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博客频道

德艺双馨的老战友 闽南游踪之九

发布时间:2012-10-08 13:06:22

王景辉

  告别漳州中山公园,来到金芳战友的家中,他的儿子、儿媳立即给我们分别端来了香茗和水果,他的夫人与我的老伴亲热交谈着,我的大孙子坐在他家的电脑前玩起了游戏,他自己却拿出一本《战友通讯录》(草稿)给我看。我翻开《战友通讯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包括我在内的江西、福建、上海、山东、北京等全国各地战友的座机号码和手机号码。他说,待将各地战友的通讯录收齐以后就拿到厂里去印刷,分别寄往各地战友,也会给我寄一本。好啊!金芳战友可做了一件大好事!有了这本《战友通讯录》,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与当地的战友取得联系。——“我们的战友遍天下”呢!

  接着,他又拿出一本由他主编的书送给我,书题为:《长泰县〈谢氏源流〉研究资料汇编》。我把封面翻开,印在勒口上的“主编简介”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印着金芳战友曾经荣立过三等功,转业后在长泰县委台办负责对台宣传工作,在国家级媒体发表各种文章近万篇,多次被省、市台办评为“先进工作者”、“对台宣传奉献奖”、“优秀通讯员”。

  随后,金芳战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我看。啊!这是多么精美的字画哟!这画,是一幅“牡丹画”;花红叶绿、雍容华贵、满纸芬芳。这字,是两副对联;一联云:“入座应须无俗客,进门都是有缘人”;又一联云:“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每副对联的上款都写着:“王景辉战友雅正”;落款为:“庚寅年夏月何金芳书”,并盖上了他的大印。这对联字体秀逸、联语隽永、意蕴深刻。我和老伴看过之后连连称赞,画好,字好,给人以美的享受。

  原来,金芳战友是一位无师自通的书画家。他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材,在书画艺术领域成就斐然。尤其是他的书法,融贯古今之妙,博采百家之长,形体流畅,自成一体。现在,他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二级书画师,又是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二级艺术委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还是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永久理事、福建省•闽台姓氏民俗文化工作者、漳州市•漳州与台湾同根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漳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漳州市楹联学会理事等。他的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艺术大展赛,并获得过国际银奖、特等奖、二、三等奖。中国翰园碑林、中国教育学会、吉林省图书馆、中国红军纪念馆、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等,均收藏了他的作品。他的艺术传略、肖像、作品等,载入了《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世界当代书画作品选》、《世界华人艺术界名人录》、《东方长城巨卷》等20多部辞书大典中。国内外21家艺术组织及学术机构还授予他“当代书画艺术名人”、“国际书画艺术名人”、“慈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他的《渡船速写》、《家乡的小溪》、《桃花赋》等文学作品,均见之于省级以上的报端。他参与撰写的新中国成立后长泰县第一部县志,为世代留下了芳名。

  金芳战友还创作了家庭教育电视小品《琐事风波》,并获得漳州市家教小品三等奖,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也为他授予了“唯我独尊”最高荣誉牌匾。

  这让我惊叹不已,钦佩之至。金芳战友啊,您品格高尚、才华出众,堪称德艺双馨呀!

  古语云:“欢娱嫌夜短”。其实,“欢娱”也“嫌”昼“短”呢!一忽儿就到了下午2点多钟(我预购了下午2点40分钟的汽车票),我们必须分别了。金芳战友夫妇二人送我们到车站,我们紧紧相握,依依惜别,叫我难离难舍。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2010年9月30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