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111计划”成员高校之一,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已有112年的办学历史,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学校几经演变,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学校位于武汉市南湖狮子山,校园三面环水,背靠青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教学科研园地集中连片,建筑群错落有致。校园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合742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5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58万㎡,学生宿舍面积26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4亿元;图书综合馆藏26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8万GB,图书馆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重要成员,华中地区高校3个B级成员馆之一;校园网“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覆盖全校,学校自建的BBS “南湖论坛"已成为师生的线上交流平台。2009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直属69所高校整体绩效评价中名列第11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50多人,教授320人,副教授390人,博士生导师29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占79.7%;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至2007年);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0人(至2010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1];“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人,“楚天学者计划”讲座教授14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委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2-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优秀人才计划”、“骨干教师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5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6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国家、省部优秀创新团队15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63人。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居全国第19名,其中作物学列第1,畜牧学列第2,园艺学、水产均列第3,农林经济管理列第5,生物学、农业资源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均列第6。生物学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类学科之后列全国高校第4。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九五”、“十五”期间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2004年连续2次年检为优秀。
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办学传统,铸就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科,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1952年以来,已输送了全日制毕业生5万余人,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第一个果树学博士,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杰出代表有:赵其国、刘更另、王明庥、范云六、陈文新、傅廷栋、张启发、熊远著、陈焕春、邓子新、邓秀新等11位两院院士;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黑龙江省委书记钱运录、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湖北省委副书记黄远志、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道坤和鲍隆清、湖南省委常委于来山、湖南省副省长甘霖、江西省副省长凌成兴、重庆市委常委范照兵、河南省原副省长胡廷积等1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美国普润之星公司董事长尹麦生、美国纽约新英格兰动物医院董事长王辉、英国基因康尔治疗药物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杜进平、上海纺织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肖贵玉、上海新农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瑞生、北京金胜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王文胜、广东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福建大世界华夏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桥等一批大企业家;CCTV “感动中国” 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赵福兵、“湖北省十大杰出农民”师智敏等新一代大学生典范。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