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以诗名,诗因阁显。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登黄鹤楼》),因一句诗而起一座楼,晴川阁何其幸也。
作为武汉市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晴川阁雄踞于湖北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东与武昌黄鹤楼隔长江对峙。曾是明、清两代“四方冠盖所必至”的人文荟萃之地,被誉为“千古钜观”、“三楚胜境”和“楚国晴川第一楼”。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以唐代诗人崔灏(704—754年)题《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得名。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即有“晴川楼”之称。这从明建文帝谋臣程济在《从亡随笔》中载有“永乐癸卯(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游于楚,六月至汉阳,登晴川楼”可知。据考程济所称晴川楼应是大禹庙。而大禹庙是为纪念大禹治水、疏导江汉之功而建。
事实上最初创建晴川阁的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8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据明万历年间《汉阳府志》载:时任湖北督学姚弘谟在明万历元年所撰《晴川阁记》(其它志书载为“姚宏谟《重修晴川阁记》”)云“是阁也,始创者为前守范侯之箴”;描述晴川阁“飞甍绮疏,层轩曲楯,弘敞骞峙”;评价其为“盖三楚钜丽之观也”。遗憾的是范之箴于何年重修晴川阁,姚弘谟则没有说。查万历年间《汉阳府志·宦迹志》载:范之箴任汉阳知府时间为嘉靖二十九年,三十年又有卢璧任知府。显然晴川阁重修应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至于晴川阁命名至迟应在万历元年(1573年)。盖因“晴川阁”之名最早见诸于姚弘谟所撰《晴川阁记》。晴川阁是与大禹庙相邻的建筑,本来只是大禹庙的衍生物,因其规模宏丽超过大禹庙,便喧宾夺主了。这从姚弘谟对万历元年之前“岁多而圮”的晴川阁作如下表述:“压大别而庙者,禹王;肘禹王而阁者,晴川。”这里列举了大别山(今龟山)、禹王庙、晴川阁,据此,嘉靖年间的晴川阁与大禹庙(禹王庙)就已经是大别山头两座相邻的建筑物。换言之,晴川阁是为大禹庙增建的楼阁。据明末清初署名仇英所绘《江汉揽胜图》和光绪年间所拍照片,晴川阁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兼有雄阔与隽秀之美。
晴川阁自创建以来,几经兴废。从明代嘉靖年间初建至今先后进行过5次重建重修,3次加修增建,2次大型维修,常规维修在清嘉庆年间以典章确定十年一次。计万历元年(1573年)重修,万历四十年(1612年)汉阳府知府马御丙主持加修,清顺治九年(1652年)御史聂玠、知府王泰交主持重修,雍正五年(1727年)汉阳知府柳国勋主持修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时任湖北荆宜施道的陈大文和汉阳知府杨春芳再次重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十四年(1809年)、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曾三次修复;最终于1934年毁于风灾,1986年在原址重建。
晴川阁为何屡毁屡建?范之箴初建晴川阁,其目的是为了使大禹庙更加壮观,更好地弘扬大禹之功德。后来多次重建、加修和维修晴川阁,既延续“志大禹功德于不忘”(清乾隆五十二年陈大文《重修晴川阁记》),更增加“壮游观”、“固关锁”(军事瞭望)作用,并且作为官方举行盛大庆典的场所,及至清咸丰时汉口镇商贸繁荣,重建晴川阁的首要目的转为军事防范和经济保卫,而纪念大禹的功能则退至无关紧要的地位了。
今晴川阁建筑群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以及牌楼、园中园、临江石雕长廊、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其中晴川阁主楼占地面积386.28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式,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屋面饰有灰筒瓦,楼高17.5米,其下临江处石矶名“禹功矶”。晴川阁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大门额书“三楚胜境”。阁内一楼照壁采用传统“中堂式”布置,中间挂有仿明末“江汉三镇图”名画,上方为清初名士毛会建手迹“山高水长”匾,左右为当代书法家所书的张之洞撰对联:洪水龙蛇循轨道;青春鹦鹉起楼台,南侧墙壁上有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张舜徽教授于1986年撰写的《晴川阁修复记》。二楼回廊四周贯通,可凭栏近看江涛击岸和矶石壁立,远眺大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二楼牌楼正中上方是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的“晴川阁”巨匾。其北侧为“园中园”,园中竹木葱茏,瘦石嶙峋,幽静雅致。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宫与重修的铁门关和晴川阁组成古建筑群,为武汉名胜之一。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晴川阁向有“楚国晴川第一楼”之说,也许会有人觉得太不可思议,认为晴川阁既不如黄鹤楼历史悠久,又不如黄鹤楼之高大气派,于是认为“楚国晴川第一楼”是妄言。的确,今天来看,晴川阁也不及黄鹤楼的名气之大,以至于有人感叹,同处一地,差别咱就这么大。从其建筑的观赏性、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等方面考察,明清文人学者认为晴川阁远胜黄鹤楼。明确提出“楚国晴川第一楼”是清顺治年间文人江夏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阁》诗中写道:“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第一楼。”这首诗写于顺治九年(1652年)晴川阁重建之后。按说程封是江夏人,应该更加偏爱黄鹤楼,却称晴川阁为楚国第一楼。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晴川阁确实比黄鹤楼壮观;二是黄鹤楼已不存于世,晴川阁自然傲甲楚地。另有清乾隆年间陈大文在《重建晴川阁记》中云: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山巅有阁曰“晴川”,雄据上游,与江城之黄鹤楼对峙,为三楚胜境,千古钜观。”无疑,晴川阁堪称“楚国晴川第一楼”。
此外,晴川阁到武汉长江大桥桥头之间一段江滩新建了一处人文景观,名叫“大禹神话园”。它是一处以大禹神话雕雕塑为主题的景观园。大禹神话园长430米,宽60余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区和中国洪水文化展示馆共四个部分,其中上区:从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侧,至大禹祭祀台(现江堤箱式防水墙)南侧,由玉面人像、双龙门、“应龙画河海”青铜雕和禹父鲧治水透雕组成。中区:以大禹祭祀台及相连的圆形九鼎广场为中心,由“剖鲧禹生”、“搏杀相柳”、禹阅九鼎铜雕和“三过家门不入”圆雕,以及大禹北方治水神话传说系列高浮雕组成。这些雕塑堪称珍品,其中,“大禹北方治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浮雕。下区:从大禹祭祀台北侧至晴川阁景区外墙江滩边,以大禹南方治水神话等散点链式石雕、印章蓝田石刻,以及6米高的镇江柱等组成。中国洪水文化展示馆:长约80米,临汉阳洗马长街,青石板地面,内有800平方米展厅。
晴川阁景点:
晴川阁 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因唐代崔灏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而得名,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1934年毁于风灾,1986年在原址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其底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禹稷行宫 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由司农少卿张体仁建。元大德八年(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改今名。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1863年)修建,1984年修缮。是武汉现存不多的清代木构建筑。今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
铁门关 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唐以后成为商贸通道。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铁门关遗址上建关帝庙,祭祀关公。民国初年毁于因战火。1990年12月复建。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楚波亭 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重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
荆楚雄风碑 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朝宗亭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 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
禹碑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碑亭东面的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