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流 增进了解 务实推进洛台合作深入发展

发布时间:2012-08-02 14:01:16

  党的十七大以来,洛阳市对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台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对台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两岸人民”的方针,积极实施大宣传、大交流、大合作,全方位、多领域开展了各项涉台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基础工作,对台经济工作、对台交流交往工作、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服务中心、精选载体, 洛台交流稳步展开,喜结硕果。

  (一)洛台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2007年以来,台商投资企业进驻洛阳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台湾台塑关系企业在洛投资的华阳孟津电厂项目,2008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关于河南台塑孟津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当时计划投资总额51.5亿元,注册资本17亿元,建设规模为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011年3月份、8月份, 1号机组、2号机组相继正式运营发电;实际总投资已达62亿元,项目投运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同是台塑集团在洛还投资2.3亿人民币,兴建了五星级酒店“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如今该酒店已成为洛阳著名的涉外酒店之一。洛阳地区最大的台资卖场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兴建丹尼斯百货涧西店、投资1亿元人民币兴建丹尼斯百货纱厂路店、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丹尼斯百货高新区店,同时,在数个县(市)也有分店。随着产业集聚区道路、电力、用工、用水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台办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帮助指导产业集聚区制定、规划更适合台资入住的优惠政策。目前,洛阳市先后挂牌两家台商工业园,目前入住的大块头台企3家,如华阳孟津电厂、炘源晶科技有限公司和巨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在2012年牡丹文化节期间,由河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洛阳市政府主办,市台办、新区综合办承办,以“扩大交流、共谋发展”为主题,秉承“发展光电产业,加强全面合作”的宗旨,以打造“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标志性活动和产业的新天地、合作的新平台”为目标,举办了2012年“洛阳台湾周” 活动,对台招商引资工作效果明显。活动邀请了60多名台湾知名光电企业的代表参加。共签约项目6个,合同总投资23.9亿元人民币。其中,由台湾美奥集团投资建设的台湾会馆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46亩。由台湾半导体之父石修博士团队联合投资的电力电子器件生产项目总投资5.1亿元,主要生产6英寸、8英寸电力电子器件,并配套建立相应的研发中心。微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由力盛芯(洛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组建。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台湾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签约国家光电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

  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台商投资总额15.5亿美元。投资领域既有酒店、百货量贩、金属制造、房地产开发、建材、水泥、林果、电力、教育、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又有光电、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

  (二)洛台文化交流特色彰显

  近年来,洛阳市各级台办更加重视洛台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之间的交流交往工作,台湾各界人士纷纷到洛,或观光游览、寻根问祖,或交流交往、增进了解,或考察环境、投资兴业。洛阳已成为岛内重点关注的地方。

  一是主动邀请,热情接待好台湾来洛团组。最近几年统计,市台办年均接待台湾重要团队达50多个、1000余人。其中不少是台湾政界、经济界和文化新闻界的上层重要人士。如,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台湾台塑企业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台湾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还有台湾《“中央日报”》、《“中国时报”》、《“中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一些文化团体的负责人,以及著名作家、著名新闻记者等。特别是2011年10月20日“2011豫台经贸洽谈会暨台商中原行”洛阳参访团,人数达150人,主要是来自港澳地区的台商,且知名人士多,大多都是第一次来洛阳。他们参观了龙门石窟并听取了洛阳市情说明会。短短的一天时间,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给参访团一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参访团回去后大多数团员写来感谢信,表示对洛阳市政府接待的感谢和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赞赏。在与多数台湾来洛参访团交流过程中,经常有团员要求我们准备一些当地的黄土和碎石,装好后给在台的老年亲人带回去,因为好多台胞的祖籍就在洛阳,因年事已高,受身体条件限制,已不能回到家乡,借一捧黄土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河洛大地缅怀。

