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恩施耍耍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4:11

    耍耍又称为“喜乐神”。耍耍的原型叫“耍神”,又叫“跳神”,是巫教中端公敬神还愿,诉求上苍,求得驱疫消灾,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时,在敬神过程,加以舞蹈化的一种法事活动。作为一种神文化,耍耍的产生与巫术大体相对应。又因为这种法事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程序单一,在千家万户,无论贫富均能承受,自然而然,耍神就逐渐从祭神还愿的庞大法事中脱离出来,出现在社会各种喜庆活动之中。随着它的广泛传播,民间艺人为增强耍耍的观赏性、趣味性,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将“耍神”逐步演变为二人演唱的艺术变革,这种变革定型,也就是今天的恩施耍耍。

  耍耍有文武之分。文耍耍以唱为主,是耍耍中的主要表演形式。它载歌载舞,动作优美。其演唱的内容过去多为风俗人情、男女求爱以及唱古人之类,也有的艺文可即兴演唱,见子打子。文耍耍有一定的表演套路,由开台、内台、出台、外台、幺台组成。唱“出台”时,男角上场作八叉过门槛动作,引出女角。女角上场首先是整妆、整领、扯袖、拂衣、扯鞋等舞蹈动作,然后男、女角靠脚靠手起唱,进入“外台”。一般演唱中常用调度有踩耙子(走横八字形),若四人表演则站四角,四四方方地相互扯拉,不停地转动。武耍耍则只舞不唱,以表演为主,很多动作都需要有扎实的功夫底子才能完成,难度较高,带有一种粗犷豪放的风格。主要动作有“十样景”,即十个或十个以上不同动作和亮相结合而成,如凤点头、 黄龙缠身、席地传信物(矮子步)、牛擦背等。

  耍耍主要出现于喜庆新年、男婚女嫁、添丁满月、祝寿做生等场合。表演时,男女以花扇和方巾为道具,或在一唱一和中、或在一颦一笑中,传情表意、示爱言欢。耍耍有基本步法和造型,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生活中的情趣。常见的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子步、弓步、小跳步等。手臂动作常见的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小耸肩、单手小摆等,尤其是“单、双耸肩”动作,脆而优美。常见的有“观音坐莲”、“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鹅儿扑水”、燕儿含泥”、“蛤蟆晒肚”、“猴儿抱柱”等,表演极富民间生活情趣。

  花灯耍耍的表演形式,各地虽大体一致,但表演程序仍有不同之处,如巴东的滚铜线,要求表演动多要圆,似铜钱一般。恩施耍耍,女角表演时,脚下步法只能走三步半,男角只能走七步半,两人来回穿插,其范围不得超过一条高板凳长(一个半平方米)。且要先唱内容,后唱出台,最后唱幺台等。

  表演的服装很讲究,男角头缠丝帕,身穿长衫,腰扎彩带,手持折扇,脸不化妆,表演时将长衫前襟的一角扎在腰间。女角

  耍耍在恩施市和宣恩县城乡十分普及,各乡镇、村寨都有演唱班子,可以说凡有端公的地方,必有耍耍传承。由于耍耍不仅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寄托,而且它风格独特,表演灵活,且规范,唱腔优美而易学,不拘场合,可化地为台,传统段子有故事而易记,即兴演唱可触景生情,因此,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恩施耍耍传人:董兴林。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