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非物质遗产

利川小曲

发布时间:2012-11-19 10:43:14

利川小曲是诞生、流传于利川市南坪、茶兴一带的民间曲艺品种。最早出现在明末,清代为发展繁荣时期,民国时期仍有不少新作问世。1949年后已处于衰落阶段。70年代,利川市文工团运用这一民间曲种和表现形式,相继创作了《老杨三住青松、《千里寻妻》、《丢卒保车》等曲目,迎来了利川小曲传承发展的黄金时期。

利川小曲的传统演出方式有二种:一为拉场子的“唱曲儿”;二为坐堂演出的“唱雅曲”。现代演出方式则有四种:一是准角色表演唱;二是群体性表演唱,三是双人坐唱;四是小曲剧。

利川小曲具有独特的伴奏乐器,三挑板、竹鼓、梆鼓、大筒琴、打琴等。其音乐优美动听,唱腔旋律婉转,即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音乐艺术表现主要在于: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侧重唱情,富有表现力。另外,利川小曲以利川方言咬字行腔,保持着部分土家语言,也有着许多土家族语法、发音及其他特有形式的遗留。

利川小曲曲牌丰富,现有3955支,其中单曲34支,小调12支,鼓曲9支。曲目也非常丰富,现存的就有100多个,传统曲目有《盼闯王》、《怕字歌》、《十二月》《骂保长》等。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