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节庆

土家族服饰

发布时间:2012-11-20 12:43:52

    服饰是区别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家族纺织历史悠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早在先秦时期就用桑、麻、丝等各向原王朝进贡。巴东县冬笋坝的船棺墓葬中,就曾发现麻布和绢的残留物。巴人当时织的布叫“賨布”或“家布”,《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汉时廪君蛮“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出义赋一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家布八丈二尺”。唐宋时期,土家族地区所产的“溪布”十分有名。《溪蛮丛笑》对“溪布”有这样的记载:“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烂可观,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为峒布。”乾隆《永顺府志•物产志》“(又)棉花,所产可给本境织成布,皆粗厚。汉时令蛮输賨布,大人一匹,小儿二丈。宋朝时辰之诸蛮与保靖、南渭、永顺三州接壤,岁贡溪布,即此类。”从秦汉时“賨布”到宋代“溪布”,承接性非常明显,这是关于土家服饰布料的记载,至于用“溪布”制成的土家服饰样式,直到清代才正式载入文献。

  清乾隆《永顺府志》(卷十)记载:“土民散处山谷间。男女短衣跣足,以布裹头,服斑斓之衣。……喜重耳圈,而耳累然,又有项链手圈。”这段文字中,叙述了土家族服饰的三个要素:一是男女服饰不分,都缠头巾;二是都喜斑斓服色;三是男女皆佩戴首饰。这样的着衣方式因清雍正八年(1730年)颁布的《详革土司积弊》加上汉文化的影响,土家族服饰在保留原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渐渐发生了变化,并一直延续至今。主要特点为:

  男子头包青丝、青布或白布帕,一般长2.3至3米,呈人字路。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青年男子着对襟衣,衣袖小而长,正前面有5-7对布扣;中老年的衣服袖大而且短,对胸开襟无衣领,缠长腰带。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妇女服饰样式较多。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有以下几种: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露水衣”,为结婚时新娘穿的衣服,此种衣服长而且大,左开胸,大袖大摆。妇女的下装有:一是统裙,象水桶一样,长到脚背,多用天蓝色,每条裙子八幅,合缝处镶黄色小花条,前后为两片,各四幅,烫成褶皱,但不再缝合,腰也不缝死,用两对扣子扣紧或用两根带子系腰。裙脚镶黄、蓝色小花条,宽约3-4寸。第二种是百褶裙,大而长,多用红绸缎,裙脚镶四寸宽的青布边并镶黄色小花条。第三种是背裙,用于背小孩,裙长而大,长至膝,后有背兜,兜上绣有花,装有两根背带,背带约3寸宽,绣有花草。女裤也短而大,多用青、蓝布,用白布做裤腰,裤脚底加青边或青底加蓝边,后边再贴2-3条花梅条。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这种鞋垫原始的制作工艺是先用面粉糊布壳晾干,再用纸剪出鞋垫式样,画上格子后,以青、蓝、白、红、绿、黄、紫等多色线,手工纳出花纹或字图案。

  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小孩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小孩的佩饰也很多,项上戴有项圈,圈上系银链,银链上挂“同心结”,“如意牌”,刻有“长命百岁”等字样。手脚上戴银圈,圈上挂响铃。

  如今,土家族服饰只有在重大民族节日或特殊场合才能得见。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