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称采茶戏或花鼓戏,外省称之为黄梅调、黄梅戏、下河调、三角戏等。1949年后定名为黄梅采茶戏,成为湖北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湖北黄海、广济一带。
黄梅采茶戏于清乾隆年间形成,清道光年间已有较大发展。由于黄梅“背山面湖”,“水患岁有”,每遇灾荒,逃荒艺人遂沿商路外出至皖西南、赣东北一带卖艺,黄梅采茶戏随之远传外省。清道光年间,黄梅采茶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并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成为今天黄梅戏的前身。由于安庆从清康熙元年(166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一直是安徽省省府所在地,黄梅采茶戏流入安庆并在该地区的演出,对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直至成为安徽省第一大戏曲剧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期黄梅戏以演出小戏为主。黄梅戏传统小戏《报灾》、《逃水荒》、《闹店》、《李益卖女》、《闹官棚》等。1949年以来,湖北整理、创作了黄梅戏《血掌记》、《过界岭》、《张古董借妻》、《纺棉纱》、《於老四与张二女》、《女驸马》、《邢绣娘》、《拆不散的冤家》、《双下山》、《未了情》等剧目。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