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景点大全

农禅双修四祖寺

发布时间:2012-11-19 09:51:25

  

  

  湖北省黄梅县堪称一片灵秀之地。闻名世界的地方戏曲黄梅戏的发源地在黄梅;佛教禅宗的六座称之为祖庭的寺院,黄梅不仅独占两座,而且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家大事问黄梅”之说。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秀美的山川,独特的区位,纯朴的民风,孕育出独具风韵的地域文化。

  “十里三座庙,无处不逢僧”。曾经是人们对黄梅的描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都在黄梅弘法修行并传承衣钵。六位祖师,独占其三,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规模宏大的寺庙依然在祖庭的废墟上香火旺盛,山谷丛林之中的暮鼓晨钟穿越历史烟尘仍然不绝回响。祖庭的庄严与幽远,让人心生崇敬:这到底是怎样一块神奇的土地?!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这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所写《酬曹待御过象县见寄》中的诗句,诗中的“破额山”就是黄梅西山,又称双峰山。位于黄梅县大河镇的四祖正觉禅寺就坐落在这里。

  一千三百多年前,四祖道信大师在此弘法,开创了农禅并重的禅风。道信禅师(580~651),俗姓司马,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迁蕲州广济(今武穴市)梅川镇。12岁投司空山僧璨禅师求解脱法门,言下大悟,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六十年。21岁于江西吉州(今吉安)受戒修学。越三年,闻三祖僧璨遍游江右告竣,归司空山侍之,得传衣钵,为中国禅宗第四祖。大业二年(606),僧璨禅师圆寂后。道信至庐山大林寺修持十年,研习止观。据《续高僧传》卷二十记载,大业十三年(617),吉州城曾经被贼兵围困七十余天,城中缺食少水,万民惶怖困弊,情况非常危急,大师在祥符寺听说后,令全城的人同声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举瓦解了围城之困。唐武德七年,蕲州道俗请道信大师至黄梅造寺,见双峰山泉清石好,一住近三十年。大敞禅门,聚徒五百人,自耕自足,勤坐为本。从道信著的《戒法》《入道安心方便入门》中看,他提倡定居传法,改变了自达摩祖师以来的游化乞食为生的传统戒行方式;积极主张戒修和禅修相结合,楞枷经和般若经相解,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劳作相并的禅理、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使禅实现了经济上的自养,政治上的自立,结束中国禅宗寄人篱下的局面。受四祖耳提面命,双峰山四祖寺多名法师得成正果。除弘忍禅师创立了东山法门外,荆州法显、衡岳善伏、荆州、玄爽、牛头法融、新罗法朗等各有建树,成为四祖六大神足。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禅师的道味,想一睹禅师的风采,于是诏令大师赴京。但是,大师以年迈多疾为由,上表婉言谢绝。这样前后反复三次。第四次下诏的时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说:“如果不起,即取首来”。使者来到山门宣读了圣旨,大师居然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非常惊异,不敢动刀,便匆匆回京面圣报告了实情。太宗皇帝听了,对祖师愈加钦慕,并赐以珍缯,以遂其志。道信禅师寂于永徽二年(651),春秋七十有二。临终前,将法衣会付嘱给弘忍禅师,并垂诫门人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后唐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宋真宗敕赐四祖寺“天下祖庭”,宋神宗敕赐“天下名山”。寺庙自唐到清香火不断,唐宋盛极一时,有殿堂楼阁800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每年朝山香客数以万计,是当时中国佛教寺院规模最大,僧众最多,香火最旺,声誉最高的名刹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僧众集体定居传法,实行农禅双修的典范寺院。从现在保存在四祖寺的清代木刻版图——《四祖名山正觉禅寺胜境全图》上,便可以领略到古寺昔日的辉煌。

