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族文化

大同在中国民族融合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2-11-16 09:24:48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北控大漠,西界黄河,南据雁门、宁武之险,东连倒马、紫荆之关,形势险要。大同之南的雁门山,古称勾注塞,是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在历史上雁门以北的大同一带也属于塞外、塞北。塞北的气候高寒,无霜期短,除大同盆地中心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外,整个塞北在历史上农业欠发达,而以畜牧业为主,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看,大同正处在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带上,而游牧文化的成分更多些。大同在13世纪中叶以前的1400多年间,基本上处于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陲,从北边蒙古高原上兴起的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大同是必争之地,是他们南进的桥头堡。

  作为中原王朝的边陲城市,大同又是中原王朝防御游牧民族“胡马”南下的前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大同在中国民族融合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曾先后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块塞外热土上留下他们的生活足迹。这些游牧民族在大同和中原的汉族政权碰撞、交流,使大同城在历史上呈现出一种多民族和多元的边塞文明。

  匈奴族与汉族在大同的碰撞、交流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属于北狄系。早在战国时期,匈奴的势力就开始逼近今大同一带,这里当时属于赵国的地盘。为了防御匈奴的侵扰,赵国在今大同一带修筑了一道长城,派大将防守。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又把原来赵、秦、燕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的长城,以此防备匈奴的南下。大同一带当时隶属于雁门郡,处于长城以南。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王朝无暇北顾,大规模南下,越过长城,威逼中原。

  刚立国不久的刘邦心高气盛,本想在塞北地区重创匈奴,没想到大败于平城,差点丢了性命。经过“白登之战”的较量,刘邦知道匈奴势力正强,一时无法打败他们,便改变了策略,让樊哙率军队驻守在代地,防备匈奴。回到长安不久,刘邦又采纳了娄敬的建议,把亲侄女嫁给匈奴单于“和亲”。“白登之战”后,汉军和匈奴的军队还不时有小规模的战事,但一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之前的70多年间,汉军在塞北地区一直处于守势。而汉朝的“和亲”政策,则是“白登之战”的直接后果。可见,汉初的“白登之战”在汉朝历史上影响重大,这一战直接影响了汉王朝的北伐策略。而从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白登之战”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较量时第一次遭受的重大挫折。“白登之战”以后,汉朝和匈奴在塞北地区虽然时有碰撞,但双方的交流也长期存在,双方在边境地区设关市互通有无。史书记载:“匈奴贪关市贸易之利,嗜汉财物,汉亦通关市不绝。”(《史记•匈奴列传》)当时的平城一带,是汉与匈奴的互市之地。在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北击匈奴时,今大同一带又成为汉军北征的前哨阵地。

  东汉初,乌桓崛起,乌桓和匈奴多次南下,在塞北地区抄掠。为了防御乌桓和匈奴的南下,东汉军队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修筑了一道防线。由于匈奴南下抢掠日盛,东汉光武帝派人将雁门、代郡等地的百姓六万多人迁到居庸关(今北京昌平西北)、常山关(今河北涞源南)以东,以避其锋。

  匈奴和乌桓的流动性极强,他们朝发穹庐,暮至城郭,当时居住在今大同、阳高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边陲萧条,空无人迹。(《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愿意向东汉王朝归顺称臣,大量的南匈奴部众入居雁门郡、代郡,平城一带边患暂息,“野无风尘”。到了东汉永初年间,南匈奴又开始反叛,不时南下攻击,今大同一带又一次陷入战乱。

