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 深化合作 推进三门峡对台工作跨越发展
三门峡市台办
党的十七大以来,三门峡市对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交流、合作、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等根亲文化优势,努力推进三门峡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三门峡市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中心,对台经济工作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三门峡市认真贯彻“积极主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对台经济工作方针,加强与岛内相关行业及沿海城市台办、台联、台协的联系与沟通,全力服务市委、市政府“四大一高”战略,努力扩大“以台引台”、“以商招商”的效果。
(一)多措并举,强力实施对台招商引资。一是搭建投资平台。成立三门峡市台商投资园区,占地1000亩,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建设多处标准厂房,可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入驻。同时实行项目“代办制”、项目“代建制”、项目“跟踪制”等多项优惠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台商投资园区已成功签署台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台资7.8亿元人民币,谈成台资投资意向1个。二是构建投资载体。以一年一度的“一节一会”(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为载体,邀请台商到三门峡市参加项目洽谈对接和考察交流活动,五年间,先后邀请中国环境保护公司、台湾南仁湖育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农博情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台资企业协会等多家台资企业人员,参加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签约台资6个,合同利用台资11.6亿元人民币。三是精心挑选投资项目。充分利用三门峡独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通过联谊交友、牵线搭桥的方式,吸引台商到峡考察合作,精心挑选项目,有目的地开展赴台经贸洽谈、推介邀商活动。5年间,先后组织了“三门峡市赴台商务考察团”“三门峡赴台农业考察团”“三门峡赴台矿业考察团”等多个考察团赴台进行经济交流合作,赴台考察和参加项目对接活动21次,促成台资项目5个。四是努力扩大招商效果。充分发挥现有台商的信息优势和说服力优势,做好台商邀请、宣传和项目推介工作,吸引更多客商来峡投资,形成巩固原有基础,带动、扩大其他台胞投资的新局面。多措并举,5年间全市新签约台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台资27.4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台资9.6亿元人民币。
(二)倾心服务,切实保护台商合法权益。成立台商、台胞投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台商、台胞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领导接待台商工作日制度,把台商投诉工作纳入全市“大信访”格局,协调解决台资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帮助台商排忧解难。灵宝市台商林义男,与当地因为土地所有权问题发生纠纷,经市领导接访后,协调多部门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林义男非常满意。5年间,全市受理台商投诉案件18件,引导进入司法程序处理4起,其他全部协调处理。
(三)引导鼓励台胞、台商支持公益事业。积极联系台胞第二、三代人员,以开展“寻根、扎根、育根”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对台“民心工程”,引导台胞台商投向到光彩事业中,使他们自觉自愿地用真情、善意和爱心回报社会,替政府分忧,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5年间,共争取台湾曹仲植基金会为残疾人捐赠轮椅1200辆,台湾王永庆、李慧芳等捐资助学资金350万元,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发动台胞、台商为灾区捐款23万元。
二、发挥优势,对台交流交往进一步扩大
(一)突出特色,打造对台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黄河文化”等根亲文化优势,以“黄河旅游节”、“老子诞辰”、“达摩纪念大典”等为平台,精心打造对台交流品牌,并使其固化、亮化,形成持续影响效应。2011年5月,我市在虢国博物馆举行了郭氏宗亲谒祖大典,来自台湾郭氏宗亲寻根谒祖暨文化商贸交流团一行58人和三门峡郭氏族人代表共160余人参加,共同缅怀先祖业绩,台湾谒祖团团长郭石吉表示,希望海峡两岸多联系、多走动,共创双赢,今后将组织更多的台湾族人到三门峡寻根谒祖,进行经贸合作。连续5年,灵宝市隆重举行老子诞辰暨《道德经》问世纪念活动,台湾无极道脉中土朝圣团均派代表团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空相寺每年的达摩纪念大典,均邀请台湾佛教界人士前来寻根谒祖,增进了两岸交流。
(二)创新形式,拓宽对台交流领域。在发挥固有对台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和培育更多的交流品牌。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举办“三门峡横渡母亲河”健身游泳活动,邀请台北成人游泳协会作为“中华台北”代表队参与活动,并把采自日月潭的湖水汇入母亲河,激起了广大市民强烈反响。2011年6月,三门峡市豫剧团成功赴台演出,使得享誉国内的新编古装故事剧《虢都遗恨》和《红高粱》首次在宝岛台湾舞台亮相,同时还与台湾国光豫剧团联袂演出了《三娘教子》、《包青天》等精彩剧目,为台湾观众送上了精美的艺术大餐,同时也提高了我市在台湾的知名度。2010年7月,三门峡市正市长级领导赵光超率领“三门峡映像展览推介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40人赴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发来贺电并赠送花篮,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设宴欢迎。交流活动围绕《三门峡映像》展,天井窑院与闽南民居的对话和三门峡旅游推介三大活动开展,在台北展出7天,引进了强烈反响。
(三)精心选题,提高对台交流实效。我们紧紧围绕对台工作大局谋划交流项目,着力提高交流活动的针对性。2011年4月,在台湾举办了三门峡“台湾”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通过市情、资源、政策等多方面的展示,吸引了大量台湾企业的关注,为后期签约的海峡两岸(三门峡)高科技新能源台湾工业园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5月,举办了海峡两岸特色产品与美食文化展,来自海峡两岸的50家特色美食及丰富多样的特色产品进行展售,其中台湾参展商家10家,此举不仅扩大了对台交流,而且实现了市民与台湾商家的双赢。
三、拓宽渠道,涉台宣传教育取得新成果
(一)持续开展“双节慰问”活动。利用中秋、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慰问在峡投资的台胞台商、返乡探亲台胞和有代表性的台属。5年间共走访慰问台胞台属和在峡台商160余人次。组织台属向台胞发信、通电话、邮寄贺卡光盘资料等,宣传党的对台政策,介绍祖国大陆及家乡的巨变,加强两岸联络联谊。共向台胞、台属邮寄贺卡30000份,画册2600余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面对面宣传,联络了感情,增强了广大台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借助新闻媒体的支持和配合,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和举办专题节目,提高涉台教育的普及率。在《三门峡日报》开辟“风风雨雨看台湾”涉台教育系列栏目,对台湾现状、两岸经济交流、台湾政局走向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介绍,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台工作意识,激发了台商、台属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协助台湾公共电视制作太阳能技术专题片,宣传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阳燧取火工具,弘扬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宣传了三门峡的虢国文化。先后邀请台湾中天电视台、台湾亚洲卫星电视到三门峡进行采风活动,制作电视专题片,有效宣传了三门峡。
(三)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纪念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通报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形势,宣讲党的对台方针政策。5年共组织报告会和在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班中开设涉台教育授课内容120余次。先后邀请知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张召忠少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张元伟教授等做台海形势报告,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台海形势的了解,强化了全社会和各级领导干部关心支持对台工作的自觉性。
(四)重视做好涉台教育进社区、进课堂工作。各县市均把涉台教育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宣传工作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宣传教育;灵宝市将《道德经》作为教学内容列入中小学生课程,在校园内开展《道德经》讲析活动,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5年来共开展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涉台教育宣讲活动180余次,受众干部群众2.6万余人次。
回顾过去5年,我们欣慰地看到,三门峡与台湾的交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成效日益明显。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台办的指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倾力支持和全市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三门峡对台工作将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