  从黄梅县城出发,西行10多公里,就到了双峰山脚下。穿过一天门、风栖桥、龙凤塔、二天门便到了四祖寺前的灵润桥。

  灵润桥建于元朝,公元1350年,俗称“花桥”。桥头刻着“花桥”二字,在桥的另一头刻着“灵润桥”三个浑圆有力的大字,相传是柳宗元的真迹。稍前有大书“泉”字,书法丰润遒劲,未知出于何人手笔。另有元朝黄眉山人所题“碧玉堪洗体,白石可参禅。坐到石矶处,王侯莫并肩。”还有明、清时的一些诗文题刻。站在灵润桥上,静静地聆听桥下潺潺流水声,呼吸着山涧里飘来恬淡的花香,驻足品味“瀑布领头悬,碧空垂白练”的美景。我们面前流淌着一泓清泉就是“碧玉流”,溪间的岩石上刻着柳宗元的手迹“碧玉流”三字。轻轻地掬一捧入口,甜甜的、凉凉的,一直滋润到心灵最深处,回味无穷……泉水的纯净真是难以形容,怪不得古人用碧玉来形容。曾经读过无数赞美泉水的佳文诗句,但语言都不足以赞美“碧玉流”的幽清和纯美。灵润桥下的泉水是境意交融,妙处难与君说。水在桥下,桥映水中,泉水仿佛就是灵润桥的灵魂,千百年来,给人以无尽的诗趣和禅思。

  四祖寺原名正觉禅寺,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这座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一定位置,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寺庙布局严整,规模宏大,依山而建,随山势逐级上升。“天下名山僧占多。”同许多著名寺院相比,四祖寺背倚的双峰山,海拔不过599.8米。四祖为何要选择这样一处不显山不露水的平凡之地呢?

  据佛家典籍《大正藏经》《历代法宝记》记载,公元624年,四祖道信在庐山大林寺讲经说法的时候,“遥见蕲州黄梅破头山有紫云盖,信大师遂居此山,后改为双峰山。” 因为有五彩祥瑞、神灵指引,所以四祖才来此开山建寺,这个说法未免有些玄妙,令人将信将疑。真实的原因据五祖寺第74世方丈见忍大师讲解却另有一番道理。释见忍大师分析:“当时选择黄梅这个地方的时候,可能祖师也有这样的考虑……第一个,适应于培养人才和研究佛理、修学。第二个就是为了广泛地传播佛法,方便。……选在这个地方,它既有静的也有动的,动静易如,能够广泛连在一起,非常方便。”

  山上风景秀丽而且没有世间的喧哗,适合僧人参禅打坐修行,这就是“静”;而山下良田万顷人口众多,可以传播佛法,广招门徒,这就是“动”;再加上黄梅县地处三省交界、是水陆交通枢纽,有利于寺院与外界的交流。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修行与传法两全其美,“动静易如”,这就是四祖大师选择黄梅双峰山作为道场的理由。

  山门为青白石条砌筑而成,高7.8米,宽6.6米,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门楣上书“四祖正觉禅寺”,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两边是方丈净慧大和尚所撰对联:“菩提心化三千界,生活禅开八万门”。大和尚提倡“生活禅”,要求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山门右侧有一照壁,正对山门,上书四祖法语:“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体现了禅宗心佛同一的哲学,“心外别无佛,佛外别无心”。

  跨入山门,就是回廊。南北两侧两厢,从左至右依次陈列着青石刻制的佛祖释迦牟尼和佛教33个祖师画像及生平事迹简介;本焕法师与中国当代著名高僧虚云老和尚的画像,本焕法师亲笔书写的血经《普愿品》石刻,以及无字碑等。穿行其间,仿佛游走在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河流,顿生思古缅怀之幽情。

  寺庙主体建筑群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禅堂、客堂、藏经楼、钟鼓楼、方丈室等殿堂楼阁,盘垣交错,金碧辉煌。门窗梁柱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殿内新塑的佛像法像庄严,栩栩如生,十分壮观。

  大雄宝殿是按原貌设计修复的,工程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古色古香,殿为七大开间,进深五间,前后走廊,两层飞檐斗拱,36根大柱落脚,建筑面积为865.7平方米,殿高18.7米,宽34.1米,长25.7米,其外貌造型在全国佛教丛林中名列前茅。

  寺庙中还生长有三棵古柏树,其中两棵龙柏树(俗称倒插柏),一棵云柏树(又称祥云柏)。云柏树枝盛叶茂,挺拔俊秀,相传是四祖道信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寺庙东南北三面青松翠竹环抱,流水混混,风景如画,清静幽雅。整个寺院一片清幽。檐上的风铃清脆明澈,佛前香烟缭绕,国土庄严。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张祜的《游双峰寺》:

  月明如水山头寺,仰面看天石也行。

  夜静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祖师殿里至今还保存着几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两件清代青花磁香炉古色古香,大香炉高0.8米,对径宽0.6米,重约16公斤,左上方印有“大清同治十二年夏日”,右上方印有 “姑塘镇冰思信士弟子敬”,中间印有“西山教主祖师菩萨莲座前”字样;小香炉高0.6米,对径宽0.5米,重约12公斤,左上方印有“光绪甲辰卅年仲秋”,右下方印有“邓绍山敬酬”,中间印有“西山文昌君座前”字样。另有一件木质金字匾额,题有“惟楚真灵”四个大字,笔力苍劲,古朴典雅,据传系宋朝皇帝亲笔所题。

