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汉光”军演观察
白光炜 任国政
4月16日-20日,台军按计划组织了‘汉光28号”演习实兵演练。演练旨在验证“固安作战计划”,抵御大陆军队的陆上和空中袭击,采取“分区、同时”与“实兵、不实弹”方式,以联战任务行动为基础,聚焦于创新与不对称战力的验证与整合,连续5天进行攻防对抗。陆海空军参演兵力约6000人,动用各型战甲车、火炮340余辆,F-16战机4架,C -130运输机10架,各型直升机21架,“永阳”级远洋扫雷舰、“永丰”级猎雷舰和“合永艇”等武器装备投入演练,并同步实施为期5天的“同心24号演习”,13000名后备军人进行本土防卫作战演练。这是马英九获得连任后首次台军联合作战演习,不仅演练了“反突击”、“反登陆”、“反空降”和“反导弹”等传统课目,而且重点验证了“猎杀无人飞机”等“创新与不对称”战力。
聚焦创新与不对称战力验证
这次实兵演练,设置有空降与反空降作战“联云”操演、海滩阵地及阻绝设施、机步298旅跨区增援、滩岸战斗及反击作战、登陆与反登陆作战“联兴”操演,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资电攻防、制压作战、联合防空、数位指管系统整合等近20个课目。集中在台北中枢防卫作战与台东志航基地、花莲机场佳山基地等要地防卫。演练流程是性士兵格外引人注目。第1天主要演练部队战力保存,进行部队、兵力疏散,海军实施空中观雷,陆军在淡水河口演练反突击。第2、3天主要演练部队移动:17日,第四作战区机步298旅从高雄北上
跨区增援、陆军直升机演练战力保存、空军模拟派遣F-16战机深入敌方军事重地反制作战,出动4架F-16战机于小兰屿实施代号“神锤作战”演练;阳明山的防空重镇嵩山雷达站进行反辐射武器及无人载具攻击防护验证操演。18日,后备兵力在桃园芦竹演练海滩阻绝。第4、5天开始反击,进行大规模兵力集结与作战演练:19日,第三作战区演练“空降与反空降作战”,主要是空军新竹基地进行空降与反空降作战“联云”操演,台南喜树海滩的滩岸战斗及反击作战,屏汤加禄堂的登陆与反登陆作战“联兴”操演海军陆战队指挥部在屏东枋山乡附近海滩举行“登陆与反登陆作战”,验证联合两栖特遣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台湾自主建造的“合永艇”首度参与演练。20日,进入联合防卫作战阶段,增援第六军团的298机步旅1800余名官兵,各型战甲车、火炮340余辆,遂行连续反击作战任务。
重点防御大陆无人机袭击
这次实兵演练, 自4月16日起连续5天在台湾各地同步展开,每年一度的模拟“受大陆攻击”军事演习,其新的重点在于防御无人机袭击。台军认为,在裁军压力下无人机已成为美军未来发展主流。大陆为节约军队和战机部署开支,未来“空袭”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机,台军雷达站等军事设施都被列为无人机的首要攻击目标。台军研判,如果解放军对台湾展开第一波攻击,除使用导弹以外还会以歼-6改装的大型无人机作为攻台的空中主力,以混淆台军的雷达识别系统,并且诱使台军消耗‘爱国者”和‘天弓”等昂贵的防空导弹。而台湾军方因应的对策就是在演习中加强雷达识别,不被解放军的无人机干扰和混淆,同时以低廉的低空火力网来因应解放军渡海的装备。因此,这次演练在嵩山雷达站和花莲基地进行无人机与反辐射导弹的攻防演练,假设解放军的无人战机和反辐射导弹来袭,台军能够用雷达识别,并且发出导弹来进行反攻击。在台军特别强调的不对称作战中,今年演习首度仿效先前伊朗以电子干扰“软杀击落”美军无人机的方式,以各型直升机和台湾造无人机挂载电战干扰器,对假想敌无人机和反辐射导弹进行‘联电作战”反制。台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战时形成真正的资电作战能力和足够的反击力,使得台军支撑10天以上。“实兵不实弹”成争议核心
