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节庆

恩施土家女儿会

发布时间:2012-11-20 12:43:10

    恩施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形成的民俗活动,迄今已经历了3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其产生的时间大抵在清雍正改土归流前后,最初是在恩施石灰窑乡一带流行。

  石灰窑古称施鹤要,随谐音今叫石灰窑。相传很久以前,这儿地远山深,男女之间是没有拘束的,他们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尽情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生活。后来,有十姓人从山外攀藤越崖,登上海拔1700余米的石灰窑,这十姓人分别是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他们分割居地,挽草为界,搭棚建屋,立户创业,号称“十个棚”。到明代末年,石灰窑有一薛姓乡士远游于七月十一日归来。全棚为庆贺乡士云游归来,大办筵席。薛乡士也很高兴,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沿途见闻,酒酣兴尽之时,把他最钟爱的幺女珍妹唤至身旁,吩咐道:“明天就是月半节了,一早,你和姐姐们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观赏秋景,只等这一天,平时不得离棚”。九姐妹一听,喜从天降,于是三更起身,五更打扮,头缠印花折叠帕,身着红绿花边衣,腰围黑色金线绣花巾,脚穿镶花小鞋,手戴亮闪闪的玉镯,打扮得跟花儿一样。出得门来,山寨的小伙子远观近望,不离左右,以山歌相追,以眉目传情,九姐妹均在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直至踏月而归。尔后,每到七月十二这天,她们就梳妆打扮,穿著一新,与邻里姊妹相邀上街,连续数年如故,积之成习,人们便称农历七月十二日为“女儿会”。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朝至民国时期、1949年至1976年、八十年代至今。

  清朝至民国这一时期,女儿会主要集中在石灰窑和大山顶。据考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十个棚”中张、薛二姓族长,倡议在石灰窑建集。7月12日,十个棚族长、各姓氏商户,齐集石灰窑。席间,薛氏族长在大红纸上写上公告《开场吉日》,贴于石灰窑集中地点杨家棚处。这是石灰窑建立集贸市场的最早记载。有了集市,人们便陆续上街赶场。而青年男女在这一天,以物资交流为媒介,寻情觅爱。这是女儿会的最初雏形。后来,石灰窑规定,每旬2、5、8为场期,随着物贸交流的不断扩大,石灰窑的中坪、小清河、黄家坪、曹家棚、文家铺等地均集中到石灰窑集镇赶场。及至后来,恩施、建始、宣恩、鹤峰四县边区以及外地客商也云集于此进行商贸活动,石灰窑不仅成为各地商贾云集的中心,更是十个棚女儿会的发源地。清雍正五年(1727年),鄂西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完成。此次改土归流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石灰窑的人口增多,农耕繁盛,物茂谷丰,集市更加活跃,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也因此得以沿袭下来,到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灰窑集市已形成一定规模。光绪十三年(1887年),石灰窑的薛氏、张氏、黄氏开始在集市上发展中药材生意。同年,石灰窑“易同兴”药号开张,湖北、湖南药商纷纷前往购货,药材市场的活跃进一步促进了女儿会的发展。民国初期,石灰窑成立商会组织,商会规定农历逢双日为热场,单日为冷场,7月12的女儿会仍逢热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灰窑建立了乡政权(石灰窑乡政府)。集贸市场逐步繁荣,外商大增,常驻丁友财、邓达三、钟福全等客栈,设立布匹、日杂、百货摊点,货摊摆满街市,石灰窑成为湘、川、黔、鄂等省客商云集之地。而石灰窑的女儿们在长期女儿会的薰陶下,善于交际,十分好客,尤对外地客人特别友善,不少当地女子与外地客商在“女儿会”上一见钟情,结为终身伴侣,并落户当地。每逢女儿会,小小石灰窑乡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生意火爆,买卖兴隆。

  女儿会这天,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穿金戴银,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市场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姑娘们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俗称“三滴水”)。小伙子则肩上斜挎背篓,漫不经心在市场上蹓哒,看到中意的姑娘就上前搭讪。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假如不满意这个男子,则把价格抬得很高,漫天要价。假如土家妹子中意这个男子,则把货品价格降得很低,或者相送;当他们达成了心有灵犀的程度时,就到丛林去赶“女儿会”,又称“边边会”。“边边会”就是有问必答的对歌,一般为女问男答,内容上到星星月亮,下到峻岭深潭;大到古今中外,小到个人爱好,包罗万象。对歌要脱口而出,互通心曲,直至约定终身。

  高山顶上呃一丘田

  郎半边来姐半边

  郎的半边种甘草 

  姐的半边种黄瓜 

  牵根丝丝儿缠倒他 

  高山顶上呃一树桑 

  桑树脚下开染缸

  你有青蓝白布拿来染

  我新缸可染旧衣裳

  高山木叶细微微 

  看你阿哥会不会吹

  若是吹得木叶叫

  只有木叶不用媒

  被山妹子甜润的歌声、缠绵的情思醉倒的小伙子,总也情不自禁地亮开嗓门对唱起来,一时,男欢女爱随着歌声传情。从《望郎歌》、《一根竹子巅搭巅》、《一对八哥朝南飞》到《十爱》、《十想》、《十二时》……以歌为媒,约定终身。订情物则有戒指、象牙梳、绣花针、青布鞋、绣花袜底、荷包等。

  大山顶女儿会的形成在时间上略晚于石灰窑。改土归流前,大山顶人烟稀少;改土归流后,许多外地客户相继落籍大山顶,开荒种植药材。围绕药材的种植和外销,山上的几户主要人家商定场期,赶场的人多了,就逐渐形成了女儿会。

  1949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的女儿会,主要还是集中在石灰窑和大山顶一带。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使男女青年的婚姻更自由了。未婚的青年男女更加希望女儿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爱情。这一时期的女儿会主要以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兼有集贸市场物资交流的目的。女儿会那天,四邻八乡的人们自发地来到石灰窑,各乡村以及边区乡村组织的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依次上场献艺,异常热闹。后期,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女儿会一度凋零,成为地下活动,几乎夭折。

  80年代始,女儿会得以恢复,至21世纪初,逐步走上了恩施的民俗舞台,演变成一个融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其主办者、参与者以及空间、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活动空间看,女儿会经历了由发源地(石灰窑、大山顶)到州城(恩施市),又由城市到旅游景区(梭步垭石林风景区、龙麟宫),再从景区到城市(恩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从主办者的角色转换看,女儿会已由民间自发组织,到区、乡政府主办,再到州、市政府主办;从参与者看,女儿会由原始的薛家姐妹、乡民、生意人发展到各界人士参加的综合体,他们中有普通市民、商界人士、政府官员、文艺体育人士、研究工作者、国际友人等;从内容看,女儿会己由单纯的以物资交流为媒寻找意中人发展成集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旅游观光、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多功能集会了。昔日的“三叠水”、绣花鞋、篾背篓成了舞台的道具,寻找意中人的场所成了现代人品味女儿会文化内涵,观看民俗表演的场所了。 

  恩施土家女儿会如一首优美的史诗,诉说着昔日土家儿女痴痴怨怨的情愫,沉淀着历史的印记,抒写着时代的变迁。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