  走出古寺,北行不远,就到了衣钵塔。塔身为三层,高3.8米,基座宽2.2米,塔为麻石砌筑而成,是寺庙一大景观。相传,四祖道信大师晚年在此将衣钵传给了他的得意弟子五祖弘忍大师,为纪念此事,特造此塔。

  在衣钵塔附近,还可以看到一座石亭,俗称鲁班亭,为寺庙三大奇景之一。塔身高5米,宽3.6米,塔呈八方型,中间有一块大圆石,俗称“风凰窝”。塔顶上面分为六大方块,其中三方盖有石块,三方未盖石块。该亭具有宋代建筑风格,在全国实为罕见。相传,四祖道信在修建大佛殿时,急需二百多棵楠木,庐山一些信士弟子得知后,主动捐献了二百多根。可是这些楠木若由人工从庐山搬回四祖寺,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工夫。兴建大殿的木工主师是鲁班第十八代孙,自幼聪明好学,手艺高强,并精通道法。这时,他来到双峰山顶上,手持一件百衲衣,使用一个道法,将百衲衣化成一朵白云飘向庐山,不一会儿,这朵白云又飘回来了,刚一落地,二百多根楠木便齐整整地摆在寺庙工地上。后来为了纪念鲁班子孙建殿的功绩,特建此亭。传说多少有些神话色彩,但是建造这样一座富丽庄严的寺院所须付出的万分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从鲁班亭出来,沿着平缓的大理石阶,可以从山门附近一直攀到山顶的传法洞。除了沿台阶上山,还有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可以走,这是专门为年纪大的人乘车上山谒祖而修的本公路(前任方丈本焕老和尚所修)。

  向西北山岗上走去,就是著名的毗卢塔。自下仰望,塔踞山腰,遥不可及,台阶连绵,如俯卧玉龙。塔建高山之上,犹如四祖之佛性人格,高山仰止。该塔俗称慈仁塔、真身塔、四方塔,建于唐朝,一千四百年来保存原貌。由于它的外形近似毗卢遮那佛顶所戴的宝冠,故僧人尊呼为毗卢塔,而被世人广泛传称。毗卢塔是道信大师的真身墓塔。塔略成方形,单层重檐亭式,塔身为青砖仿古结构,塔座上置有高大双层束腰须弥座,塔的四周刻着各种花鸟,以及线条清晰流畅的莲花瓣和忍冬花图案。塔的东南西三方设有高大的无门扇的莲弧门。据《五灯会元》记载:“永徽三年四月八日塔户无故自开……后门人不敢复闭。”塔的北面设有假门,以避风雪。塔内为穹窿顶,中为四方形,下为八方形,八面墙壁,其中四壁设有佛龛,柱、梁、桁、椽都有石条和青砖仿古结构,塔的四方上部砖块上,雕有“边毗罗国诞生塔”、“摩迦罗园诞生塔”、“边户国转法轮塔”、“舍已国现神通塔”的字样。顶端砌有三个大小不同青石塔顶。全塔体态端庄,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四周景色秀丽。上得塔来,回望四祖全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元朝诗人赵国宝游到此处时,题诗赞道:“一层石塔一层云,塔外梅筠九万根。大圣自然身不坏,游人如见佛常存。”相传该塔是道信大师的弟子五祖弘忍亲手创建,距今已有1340多年历史。据武汉大学黄钊教授考证,四祖生活在初唐盛世,方可聚众修禅,以农养禅,方可实现生前建塔待终,首开塔葬先河。因此,毗卢塔是中国禅宗的第一座墓塔。

  在毗卢塔上边不远处,就是传法洞。此洞为一天然石洞。洞内可容纳二、三人,洞口上的一块大岩石酷似一只大猛虎,形态极为逼真。洞口前建有一座古庙,终日香火不断。相传,四祖道信大师经常在此洞讲经传法。有一次,四祖大师正向五祖弘忍讲《般若经》时,忽然有一只猛虎路过此地,听见洞里有人在讲经,就被吸引过去,悄悄地伏在洞口偷听,不知不觉就听迷了。待四祖大师讲完经文后,这只猛虎也顿开大悟,决心改恶行善,就此归入佛门。干百年过去了,这只猛虎仍然屹立洞口,护卫这块神圣之地。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