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大同 > 民风民俗

北路梆子

发布时间:2012-10-16 09:38:41

    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据大同城西观音堂戏台题壁记载:“双庆戏班于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贯》一剧。”由此可见,北路梆子在清朝嘉庆十三年以前,已由蒲剧艺人来此教习传艺,结合雁北的秧歌小调参合而成了。

    北路梆子有大北路和小北路之别。“大北路”是指雁门关以北直至内蒙包头一带,以水上漂、舍命红等人为代表的声腔演唱,其特点是行腔稳健、深沉;“小北路”是指雁门关以南,以贾桂林、高玉贵为代表的声腔演唱,其特点是行腔华丽、委婉。两大流派虽然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由于音乐高亢激昂,男女同调,因此,男演员演唱起来比较吃力,必须用“背拱音”。

    传统的乐器有“梆胡”、“二弦”、“三弦”、“四弦”,通称“四大件”。此外,还有“笙”、“管”、“笛”、“唢呐”等。武场乐器和晋剧基本相同。

    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它包括“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板类,“乱弹”为北路梆子唱腔统称。

    代表剧目主要有:打金枝、算粮登殿、金水桥、血手印、明公断、蝴蝶杯、斩十王等二百来个。

    如今大同地区只有一个北路梆子专业剧团,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原“山西省晋北地区戏剧学校”和“山西省戏曲学校雁北分校”的毕业生,在山西、内蒙一带的观众中享有很高声誉。

 

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