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玉舟在凤凰网演播室接受访谈。访谈中,姚玉舟指出,铜陵正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访谈中,姚玉舟首先简要介绍了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个之城”目标。他说,铜陵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建设现代产业之城对铜陵有着特殊意义;创新创业之城方面,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同时铜陵把创业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创新强市、创业富民;精致大气之城方面,主要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特别是城市的人文和文化建设做到精致大气;平安幸福之城方面,是让全体人民过上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建设“四个之城”在怎样一个大背景下“出炉”的问题,姚玉舟回答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个之城”目标,是基于中央、安徽省委、省政府对于铜陵现实发展的要求,更是基于铜陵人民群众的期盼。去年,铜陵人均GDP已经接近8万元人民币,人均财政收入超1.5万元,接近中等富裕国家的水平,但同时铜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到去年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铜陵建设“四个之城”目标是在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让铜陵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大背景下出炉的。
在回答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保护和开发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时,姚玉舟说,铜陵是中国的古铜都,有着悠久的炼铜历史,铜和铜的延伸产品始终是铜陵的经济命脉。当前,铜陵面临着资源枯竭等问题,因此,我市抓住中央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的政策机遇,把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打好循环经济牌,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促经济转型,借助中央和安徽省的政策支持,拟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若干平台。铜陵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铜陵带来哪些变化和效益的问题,姚玉舟说,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沿江城市的“金字招牌”,铜陵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继续更新铜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平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铜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全省总量第三,增幅第二。姚玉舟说,铜陵对自身的定位是皖江城市带“一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自身定位为世界铜都、皖中南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重要港口城市。为此,铜陵将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对于铜陵如何建设世界铜基新材料基地的问题,姚玉舟说,铜陵把铜基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市加快铜基新材料研发平台的建设,并有多个国家铜基新材料技术中心。同时把国际铜产品交易逐步吸引到铜陵,使铜陵在未来能够成为国际铜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在回答铜陵当前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时,姚玉舟说,当前,铜产品主要用在工业上,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因此从市场来看,铜产品的使用空间非常大。同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开发矿山资源。
对于主持人提出我市自2009年以来在建设幸福铜陵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的问题,姚玉舟说,我市在2009年做出了推进科发展,建设幸福铜陵的决定,并具体化为每项工作,提出了六项幸福工程,每年进行全社会测评,其中2010年测评的分值达到85.24。通过幸福铜陵建设、民生工程实施,群众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服务越来越多,并且市民感受有地方说话,说话后管用,能够有尊严、更体面的生活。在回答2012年铜陵改革重点的问题时,姚玉舟说,通过改革,铜陵社区居民自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取消了城乡户口二元体制,在安徽省第一个将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等。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等,到2015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来源: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主办单位:铜陵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562-5880390 E-mail:tltbzs2007@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