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来凤地龙灯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3:29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是华夏各地的普遍现象。大凡民间舞龙,都是用木棍举龙,而在武陵大山的腹地,却有一种号称“巴地梭”的灯戏---“地龙灯”。

地龙灯在来凤流传大约有300多年历史。据老艺人李英家族族谱记载,仅李氏家族,地龙灯传人就有10代人之多。据清代同治五年《来凤县志》风俗志记载:“(正月)上九日至元宵,城乡有地龙灯之戏,杂以凤虎麟鱼诸灯,锣鼓争喧,爆花竞放,观者填衢达旦。”

据说,地龙灯来源于楚霸王项羽“龙生虎养凤遮阴”的神话。项羽乃楚将之后,随叔父项梁起义,与刘邦一争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一度“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后在垓下被围,至乌江自刎身亡。传说中,项羽由龙而生,给项羽喂奶的是一只“白斑母虎”,而白虎正是土家先人廪君的魂魄化身,也即土家族的图腾崇拜物……凤是楚人的图腾崇拜物,“崇凤”是楚文化的重要标志。地龙灯传说是汉文化、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一个典型缩影。由这个传说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地龙灯并非土生土长的土家族民间艺术,它应该是源于楚地的汉族人群之中,后在民族大融合中由汉人带进土家族聚居区。土家人在继承发扬汉楚崇龙尊凤文化的同时,又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意识和地域特色,将汉族单纯的敬虎信仰演变成土家族独具韵味的白虎文化,使其成为多种文化的杂糅体,呈现出奇妙的文化景观。从这一点出发,来凤民间的地龙灯不仅是中国民间文学浩瀚海洋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学资料。

地龙灯起源于来凤县大岩村,流行于板沙界村、后坝村、三寨坪村一带,是表演形式十分独特的民间舞蹈种类。它不同于常见的“布龙”、 “火龙”、“草把龙”,而是以其独特的形象构造,精湛的表演技巧取胜,堪称“龙灯一绝”。表演时,除舞龙头者外,其余的人都隐藏于龙衣内,一手抓住前面一人的腰带,一手握住龙衣内圆形蔑圈,站的骑马桩,走的弓箭步,全凭感觉与默契配合,使龙翻腾舞动,恰似巨龙出海,长蛟饮涧。这种独特的龙灯现仅存于来凤县旧司乡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村落。

地龙灯虽然也是龙舞,但却不受传统龙舞套路的束缚,而是想像龙、蛇的形态动作,创造出别具一格的12种舞蹈套路,即龙出水龙抢宝龙标滩之字拐龙困滩扣扣龙卷饼龙抬头龙过桥凤骑龙背三星岩龙上树等。收场动作为彩凤骑龙,即彩凤高叫一声飞上龙背下场。表演中尤以“龙上树”的难度最大。“龙上树”时,表演者前者要踩在后者腿上,肩上一圈一圈地绕上去,极为艰难,也极为壮观。

地龙灯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始终与“凤”共舞,并有虎、鱼、虾、蚌、龟伴舞。这种飞禽走兽与龙凤同场嬉戏的情节是其他灯戏绝对没有的。它是汉文化、楚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结果,反映出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征,是各民族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明证。

除了娱乐功能外,地龙灯还寄托着扫瘟镇邪、去病化灾,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愿望。灯戏班子到户表演时,先要顶着龙、凤在主东家的堂屋、牛栏、猪圈各处“清扫”,表现出浓厚的辞旧迎新气氛。

地龙灯的道具主要有元宝、龙、凤各一件。龙分为龙头、龙身、龙尾;凤由凤头、凤翅、凤身与凤尾四部分组成。均由竹蔑、铁丝和彩布等扎制而成。

地龙灯的表演独特。表演时,九位男子不用木棍举龙,而是依次藏于龙衣内,头和上身向前倾斜。除舞龙头者,其余的人均是一手抓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另一只手又分别握住龙衣内的各节圆形篾圈,以保持龙身的圆筒形体。不管怎样舞动龙身,始终看上去是一条活灵活现的出海蛟龙在行走。龙头前,一男子耍宝珠。另外,还有一只扎得五颜六色的彩凤,始终在龙身的前后左右翩翩起舞,以示凤为龙遮荫。

地龙灯为击乐伴奏。乐曲欢快热烈,激动人心。当表演进入高潮时,演奏者紧锣密鼓,重敲快打,伴着地龙翻滚彩凤翱翔的舞姿,表现出地龙有吞云吐雾,排山倒海的气势。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