  二是充分准备,全力做好洛阳赴台交流团组工作。洛阳市台办十分重视组织人员赴台进行科技、文化、旅游、经贸的交流交往工作。近几年洛阳市平均每年都有数十个交流团组,人员达数百人,赴台进行招商、邀商和文化交流。今年2月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向平率洛阳市经贸代表团一行6人赴台湾开展邀商招商活动,有效推进百脑汇电讯广场、安轮汽车轮毂二期项目合作。今年3月份副市长杨萍率光电产业招商团一行8人赴台,就举办洛阳台湾周活动有关项目进行对接,代表团先后考察台湾著名光电企业14家,6个科技园区,2个行业协会和2所大学。

  三是交流交往结硕果。洛阳的关公文化、牡丹文化、历史文化、河洛文化无不深深吸引着广大台胞。通过举办关公朝圣大典,关公文化论坛、牡丹文化节等活动,来洛台胞与日俱增。据统计,每年来洛的台胞突破7万人次。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目前已成为洛阳市开展海内外亲情联谊、弘扬关公文化、沟通两岸同胞亲情、加强文化经贸合作的主要平台和品牌,继省台办确定洛阳关林为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后,关林申报国家对台交流基地的工作也已展开。2011年台北花博会,洛阳牡丹首次赴台参展,盛况空前,日接待赏花台胞超过十万人次。此外,“杉林溪洛阳牡丹发展论坛”也在花博会期间举行。论坛上,洛台双方的牡丹技术人员就牡丹的栽培技术、管理及合作前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切磋。洛阳书画家现场创作了牡丹画和书法作品。洛阳牡丹赴台参加花博会,对提升洛阳牡丹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海峡两岸牡丹及花卉产业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对洛阳牡丹走向国际市场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最终促成洛阳神州牡丹园与台湾杉林溪游乐事业有限公司就引进洛阳牡丹栽培技术达成合作意向。随着交流交往的日渐加深,洛台教育合作进一步加强,仅台塑集团在洛阳捐建的明德学校已达8所。

  经过积极工作,洛阳市台办重点打造了洛台之间的六个交流平台:即“河洛文化”交流平台;姓氏寻根交流平台;佛教文化交流平台;戏曲、武术交流平台;饮食文化交流平台;关公文化交流平台。这些交流交往平台,在对台交流交往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凝聚了台湾民心,增强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归属感。

  (三)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效果凸显

  建立健全了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为总负责人,市台办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园林局、市宗教局、市龙门石窟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参与的对台宣传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全市对台宣传合力。近年来,先后有《联合报》、《中央日报》、《中华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中时媒体集团》、台湾《远见》杂志等10多家台湾主流媒体派团专程到洛采访,回台后或在报纸上大幅报道,或制作成专题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今年牡丹花会期间,《中国时报》、《中天电视台》等7家台湾媒体专程到洛采访。台湾几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也专程到洛观光考察。《中央日报》社社长刘建光在洛看到洛阳牡丹花会的盛况,赞不绝口,拍了不少照片,当场打电话给《中央日报》的总编,要求他立即在报纸头版刊发洛阳牡丹花会的情况。

  强化落实了涉台教育工作,形成了市县两级台办牵头,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涉台教育联动机制,促进了全市涉台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同市委党校、县(市)区委党校合作,把涉台教育纳入各级干部培训的内容,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二是按照省台办“涉台教育宣讲活动”的要求,洛阳市县两级台办组织开展台海形势报告会。三是积极开展涉台教育进社区、进学校工作。县(市)区利用板报、宣传窗、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四是利用社会各种力量,集中进行涉台教育工作。

  二、找准优势,发挥洛阳对岛内的独特魅力。

  一是洛阳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五千年的文明史、1500年的建都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洛阳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洛阳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同时,具有鲜明洛阳地域特色的河洛文化,又是华夏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台湾同胞的先祖是早年从洛阳一带迁徙到福建而后又到台湾的河洛先民,自称“河洛郎”;河洛文化是台湾同胞的文化之源。文化之源和血脉之根是洛阳联系和吸引台湾同胞的强大精神纽带,到洛进行文化交流和寻根问祖的台湾同胞大量增加。如,每年台湾的范姓都组团到伊川的范仲淹墓祭拜。每年到洛朝拜关公的台胞都在数万人以上。每年的“海峡两岸(洛阳)关公文化论坛”,与会港澳台学者达数百人。大量的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都是慕历史文化之名而到洛阳来的。

