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大同 > 造城记

【古城新貌】兼顾历史文脉延续与城市发展,市展览馆将实施整体平移

发布时间:2012-10-11 09:28:48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位于魏都大道东侧的市展览馆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按照“兼顾历史文脉延续与城市发展”的原则,经过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大同市决定在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对展览馆实施整体平移,平移后的展览馆将完整保留原结构风貌,坐东朝西屹立于古城墙边上。这是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的。

  大同市展览馆始建于1969年,位于红旗广场的北侧,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H形布置,正面为规划展览馆,西面为大同市博物馆,东面是大同市图书馆,东西向总长约171米,南北向最宽处约72米,总建筑面积约18200平方米,是大同市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按照大同市古城保护修复计划,今年展开了西城墙修复工程,展览馆位置正处于古城西城墙轴线及瓮城的修复范围内,两者形成尖锐的冲突。如何做到两相兼顾、两全其美,成为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寻求名城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相得益彰的双赢之道,市政府广泛征集意见、多方考察、咨询专家、科学论证,最终确定对市展览馆进行保护性整体平移。

  平移方案确定后,大同市在全国好中选优,反复比选,最后公选在特种工程领域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该公司与市规划局、市城建开发公司、市建筑设计院、市建设档案馆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对展览馆的原始资料、图纸进行查找,对展览馆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全面的探查,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实施方案。5月22日,市政府召开了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陈洋,山西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张步成等知名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中国建筑物平移第一人、年逾八十的著名工程专家朱启华老先生亲自主持论证会。专家们经过认真、反复论证,一致认为:大同展览馆是大同市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是承载大同历史记忆、体现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重要建筑,目前也是对外宣传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成果等的重要场所。采用整体平移方案既能维护大同古城及城墙修复的完整性,同时又能保护好近现代建筑大同展览馆,能够处理好历史文脉延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施单位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翔实,施工方案总体可行,措施考虑较周全。施工单位提出的采用分块平移旋转,主要采取夹墙双梁,辅以单梁托换结构体系,采用滑动平移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同步控制技术的平移施工实施方案是合理可行、安全可靠的。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大同市展览馆平移方案。据施工方——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市展览馆整体平移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工队已进场开始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实施时,拟将该建筑旋转90度,向北平移,面向魏都大道,平移距离约为206米,平移后建筑距离古城墙约为74米。计划于11月15日前平移到位。

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