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灯戏,地方俗称“唱灯(儿)”,属恩施州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中尤以流行于恩施白杨坪乡羊角坝一带的“羊角灯戏”最具代表性。
恩施灯戏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即清康熙末叶至道光末叶)。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恩施灯戏源起四川灯戏,恩施与四川山水相连,清乾嘉年间逐步传入,后经与恩施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从其流入、演变的历史进程来讲,恩施灯戏从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当有近200年的历史。
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春元宵,欢度佳节,称“贺新灯”;清明祭祖,称“清明灯”;寿诞祝寿称“寿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喜灯”;烧香还愿、酬神祭祀,称“公灯”。
恩施灯戏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道具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为一男一女,最多不超过4人;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钱;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广场皆可。
平民性、娱乐性、灵活性和观赏性是恩施灯戏的四大特征。所谓平民性,即恩施灯戏主要以劳动人民为反映对象,就其戏中角色而言,属“观众生活中人”;所谓灵活性,主要反映在内容上的小故事、小情节,戏剧角色中的“小人物”;所谓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对戏剧情节和人物的戏剧性处理,以“似与不似”的原则进行巧妙安排,达到好听好看的观赏价值。
恩施灯戏剧目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固有剧目(传统剧目)共79出,如《吴豆拜年》、《雪山放羊》等;二是与川剧、南剧合班演出剧目,即灯戏艺人称之为“风绞雪”类,演出剧目有17出,如《薛仁贵打摩天岭》等;三是从川剧、南剧移植、改编剧目有6出,如《山伯访友》等;四是1949年后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有10出,如《小说媒》等。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