  二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形成的巨大魅力

  市委、市政府在宏扬光大洛阳历史文化的同时,又用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把“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极具观赏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结合现代人们的旅游生活,赋于许多新的丰富内容,打造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亮丽名牌,大大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牡丹花会越办越好,为洛阳引来了四海宾朋,也为洛阳带来了滚滚财源。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依托。探索洛台交流新举措而举办的“洛阳台湾周”活动,在招商引资、扩大洛阳在岛内的知名度方面,效果已经初显,我们要努力使这一活动持续下去,越办越好。

  三是洛阳工业发展独特优势的吸引力

  近年,迅速发展的洛阳工业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引起台商重点关注。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能源供应,便利的交通条件,六大工业基地,对台商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洛阳充足的电力供应、新能源材料多晶硅、科技含量高的铝铂生产、超薄玻璃生产等新兴产业,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作为联系洛阳与台湾企业家的“红娘”,台沪交流协会理事长李蜀冈在台湾周光电产业论坛演讲中强调,洛阳光电产业在部分上游产品的开发上已经具备基础,但在中下游高端产品的开发、系统产业链形成、产业成规模聚集等方面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少台商看中的正是洛阳在发展光电产业方面所拥有的巨大空间。”他说,只要政府保证政策的持续性,相信洛阳就是大陆光电产业的明日之星。期盼台洛合作更紧密更广泛。有着“台湾半导体之父”之称的石修博士,也在洛阳创办了力盛芯(洛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另外,台塑集团孟津电厂的顺利发电,相信会带动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中小台资企业到洛阳来。

  四是市委、市政府对对台工作的高度重视

  凡台湾重要人物来洛,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都出面接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李柳身,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向平等,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其他领导同志,只要工作需要,都亲自出面接待台湾客人,使台湾客人在洛阳感到了深深的同胞之情、手足之情、朋友之情、故土之情。许多台胞离洛时一再表示:“我一定还会再到洛阳来。”

  三、巩固成果,抢抓机遇,务实推进洛台合作深入发展。

  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洛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如今,两岸关系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时代赋予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在两岸交流交往中,洛阳市台办要按照全国、全省对台工作大局的要求,打好“中原经济区牌”、“牡丹文化牌”、“河洛文化牌”、“根文化牌”,加强洛台交流合作,以推动洛阳对台工作不断深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做实。

  (一)洛阳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打好“历史文化牌”,吸引更多台湾同胞到洛阳来

  洛阳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1500年的建都史。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洛阳,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诞生或生活在洛阳,许多不朽的文化典籍形成于洛阳,渊源于洛阳的儒学,创立于洛阳的道学,首传于洛阳的佛学,汉魏文章,唐诗宋韵,以及“甲天下”的牡丹等等,都是我们开展对台工作、发展洛阳现代文化、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要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根在河洛”这一主题,认真规划,选准项目,与台湾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交往活动、寻根祭祖活动、观光游览和招商引资活动。特别要注重选择关公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在台湾民众中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赴台交流,努力使之在岛内产生轰动效应。还要选择“河洛风”等精品项目入台交流演出,扩大洛阳影响,促进两岸关系和洛阳经济的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洛阳的宣传力度和对台招商力度

  要利用各种形式,特别是利用好各类媒体,加大对洛阳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洛阳在岛内的知名度、影响力。特别要着力宣传洛阳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新气象,突出宣传洛阳工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大力向台商宣传和推介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充足的能源和新兴的产业,在吸引台湾传统产业来洛的同时,努力引导台湾高科技企业来洛投资。同时,要努力做好来洛投资台商的各项服务工作,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达到“以台引台”、良性循环的效果。

洛阳市台办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