  乌桓族与汉族在大同的碰撞、交流

  乌桓属于东胡。汉初,东胡被匈奴击败,东胡残部聚居乌桓山,因山为名。乌桓族善骑射,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西汉昭帝时,乌桓渐强。东汉初,乌桓崛起,经常和匈奴一起南下攻掠,今大同一带屡遭乌桓军队的进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居住地区遭到重大天灾,乌桓乘机击败匈奴,成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强大力量,乌桓和鲜卑、南匈奴并称北族三强。乌桓愿意归顺东汉王朝,大批乌桓部族迁居今山西北部,住在今大同一带的乌桓被称为“雁门乌桓”,住在今阳高、怀仁一带的乌桓被称为“代郡乌桓”。此后50多年间,乌桓和汉族在今大同一带基本和平相处,双方以交流、融合为主。永初三年,乌桓和鲜卑、南匈奴反叛,开始侵扰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今大同一带又进入了一个战乱时期。直到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派他的儿子曹彰北伐乌桓,基本上把乌桓势力赶出了塞北地区。

  突厥族与汉族在大同的碰撞

  突厥属于北狄系。北齐初年,突厥的势力就达到了今大同一带。北齐河清二年,突厥的大军从大同南下进攻北齐,和北周的军队形成南北夹攻之势。隋朝初年,突厥的势力控制了塞外的大部分地方,大同一带不时遭到突厥的骚扰,隋朝派大将在恒安(今大同东)镇守,双方在塞北的战事不断。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视塞北,突厥始毕可汗率十万大军围攻隋军,雁门郡41城,其中39城为突厥占有,隋炀帝被困于雁门城(今山西代县),差点当了突厥军队的俘虏。(《隋书•炀帝纪》)唐初,突厥势力强盛,是唐王朝北部的一大威胁,今大同一带经常受到突厥的进攻,石岭关以北基本上都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在唐朝与突厥的战争中,塞北地区一直是一个战略重点,突厥经常南下攻掠,最初是凭借马邑(今朔州市东)作为据点。武德六年,勾结突厥、盘踞在马邑城中的汉族军阀苑君璋的部将高满政发动兵变,杀死了突厥的戍兵,投降了唐朝,苑君璋率部分人马退保恒安(今大同),大同又成了突厥南下的一个据点,直到贞观元年,苑君璋看到突厥势力削弱,率众归唐,突厥在塞北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消除了。唐太宗贞观三年,唐太宗派三路大军北伐突厥,第二年唐军大获全胜,一直追击到阴山一带,突厥的势力这才退出了塞北地区。

  唐僖宗乾符年间,西突厥的一支沙陀人的势力又进入大同,塞北地区很快又成了沙陀人的天下。在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出卖雁门关以北诸州之前的60多年间,大同一带基本上处于沙陀人的控制之下。

  女真族对大同的控制

  女真族也属东胡系,他们的祖先居住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北宋末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诸部,建立了金政权。新兴的女真族不断南下向契丹族的辽政权发起进攻。北宋宣和四年,金兵攻占了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辽皇帝天祚帝惊慌失措,带领几千人马逃到了西京大同。金军统帅完颜宗翰率兵一路追杀,天祚帝没敢在大同久留,又匆匆逃往别处去了。金兵全力围攻西京大同城,金辽双方在大同展开了一场激战,金兵经过拼杀夺取了城西的制高点,城内的辽兵抵挡不住金兵居高临下的射击,出城投降。第二年,宋朝派人到大同,按照宋金原来的协议想收回大同及附近各州的土地,大同城是金兵经过血战从辽兵手中夺回的,他们岂肯轻易把大同城送给宋朝呢?当时驻军在大同城中的金兵统帅完颜宗翰认为,如果把大同一带送给宋朝,“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勿与之。”(《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三)可见金人把大同作为他们南下进攻中原的桥头阵地,大同城在当时对金兵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124年,坐镇大同的金军主帅完颜宗翰在大同设立枢密院,当时金人把设于大同的枢密院称为西朝廷,大同成为女真族的两大军政中心之一。宣和七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其西路军队正是以大同城为大本营而发兵南下中原的。

  在女真人统治中国北部的100多年间,大同作为金政权西京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天会三年,女真人在西京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庙纪念,这实际上是女真人的祖庙。女真人为了进一步巩固对新占领区的统治,多次大规模地从东北把女真人迁往汉族居住区,大同作为他们的西京,聚集了不少的女真人,无疑又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

主办单位:大同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