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宗教文化

大同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2-10-12 09:38:08

(纪华传) 

  我向大会汇报的题目是《大同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我这个文章,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大同市的佛教特点。一个是佛教的民族化,第二个就是佛教制度中国化,第三个就是佛教精神社会化,第四个就是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在这四个方面里,我主要谈一下第二点,就是关于佛教制度的中国化。因为在大同这个地方,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僧官制度,那么就是道人统一。这个僧官制度在后来南北朝到了隋唐以后,这样的一种僧官制度一直被沿用下来。所以说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开创性的制度创新。那么从这个角度,我想稍微做一下引申,因为我们知道佛教的制度,在印度社会里边,主要是以传统的布萨羯磨,以戒律为基础这样的一种僧团修行生活制度。这样的一种僧团修行生活制度到了中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这两个变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向国家对佛教的管理这个方向发展的,那么这样就出现了僧官制度,包括度牒、戒牒制度,这些制度是国家对佛教的管理制度。在印度社会里面是没有的,是新事物,这反映了中国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佛教丛林生活制度,就是僧团管理制度。那么这样的制度,从道安大师这个僧尼制度规范开始到天台智顗大师,特别是到了禅宗丛林清规的出现,这标志着这个中国化的这样一种的僧团管理制度最终的完善。那么,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丰富完善了在印度社会里以戒律为基础的佛教制度。那么,我认为在大同这里历史上出现了僧官制度是一种创举,也是我们理解中国佛教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关于佛教制度中国化这一方面,大同佛教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关于佛教第三个部分,因为第一部分关于佛教的民族化,刚才各位老师,包括上午各位法师、各位老师都讲到佛教对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在这里就不做引申。那么,第三个部分就是佛教的思想、佛教精神它对社会的影响。这一点在北魏佛教寺院里有一个新的重要的制度就是僧祗户制度。那么这个僧祗户制度,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僧祗户在饥荒之年可以免费在寺院里领取灾粮,这个不需要登记,等到在丰年的时候就可以自愿地把在饥荒之年领取到的灾粮还回寺院。自愿地的做出一些布施,在历史上起到了这样一种慈善公益的性质,所以这体现了佛教慈悲的精神。那第三点佛教思想、佛教精神的社会作用就在于此。 

  第四个方面就是佛教艺术的中国化,那么这一个就是佛教云冈石窟在中国佛教史上在佛教艺术这一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这里边我主要引申一点,就是关于云冈石窟在早期这个佛教造像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早期佛教造像不是单纯的一个用来供奉礼拜的对象,它是以坐禅观象用的。我们看云冈石窟的大佛在早期,刚才徐老师讲的,在早期,像这个僧稠、佛陀当时都修禅法。他们修禅法在当时这个时期的中国佛教的“五门禅法”是非常盛行的。那么“五门禅法”,像涅佛观最为盛兴。在“五门禅法”里边更多的是对峙的禅法。贪欲重的人应该多修“五净观”,那么这个憎恨心重的人多修“慈悲观”,你同时有多种的烦恼就是修行“念佛观”。那么可同时对峙不同的烦恼。因为你憎恨心重的人,如果你修“五净观”,反而会加重你的憎恨心,同样你贪欲心重的人,如果你修“慈悲观”也会加剧你的烦恼。所以说“念佛观”在当时是很盛行的。所以在早期佛家造像,它这种观佛取像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大同的云冈石窟,像这个佛教造像在早期佛教禅化传统里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时期,太虚大师曾经讲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大家可能关注比较多的是禅宗,作为中国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宗派,在中国佛教很有影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早期禅宗,特别像早期禅法,可以讲它奠定了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基础,不管是天台华严还是禅宗。像跟佛陀同时的菩提达摩,他讲“心如墙壁,内心无喘。”这是在我们看来如果现在“数息观”非常盛行的。所以,把大同云冈石窟跟这个时期早期禅法的流行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中国佛教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所以在我们今天可以更好地证实。我们知道北朝佛教和南朝佛教重视意义不一样,北朝佛教重视禅观修行,所以这一方面在今天应该更好地发扬这样一种文化资源,也为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主办单位: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