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博客频道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外一篇)

发布时间:2012-09-21 16:43:19

  王水宝

  福建泉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发的24座中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壬辰7月,顶着骄阳,我们游览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天后宫” 等名胜古迹,尤其是与台湾有关的景点,格外亲昵。

  7月11日下午四点多钟,当我们一行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前,走出车门,抬头观望,只见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八个大字,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清晰地映入眼帘,我们稳步踏阶,进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高大的火药爆绘画《同文、同种、同根生》图,高18米、宽9米,面积162平方米,这类爆绘壁画创世界之最。爆绘壁画点出了闽台缘博物馆的主题,是由泉州人蔡国强先生精心设计的。他在中国举行奥运会期间,拍摄焰火场景,他还获过台湾电影金马奖。据说,火药爆绘画是火药爆炸后,遗留的状如一颗根深的榕树,寓意深刻。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西北的清源山下,是对台宣传与对台文化交流的旅游区,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43米,共分4层。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展厅面积3332平方米,陈列《闽台缘》,设有序厅,以地缘、史缘、法缘、血缘为主题,从不同角度表现闽台血肉亲情的关系,突出了闽台同属中华一统思想。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从展览厅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早在远古时期,台湾与大陆是有陆桥相通的,两地的先民共同开发了远古的家园。自周秦开始,闽越族先民渡过台湾海峡,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与故乡保持着密切关系,合修族谱、共建宗祠。

  展厅中还展出了血脉相亲、隶属与共、文脉相承、风俗相通等多个专题。在《乡土闽台》专题展中,由于闽台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印记、相知的心情、相和的心气、相通的乡土,因此风俗、信仰都一脉相承。如“春”以“新春闹上元,清明祭祖先”,展示闽台两地人民春节贺正、清明扫墓祭祖的传统。“夏”以“端阳竞舟鼓,中元赛普渡”,展示闽台两地人民端阳赛龙舟,中元节普渡的风俗。“秋”以“卜饼万家喜,对渡郊商急”,展示闽台两地人民中秋吃饼赏月的习俗。“冬”以“进香还宿愿,岁末喜团圆”,展示闽台两地人民祭祖敬神等习气。更令人感慨的是在谱牒中,不但为两岸同胞提供寻根探源的方便,还广泛地联系闽台两地人民各姓宗亲。展厅中,在泉台祖谱对接中,台湾乡亲找到了祖籍地。如在泉州众多许氏乡亲的合力相助下,经过泉台祖谱对接,这位台湾许氏乡亲终于圆了多年来的梦想。许庆芳说,根据族谱记载粗略数一下人数,可发现清代时,大约有三百多位石井许氏到台湾去,主要生活在台湾的东港一带。他表示,石井的许氏族谱可称为是石井许氏往台族人的“寻根指南”……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展品,展览馆的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我:展览馆快要关门了,请抓紧时间参观。我便四下一瞧,固然,游客已见稀少。没奈何,我们只好遗憾地走出展厅,只是回头多望了几眼闽台缘博物馆。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