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南剧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4:58

    南剧又名南戏、人大戏、高台戏,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主要流行于湖北恩施州的来凤、咸丰、鹤峰等县,以及湖南湘西州、重庆黔江区,并遍及贵州铜仁等地市,对整个武陵山区文化传承产生过深刻影响。由于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唱连台大戏,俗称“施南调”。

  南剧属皮黄腔剧种,形成于清乾嘉年间,道光年间,在来凤县与湘西龙山县交界处的二梯岩,由当地彭姓大户出资创办第一届南剧科班凤鸣班,标志着南剧正式成形并开启了传承的先河。后历经“金”、“天”、“连”、“玉”、“云”、“双”等各辈继承创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南剧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戏有直接关系,其南路声腔温柔婉转,北路声腔高亢舒展,约在清乾隆年间传入鄂西南山区;上路系弹戏、川梆子,声腔由秦腔(梆子腔)演变而成,约在清嘉庆年间由川东流入施南府。三大声腔同台演出,长期流传,与地方艺术、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净角、小生、生角、老旦、摇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边音,各行当均文武兼备,没有文武生、旦、净之分。南剧表演注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讲究虚实结合,虚中有实。总体是“大手大脚”,武术、气功、杂技常用戏中,显得豪爽、粗犷。在化妆和人物造型方面,南剧“首重扮装,所谓扮贫像贫,扮富像富”,并受当地服饰影响,不少角色头勒丝帕,身着青布短衣,脚缠裹带,腰挎单刀,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为刻画人物, “抖色”(变脸)也常见于南剧表演中。服装道具有服装、盔甲、髯口等。服装分大衣箱、二衣箱,分别有王侯将相、士农工商、皂隶衙役等各式衣裳鞋帽纱巾,品种繁多。髯口有满、三扎、四喜、一字类等十余类。

  南剧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弦乐是伴奏音乐之一,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唢呐和盖板子。南北路戏以京胡为主奏乐器,上路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冲子钹、马锣、钩锣、可子、边鼓、尺板。

  南剧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表演艺人和时代传承的南剧科班表演艺人,如蔡凤楼、胡云霞、贵连喜、张玉福、徐云武、孙玉楼、徐玉寿等,南剧科班先后有凤鸣班、金松班、天元班、连升班、玉福班、云庆班、同庆班、红旗科班等等。这些杰出的艺人和延绵不断的科班,为南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恩施地区及友邻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了民歌、曲艺的蓬勃发展。

  南剧剧目繁多,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国)列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挖掘整理了近千个南剧剧本。现存的资料所载尚存六百出,较流行的约有三百出左右,内容从封神、列国、三国,到水浒、杨家将、说岳传等历史演义,无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代表作品有:《搬金牌》、《火烧凤楼》、《八义图》、《瞧相》、《秦香莲》、《巴九寨》等;新编剧目有《酉水白莲》、《麻疯女》、《爱与恨》、《接龙桥》、《山寨新家》、《西兰卡普》等。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