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
古代的婚姻,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在一起,其婚姻礼节也是相当繁杂的。正如《大同县志》所述:“媒妁通言两家父母,既许诺,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换帖,即古问名,纳彩礼也;迎娶有比行纳市礼,名曰:下茶;即以请期书附之,名曰:通书,即古纳吉、纳征。请期礼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备肉、面纳于女家,俗谓其肉曰:离娘肉,面曰:离娘面,名曰:催妆;女家即以所资妆奋纳于婿家;及期,婿家备肩舆,择女眷中嫡礼者二人以迎女,名曰:娶亲。女家也择女眷中姻礼者二人舆至婿已名曰:送亲;绅士家行亲迎礼,庶人多不亲迎,仅以女眷摄之,婿则俟于门外而已;既迎入于中堂,外设香案行礼,婿拜,女不拜,名曰:拜天地,行合音礼如古制;次日,新夫妇同拜先祖及父母及长族亲,名曰:拜堂,即古庙见舅姑礼也;是日,女家具酒撰送于婿家,即古馈舅姑礼也;婿见妇之父母,有于三日行者,有三五日后卜吉行者,女也随婿省亲,名曰:回门;至弥月也如之,女住一月乃还,名曰:住对月。此则俗礼也。”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大同地区的结婚礼节也比以前简化多了,但为了取结婚吉利,迎亲时,新郎一般要戴红花。摈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担任,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布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于,瓶中插一棵葱,名曰:“生根立后”;还要带五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叫做“离娘肉”,名曰:“五方吉庆”。新娘上车时,女方家中定要送给新郎家中一盘饺子,上面盖着纸剪的大红喜字,名曰:“合家欢乐”;与此同时,女方家中要将“离娘肉…劈出几根肋骨交给新郎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新郎与新娘在举行婚礼时,院中悬挂五星红旗。
其结婚典礼程序是:(司仪一人唱礼)
1.结婚典礼开始;
2.新郎、新娘和来宾入席就位。;
3.向新郎、新娘献花撒彩;
4.鸣炮、奏乐;
5.证婚人讲话(宣读结婚证书);
6.主婚人讲话(家长向来宾致谢);
7.介绍人讲话;
8.来宾讲话;
9.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以及来宾行三鞠躬礼;
10.新郎、新娘互相行一鞠躬礼;
11.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12.临时动议:凡是参加婚礼的人,都可向新郎、新娘提出各种玩笑难题,多属“娶妻生于”之类的玩笑,新郎、新娘无论多么难堪,也不能发脾气;
13.礼成;
14.宾客入席就餐,新郎、新娘分别逐一向来宾恭敬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