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大同 > 新闻动态

大同市市委书记丰立祥谈重点工程: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促进大同跨越式大发展

发布时间:2012-09-26 16:38:47

  大同,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近年来,大同市以“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作为总体战略部署,围绕“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寻求突破,把握主动,坚持把有利于经济转型、有利于跨越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放在首位,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完善机构,对口推进,全力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工作,着力推进大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跨越。项目是一个城市转型的基石,跨越的根本,项目的选择就是城市未来的选择。大同市今年的重点项目是什么情况?进展如何?采取什么措施确保项目任务圆满完成?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刊日前专访了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

  问:我省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地年”,并按照“四位一体”的原则统筹做好重点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个阶段的工作,大同市的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工作进展如何?预计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丰立祥:今年的全省 “项目落地年”启动仪式上,大同市作为三个分会场之一,在仪式上向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作出了狠抓项目落地,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庄严承诺。按照年初我市与省签订的重点项目 “四位一体”目标责任状要求,我市负责完成项目储备任务9850.26亿元、项目签约800亿元、重点项目落地803亿元、省市重点工程投资834.69亿元 (含增加计划201.25亿元)。

  目标任务下达后,市县两级认真梳理、汇总项目储备情况,认真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全市已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218亿元,90个项目正在会审,总投资达1496.41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87倍;重点项目落地106个,落地金额649.66亿元,全省排名第六,落地率为80.9%,全省排名第三。其中,落地金额50亿元以上4项,10亿元至50亿元4项;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共计474项,完成投资455.54亿元,全省排名第七,完成年度计划的71.9%,比去年同期增加203.67亿元,同比增长80.86%。其中,省重点项目52项,完成投资150.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9.1%,全省排名第六;市重点项目共422项,完成投资305.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95%。上半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双过半”目标,并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落地的106个项目中,产业结构调整类23项,市政公益类52项,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类16项,社会事业和保障民生类20项,这些重大项目落地建成后,将会有效改变大同 “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格局,会极大改善大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状况,提升大同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充分证明了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问:目前已进入施工季节,我省重点工程建设掀起了新高潮,大同市在圆满完成重点工程建设“双过半,超万亿”目标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制订了哪些措施?

  丰立祥:全省 “重点项目落地年”启动仪式之后,我市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重点项目落地年”及重点工程建设 “双过半、超万亿”会议精神,把重点项目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明确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 “两个督促”、 “三个追赶”、“四个确保”的工作目标,重新调整和加强了重点项目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及时制定了2012年我市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在具体推进中,重点从五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是领导带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带领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分赴各个项目工地,视察进度、检查质量、督办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对口推进。对省级重点工程和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重大落地项目,建立对口推进工作组制度,成立了由市级领导担任推进组组长的22个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对口工作组每周召开一次项目进展分析研判例会,研究并及时调整项目落地的推进计划,每月开展一次项目进展联合巡查,对项目落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口工作组之间与市重点工程领导组联席联动,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交流成功的经验做法。

  三是高效服务。我们要求各级各部门参建人员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全程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政务大厅积极开辟 “绿色”审批通道,实行一次承诺受理、全程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全方位服务重点项目工程,重点工程所有审批手续在政务审批大厅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高效办结。

  四是环境保障。市效能办与市政法机关积极参与,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整治监管力度,加大吃拿卡要专项整治,从源头上规范权力运行,使权力运行真正实现阳光操作、规范运行。为我市重点项目落地与建设创优环境、保驾护航。

  五是严格考核。我们抽调各单位业务骨干,会同市委考核办等相关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分赴各县区、各部门,对各个重点项目进行考核、检查,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指导,帮助项目解决难题,并有针对性地向一些省级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派驻专人,协助和督办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市重点办及时通报全市重点项目各项工作的动态情况,每月对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排名,每季度对各县区、各部门的落地工作进行评价,将评比结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对每月重点项目四项指标有一项排在后三名的县区,市纪检委对县区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形成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互相竞争的良好局面。

  5月下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听取全市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后,对各县区、各部门、各建设单位下达了军令状,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办法,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发扬 “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大干特干四十天,确保 “双过半”目标如期实现。

  问:重点工程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同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对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及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丰立祥:项目是转型的基石,项目是跨越的根本,项目的选择就是城市未来的选择。所以在重点项目落地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有利于我市经济转型、有利于我市跨越发展的项目放在首位,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严把项目质量关,站在城市空间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落实重点项目落地工作,从而优化了我市产业结构类型,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今年我市两大标杆项目,一个是协和光伏项目,我们计划依托这个龙头项目,进一步引进更多的光伏企业,延伸建设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条,到十二五末,把这一产业做到1000个亿,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另一个是同煤与中海油合作的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这个项目还要搞一些配套的循环项目,计划将来做到100个亿以上,这个项目对我市能源结构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我市还有同煤60万吨烯烃、同钢300万吨钢材、蓝星集团精细化工三个100亿元以上的转型项目;现代医药产业经过低成本的异地搬迁改造升级,产能有望很快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规模;华润20万吨啤酒、同煤10万吨活性碳、经建投5万吨玄武岩、陕汽5万辆新能源汽车、华润新能源风电项目等一批重大转型项目,即将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些项目的投产达效,必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产业结构,彻底改变我市一煤独大的畸形产业格局,形成多点发力、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使我市在产业转型上占据全省的制高点,也必将极大地带动民生进步和城市发展,使大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转型的标杆。

  问:目前,大同市正在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打造太阳能之都,在实现从黑色能源走向绿色能源转变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未来的四年,大同市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丰立祥:众所周知,以往的大同有“煤都”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了25亿吨优质动力煤,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大同自身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同要成为山西面向京津地区开放的桥头堡”、“大同要成为京冀蒙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明确要求,大同只有快速推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全方位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才能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才能给大同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大同的实际,我们确立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三名一强”奋斗目标,通过实施产业转型工程、文化复兴工程、名城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探索并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大同发展实际的古都向文化之都转变、煤都向绿色之都转变的正确发展道路。未来几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城市优美、充满活力、幸福和谐的新大同。经济发达表现在: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方式更加科学,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低碳新能源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多元产业支撑格局基本形成。文化繁荣表现在:历史名城文化内涵充分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支撑转型跨越的大产业。城市优美表现在:城市公共设施和载体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一座现代气息与古都魅力相融合、园林景观与精美建筑相映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最具特色魅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充满活力表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环境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幸福和谐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大幅减少,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尽管任务艰巨而繁重,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33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牛黎 程娜

来源: 山西日报  转自:新华网

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