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美” 伟大的“美” 闽南游踪之五
王景辉
来到厦门旅游的第二天,即8月13日,上午8点钟,李导带领我们乘车前往集美游览。
上车不久,李导开始给我们介绍,集美是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部,与厦门市区相距16公里。这里风光秀丽,风景如画,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区。特别是这里有一个伟大的名字誉驰海内外,他就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在这里,建有鳌园、陈嘉庚墓、嘉庚公园、陈嘉庚先生铜像、陈嘉庚纪念馆、归来堂、归来园、嘉庚体育馆、嘉庚路等,成为陈嘉庚纪念胜地,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旅游车穿过厦门闹市,越过厦门大桥,往右一拐就到了集美。在鳌园门前一下车,一副对联就夺去了我的目光:“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上下联开头一字,正好嵌入“鳌园”二字。李导说,“鳌园”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以前这里是一个小屿,四面环海,礁石嶙峋,每当涨潮,这小屿就像翘首待归的大鳌。1951年,陈嘉庚先生亲自组织人员填海筑园,竣工后便取名“鳌园”。它占地约9000多平方米,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以及石雕群等组成。石雕分别刻着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等故事,石雕的种类有线雕、圆雕、沉雕、影雕、浮雕、镂雕、水泥雕、玻璃磁片雕等。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艺术宝库。郭沫若曾写联语称赞:“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
“我们来看这解放碑,”李导指着高高耸立的解放碑说,“上写‘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是毛泽东主席亲笔所书。”
仰望“集美解放纪念碑”,字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李导介绍,这解放碑高度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还有这台阶的级数也很有学问,我们最先踏上这宽阔的台阶为13级,它象征陈嘉庚先生自1913年至1926年13年间所创办的事业进入辉煌阶段;再踏上这10级台阶,它象征陈嘉庚先生从1927年至1937年10年间,事业遭受挫折阶段;第三部分台阶为8级,它象征8年抗战;最后踏上这3级台阶,它象征的就是3年解放战争。
“再来看,”李导说,“这解放纪念碑正对面的屏壁上,雕刻着一幅《台湾省全图》,表达了陈嘉庚先生思念台湾骨肉同胞,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情怀与心愿。”
到了陈嘉庚先生的墓前,只见墓碑上刻着“陈嘉庚墓”四个隶书大字。墓后是一高大的“博物观”,成八字形排开,犹如护卫陈嘉庚墓的屏障。
李导又介绍,陈嘉庚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民领袖成为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陈嘉庚先生情系教育事业,曾在国内外创办各类学校118所,其中,1913年创办了集美学村,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被誉为“华侨史上第一个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活动集合一身的领袖人物”。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在北京病逝后,周恩来总理为其主持了追悼会,廖承志致悼词,遗体上覆盖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央人民政府将他的遗体从北京运到集美后,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1990年8月11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还将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我一面听李导讲解,一面欣赏鳌园风光。你看,这里满眼是浓郁的碧树,艳丽的鲜花;到处是五彩的长廊,似飞的楼阁,还有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再看那海上,水波漾漾,渔帆点点。这是多么美丽的图画啊!然而,这里还有更特殊的“美”,那就是陈嘉庚先生的“美”,这是崇高的“美”,伟大的“美”,光耀千秋的“美”!
201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