58本,全面呈现陈奇禄、王秀雄、陈银辉、廖修平、傅申、谢里法、何怀硕、江明贤、吴炫三等台湾美术院18位院士艺术家美术创作的开创性成果。

    江丙坤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本次巡回展是两岸艺术交流的新里程碑,海基会将继续支持两岸大型艺术交流活动,包括到大陆展出台湾美术作品,及邀请大陆各地美术馆馆长到台湾参访等,以缩短两岸同胞的距离。希望透过艺术史两岸同胞以同理心相互了解,让两岸实现良心互动。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中华文化联谊会,举办过一系列有影响,有水平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以“开创·交流”为主题的本次展览,既继承传统,又注重创新,能够很好的展现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成果。并且本次大批台湾艺术家来到北京,规模乃前所未有,也因为他们拥有深厚的艺术基础和创新的理念,能让大陆的艺术家认识台湾艺术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高层次的交流。推动两岸艺术家深入探讨创作经验,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精心选择代表作参加展览

    本次展示的作品既有陈奇禄先生的书法作品《李白子夜四时歌》、廖修平先生的版画作品《生活系列》、何怀硕先生的水墨作品《如诗的月夜》、江明贤先生的《江南印象》、黄光南先生的《展望》等精彩艺术作品,又有王秀雄先生的《台湾美术发展史论》和傅申先生的《张大干的世界》等人的重要艺术论著。18位院士在各个不同的艺术类项中都有深入的钻研,所以此次画展可以让观众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台湾当代及近现代艺术创作的发展状况。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台湾画家的个人展、群体展。每一次展览的举办都在美术界掀起一次台湾美术展的热潮。这次的展览体现了台湾画坛半世纪以来的学术特色,也很好地勾连起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同根同源的艺术传统。对于台湾画家来讲,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推动台湾画坛的创作与研究,通过在大陆广泛的研讨实现关于艺术的探索与创新。本届两岸院士美术展堪称一直以来两岸美术交流层级最高的一次。两岸的艺术家,拿到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皆是在其艺术生涯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台湾美术院名誉院长周秀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来参展的作品,都是这些画家选出的在创作生涯之中最能代表个人特色的作品。当前台湾画坛风格多样,没有主流的流派,也没有毕加索式的英雄画家。作为台湾画坛最具代表的作品,这些院士的作品。展现了台湾的不同流派和风格,极具代表性。

此前,中国美术馆和台湾美术馆已成功合作举办两届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为两岸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提供增进了解、加深认识的机会。在两岸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31日,展览期间还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美术院创作研讨会,大陆著名美术批评家、画家和台湾美术院的艺术家将共同探讨两岸美术的发展。

                     《两岸关系》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