这次实兵演练不打实弹,受到岛内质疑,批评“实兵不实弹”是玩假的,甚至说军方配合当局糊弄民众。有人质疑,台军已有数年未进行实弹射击,若长久不进行实弹射击,如何知道相关系统有无问题,又如何能累积操作经验?也有的说防务部门实兵演练不打实弹的理由竟是节能减碳,非常荒谬。对此,台湾防务部门副主管杨念祖表示,“汉光”演习实施至今,共实兵实弹12次、实兵不实弹16次;这次演练目的是验证战力和防卫需求,实
弹射击不是重要科目,也不是为了节能减碳不打实弹,节能减碳只是附带的效果,岛外演习也不见得都是实弹。他还指出,台军每年例行性试射,要打掉几百颗飞弹。18日,马英九到“圆山”指挥所视导演习时指出,自2008年起防务部门将各种实弹射击操演课目,规划于年度训练流程实施,以“务实而不务虚”态度投入各项演练;未来防务部门实弹射击训练,可视场地考虑适度开放给媒体或一般民众参观,如此将比特意安排的实弹表演更有意义。同时,这次演练扩大开放空降与反空降作战“联云”操演、海滩阵地及阻绝设施、机步298旅跨区增援、滩岸战斗及反击作战、登陆与反登陆作战“联兴”操演五个项目,民众在特定地点都能目击,而台南演习则全部开放,民众在喜树海滩堤防步道即可观看。参观的民众认为,这场演习仅以放烟雾和喇叭播放出来的枪炮声替代枪林弹雨的战场,戏剧感不错,真实感不足。唯一的收获是看到战车行驶。一名服役时曾受训敌后特战的观众说,军人如何登陆交代不清楚,至少也要出动登陆艇或是空降部队,这样的演习好似办“家家酒”。一名教召兵员则认为,参加台南演习的后备军人,年龄多在30岁左右,大家丢下工作参加教召5天的演习,每天只领新台币700元,实在不怎么划算。20日,台防务部门就这次演练“实兵不实弹”问题再次表示,未因不实施实弹射击而减少精准武器训测;演习全程达到验证防卫作战计划及使全军官兵熟悉作战任务、地区兵要特性及防卫作战程序的目标;未来会适度开放媒体参访实弹射击课目。台军战略思想更加突出守势
自1984年以来,“汉光”演习成为台军年度例行性的三军联合防卫作战演习(1996年例外,当年因台海危机取消演习)。该演习分为两个阶段:指挥所演习和计算机模拟演习,并在此之后进行实兵演练。实兵演练通常是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军实弹操演,目的是向台湾民众展示其防卫本土的能力,这一演习思路持续了20多年。200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致力“守势防卫”战略。“汉光24号”实兵演练于2008年9月举行,重点是“台湾本岛防卫”作战。2009年台军部队训练周期改为1年半,“汉光”演习周期改为2年。对于变更原因,台军方宣布最初的理由包括节能减碳、部队过于劳累、来不及验证兵推缺失等。实际上是“汉光25号”演习于2009年6月进行指挥所演习和计算机模拟演习,“汉光26号”演习于2010年4月进行实兵演练,重点演练战力保存。2011年“汉光”演习恢复为一年一次,“汉光27号”演习由以往的先兵棋推演后实兵演练改为先实兵演练后兵棋推演的顺序实施,实兵演练以“不对称作战”为主轴。今年的实兵演练和同步实施的“同心24号”演习,采取“实兵不实弹方式”和聚焦“创新”与“不对称”,是马英九上台以来演习变革的继续,演习规模缩小,演习科目数量减少,不像前任们那样钟情于“攻势防御”,而是把重点放在本土防守,突出反登陆作战和岛上作战,更加如初了台军的守势战略思维。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台海关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