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建筑文化

善化寺

发布时间:2012-10-12 09:44:16

  

【来源单位】: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

  

 

  

 

  

  善化寺位于大同南隅,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名刹宝寺。占地面积约  14000 平方米。该寺建筑雄浑古朴,结构精巧;塑像、壁画精美,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善化寺俗名南寺,始建于唐,清人任承恩在《孔固重修普恩寺碑歌》中写到:“云州宝刹城南偏,创建始至贞观前。金源重新经历代,丹青古壁今犹全。”说它“创建始自贞观前”未必有据,但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诏天下各州郡各建一大寺,皆赐称“开元寺”,而大同善化寺便因此而建,其时也叫“开元寺”,这是见之于史籍的。根据该寺所存金代石碑的记载推断,大约于五代后晋初期,“开元寺”更名为“大普恩寺”。

   善化寺是一处比较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群,整体布局坐北朝南,保持了唐代建筑风格,博大宏伟,庄重稳健的气势,主要的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形成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高低错落,粗犷豪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沿中轴线北为大雄宝殿、中为三圣殿、南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朵殿、沿东西廊基为东侧文殊阁(已毁)、西侧普贤阁相对、东配殿与西朵殿相对,基本上保持了《金碑》所记载的部局“凡为大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文殊、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斜廊、合八十余楹。”如此规模的辽金建筑群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 3.3 米高大的月台上,宽阔的月台上有明代万历年建造的钟鼓亭、碑坊。

   大殿面阔七间 40.7 米,进深五间 25.5 米,此殿柱网结构是金箱斗底槽的变体,内外柱不同高,是殿唐和厅堂混全结构的建筑,殿顶为庑殿顶坡度缓,大殿斗拱为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斗拱的形式共有八种,外檐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各一种,外檐补间铺作四种、内檐柱头铺作二种当心间补间铺作使用六十度斜拱、它内外挑檐起到杠杆支撑的作用,使负荷分布均匀而又安全,第二跳出之长比第一挑缩短了三分之一,为辽式斗拱最特殊之处,泥道拱和令拱相等,也是辽代斗拱特点,耍头之长比《法式》规定的大而且一律为辽代最普通的批竹昂,殿内当心间有平基藻井,其余为彻上露明造、斗八藻井制作精巧,藻井上下排列斗拱两层、上层斗拱为八铺作,下层斗拱为七铺作,中央园形绘二龙戏珠。

主办单位: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