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咸丰地盘子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3:38

地盘子属花灯舞类,多在春节期间表演,是咸丰县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通过生、旦、丑三个角色间的打趣逗乐、插科打诨的表演,生动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现场热烈气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表演形式分为“双人地盘子”和“三人地盘子”两种。“双人地盘子”流行于尖山一带乡村,“三人地盘子”流行于水井槽、朝阳寺、罾沟、金银坝、燕朝一带民间,而尤以水井槽、朝阳寺一带最为盛行。

地盘子最初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太宗时期。大致经历了隋唐时期的“花花灯”,清末民初的“三人转”,1949年后的“地盘子”这三个从孕育到发展再到完善的不同时期。隋朝的“花花灯”,有旦角、丑角之分;从最初的一旦一丑发展到后来的一旦两丑,而且角色中有母子俩。清末民初,咸丰县水井槽村的木匠刘桃安、李仁堂、李宗顺等三人,极善木工活路,善于雕刻,多才多艺。三人交谊甚厚,尤喜娱乐,每逢春节就联合起来跳“花灯”。三人边跳边进行即兴改造,将民间传说“七仙女下凡”故事中的人物改为生、旦、丑角。生为董永,旦为七仙女,丑为土地公公。又在动作上根据人物重新设计,突出了生角的潇洒,旦角的娴静和丑角的滑稽诙谐。其表演动作以“梭步旋转”和“半边月横移”为主,三个角色的距离始终固定在三个点上,形成等腰三角形,三个角色在三个点上旋转表演,曾经的“花花灯”于是被演化为“三人转”。1949年后,“三人转”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水井槽一带历久弥新。作为当地“三人转”第二代传人的李仕洲、李孝汉、秦伯勋、刘正银等民间艺人,经过进一步创新,将表演动作变为猫着腰走丁字步,因而又被叫做“丁丁猫”。在表演中,生、丑两角的丁字步改为屈膝下蹲,像盘子一样在地上梭步旋转,旦角则在中间摇扇旋舞。“丁丁猫”表演宛若瓷盘在地上旋转,“地盘子”名称便叫响延续下来。

地盘子的表演看似简单,但其舞蹈动作却有很多变化,有“丢一字”、“鹤鹰展翅”、“怀中抱月”、“半边月”、“单推磨”等十多种。三个角色也各有特点,旦角一般左手舞花手巾,右手持花扇,脚踏“丁丁步”,同边同甩,顺边顺摆,表现女子娇羞的神态。生角和丑角则是以屈膝和下沉为主要特征。诸如跳“半边月”时,脚要轻踏快提,轻踏软踩,富有弹性;跳“单推磨”时,要轻松自如,要显得嬉戏顽皮。地盘子的舞蹈音乐也富于变化。用来打闹台和出场的击乐《长路引》是民间众多曲牌的组合,伴舞的间奏曲“僚子”则是在“采莲船”锣鼓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的。曲调方面,唱腔有高腔、平腔、颤腔、十一字掉等曲牌,多为微调式和六声商调式。声腔高亢优美,平腔舒展柔和,大板腔平稳,颤腔节奏鲜明。如《高腔梅花调》高亢,嘹亮,优美,动听,加上众多的衬词,使曲调显得和谐轻松,唱起来舒展柔和,韵味十足;“颤腔”使整个曲调节奏鲜明,抑扬顿挫非常明显;“大板腔”是一种民间小调,曲调平稳舒缓,如歌如诵。在结束时会出现离调终止,有着特殊的民族民间风格。地盘子伴奏乐器是由马锣(又称“咚子”)、大钹、大锣、鼓等民间打击乐器组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盘子的唱词多为即兴创作,讲究“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在什么时候唱什么歌”,充满了地道的乡俗、乡音、乡情。并且它易懂易学,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演出市场。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