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傩戏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4:32

    傩戏也有傩愿戏、傩坛戏、端公戏、鬼脸壳戏等别称,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事象,被称之为人文学科的稀世“活化石”。在中国的贵州、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省都有分布。

  傩愿戏有高傩和低傩两个流派。高傩流行于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低傩流行于汉族地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这三个法力无边的神仙。

  傩戏傩愿戏的特点是:戏剧的演员都是专职或半职的巫师(又叫“端公”或“土老师”),演出以巫、道合一的组织---“傩坛”为单位,围绕着冲傩还愿而进行,宗都色彩十分浓厚。

  傩戏,实际上是“还傩愿”和“傩戏”的总称,是从古代傩祭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原始宗教剧种,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腊月二十四日,乡间为驱除邪魔鬼魅、消除灾难厄运、庆贺人寿年丰时,都会请土老司等若干人进行表演。民间流传中往往是以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许以傩愿,还愿时根据还愿的情况与祭神的需要举行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巫师着麻衣装香念经、吹牛角、击鼓鸣锣,载歌载舞间或表演一些传说故事的戏曲形式。后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有了角色、说白、唱腔、曲牌,剧目增加到200多个,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并为其他各族群众所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傩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出现的一种戏曲艺术。

  傩戏流传历史较为古老。《容美土司史料》载:“大二三神,田氏家神也,刻木为三,灵验异常,求医问寿者,往来乡属于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户期迎奉焉。期将终,具酒醴,封羊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居奇祸,祭时鼓钲嘈嗥,苗歌蛮舞,如演剧然,神降必凭人而语,其人奋身勇跃,碗盏如嚼甘饵,履赤铁,入油鼎坦然无难色,至今犹然。”这段文字记载了田氏土司世代相传的傩祭,文中所载的田氏土司若从第一任土司墨施什用封为黄沙寨千户的元至大三年算起,至今也该有600多年的历史,然而容美部落在这一区域活动长达1600年以上,傩戏真正产生的年代应该比史载的历史更为悠久。《向氏族谱•山羊隘纪略》载:“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经宿神还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丈鼓……”这是唐姓土司的傩祭,文中的傩愿与赛神愿,是以歌舞为主的傩祭。唐氏土司受封为麻寮所土司(今鹤峰走马镇一带),时间约为明洪武初年(1368年),距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在鹤峰走马镇千斤坪,傩坛班主及艺人师承牌位也有记载:“自开坛启教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恩施市石灰窑乡傩坛艺人蒋品三等也介绍,其先辈早年于鹤峰北佳乡茶园坡傩坛“出师度职”,回乡后已有十三代传人。

  傩戏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戏”统属巫教仪式,“外八出”是有情节的折子戏和连台大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正腔类唱腔粗犷朴实,小调类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等。戏味不足,歌腔有余。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一堂傩戏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许愿、显愿、还愿。戏剧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祭仪,称“二十四戏”,亦称“二十四堂法事”。一套祭仪也要有八出,称为“正八出”。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在祭仪之间,一般在“邀罡”之后开始插演“正戏”。正戏多为大型剧目,内容自成一体,剧目多为表现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代表剧目有《正八出》、《拷打小桃红》、《孟姜女寻夫》、《柳毅传书》等。其中,以孟姜女的故事最多,有“孟姜女不到不勾愿”之说,孟姜女也即成了傩愿戏中美丽的神灵。

  傩戏中也有傩技表演,主要有喷水画符、咬铧口、过火海(从炭火中过)、摸油锅、滚榨刺、上刀梯等惊险功夫等,是一种难以理喻的“神秘文化”现象。

  傩戏班称“坛”,班主称“坛主”或“掌坛师”。一个傩坛约8至10人不等。傩戏的传承主要是目耳相授,而且要举行拜现师仪式,学徒期满后,必须要有较好的表演才能与惊人的记忆力的弟子才能“度职”升为“掌坛”。

  傩戏在恩施主要流行于鹤峰全县及与之毗邻的恩施市红土、三岔一带。1949年前,鹤峰约有25个傩坛展开传艺活动,主要分布在走马、白果、锁坪、南北、阳河、铁炉、马家、五里、桃山、六峰、清湖、下坪、北佳、中营、邬阳等乡镇。现在鹤峰燕子乡清湖村、铁炉乡江口村,还有两支完整的傩坛队伍常年开展“傩愿戏”演出活动,能完成“傩愿戏”系列文本的全剧演出,且有年轻人入坛表演。

  傩戏传承人:黄茂庭。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