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护工程】鼓楼建筑群将成为大同市的地标性建筑
大同市作为全国闻名的古都之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更有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群。其中位于永泰街的鼓楼,更是大同屈指可数的地标性建筑。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大同鼓楼的具体建造年代始终不详。目前立于其中的碑记,均为清代和民国所留。所以每每谈到它的建造历史,均以“始建于明代”忽略表述。多年来,张焯遍查古今有关大同的史料。前不久在查阅《四库全书》时,偶然在明代吏部尚书李贤所着《古穰集》第5卷中,找到了其写于成化元年(1465年)的《大同鼓楼记》。
为古都大同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永泰街的古建筑鼓楼的具体生辰,始终是业界的一大缺憾。经文物专家、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多年努力考证,这一答案日前在国学宝典《四库全书》中找到,并且首次清晰地知道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七年至八年之间,即公元1463年至1464年。照此算来,大同鼓楼存世已有547年左右。
大同市鼓楼优美夜景
张焯先生介绍,据史料记载,明朝大同楼阁林立,建筑华美,东有和阳街太平楼、西有清远街钟楼、北有武定街魁星楼、南有永泰街鼓楼。可惜后来大部分毁于兵火和自然灾害,只有鼓楼幸存。长期以来,这座十字歇山顶3层楼阁式建筑,堪称大同古城的地标性建筑。
按照李贤《大同鼓楼记》的记述,大同鼓楼的主持建造者有3人,分别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越、总兵彰武伯杨信、大同知府李福。其中,赴京恳请李贤为大同鼓楼作记之人,正是李福。
根据史料记载,王越巡抚大同是天顺七年(1463年)的闰7月后,总兵杨信和知府李福均在成化2年(1466年)离任,而李贤所写的《大同鼓楼记》又是在成化元年(1465年)。据此推断,由他们主持的大同鼓楼的建造年代,应该是在天顺七年(1463年)至八年(1464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