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邻家嫁女娘,邀呼日伴来商量。
三三五五团团坐,你哭一场我一场。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绵泪如丝。
这是两首古老的《竹枝词》,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土家族婚礼中的《哭嫁图》。诗的意思是,邻家的姑娘就要出嫁,同伴们都相约赶来,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你一声我一声痛哭不止。这种亦喜、亦悲、悲喜交集的场面和汉族婚宴上举杯相庆的欢乐场面形成强烈对比,是土家族所特有的一种婚俗。另外,土家山寨还流传着“悄悄嫁女不光彩”、“把不起陪送哭得起嫁”的民谚。不难看出,哭嫁是土家婚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这种习俗主要流存在于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土家族聚居区域。
哭嫁的习俗从何时开始,确切时间目前并不可考。学术界一般认为,此风俗源于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那时朝廷强行在土家族地区推行封建包办婚姻。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命运。在包办婚姻制度之下,妇女完全失去人生自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土家族妇女便借助哭嫁和唱哭嫁歌的形式,来渲泄对封建买卖婚姻和家长制的不满。还有学者认为,姑娘离开生她养她的家乡及亲人,嫁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等待她的明天是什么样的状况,姑娘一无所知。出于对前途的迷茫、惶恐和远离亲人的苦楚,姑娘用哭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当然这个习俗也在当地常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女子才能和德行的标准。即谁家的姑娘善哭,就表明她的才能出众。
在土家族地区,姑娘长到十一、二岁时,就要跟着祖母、母亲或嫂嫂唱哭嫁歌。实习的最好场所,是在婚礼仪式上陪伴即将出嫁的姐姐哭嫁,这样可以得到情绪上的感染。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加深,到了自己出嫁时,心中的喜怒之情,自然像开闸的河水一样倾泻出来。而姑娘什么时候开始哭嫁,也是有一定规矩的。通常状况下,一般是在举行婚礼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未来的新娘开始哭嫁。有的地方是七天哭一次,有的地方是半个月哭一次,也有的地方是开始隔夜哭一次,之后每夜都哭。哭嫁一般在晚上,届时,和新娘要好的姐妹们、娘家的姑嫂们都到新娘的住处陪哭,一直哭到娶亲之夜。
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来。哭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祖先、哭长辈、哭兄弟姐妹、哭陪客、哭媒人、哭离娘席、哭花、哭梳头、哭出闺、哭上轿等。这些哭嫁歌中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一般从母女对哭、姑嫂对哭开始,所有的亲人(包括父母、哥嫂、叔伯、姐妹)都要哭到。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其中尤以母女对哭的场面撕肺揪心、催人泪下!
“男子读书服先生,女儿离娘自开声,女儿不得孝父母,好比浮萍草一根。一尺五寸娘抚养,移湿睡干费娘心,梳头打扮娘辛苦,难报父母半点恩。天上大星配小星,世上只有父母亲,父母恩情讲不完,莫怪女儿不孝敬,只怪女儿生错命,大树脚下去为人……”女儿的哭声撕碎娘的心肝,娘便嚎啕大哭:
“我的女啊,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才知父母恩,妈妈看女别家行,两只眼睛泪淋淋,妈看女儿别家走,眼泪汪汪流不停,一尺五寸娘养起,长大成为二姓人……”
还有表现新娘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唱辞,朴素真挚,感人肺腑:
“在娘三年怀中滚,头发白了多少根。青布裙来白围腰,背儿过了多少山坳坳。布裙从长背到短,这山背到那山转。风也吹来雨也打,爹娘把我拉扯大。爹背晒成糊锅巴,我娘瘦得象个风筝架。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两离分。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娘来箭穿心……”
待嫁的姑娘,伤感的母亲,通过这一启一承的哭嫁,将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母女对哭时,其他“伴娘”也先后进入角色,哭诉不绝。闺房中,一支多声部的哭诉大合唱拉开了序幕。不舍不离,悲喜交加。
如《哭爷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唉,衔泥何时得回头?
又如《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哭嫁的高潮当在出嫁的头天晚上。嫁娘家人群云集,堂屋里彩蜡生辉。朱红桌子上摆满糖食果饼,十位身着艳丽服饰的土家妹子围桌而坐,难辨其间谁是嫁娘。这就是陪十姊妹、唱姊妹歌的场面。这也是一个从哭到歌、从悲到喜的转折。唐朝白居易对于这种歌宴有如下的表述:“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对这种婚俗也有描述:“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石榴开花叶儿翠,当堂坐的十姊妹,姊妹劝我起歌头,热热闹闹歌声飞。”这是一首开台歌,开台歌就象是蓄水的闸门,打开了闸门歌声就象是喧泄而下的水流,源源不断。演唱过程中,姑娘们常以“十”为题,如“十要”、“十唱”、“十劝”、“十想”、“十爱”、“十杯酒”等,也有《闹更》、《一个桌儿四个方》、《探妹歌》等,它是十分丰富的口头文学方式,也是历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文学珍品。
如《十劝》:
一劝姐,好当家,莫把五谷抛撒哒,抛撒五谷怕雷打;
……
六劝姐种棉花,种起棉花纺细纱,纺起细纱换骡马。
七劝姐过月半,亡人到屋要叫饭,前人做起后人看。
八劝姐要学好,堂前有事莫乱跑,大是大来小是小。
这是家中的长辈对女子出嫁后的言行教育和劝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
问:十月里,什么花? 又被寒霜打。
什么人,送寒衣,哭断长城?
答:十月里,乱草花,又被寒霜打。
盂姜女,送寒衣,哭断长城。
这是陪十姊妹中对歌《倒解数》的唱段,这种对歌既可是祖辈相传的传统唱段,也可即兴而作,相互赛智。对歌中双方互不相让,气氛热烈。
陪十姊妹歌语言通俗朴实、简单易懂,句式五言七句,长短不一,节奏明快自由。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兴、反复的艺术手法,有一唱三叠,荡气回肠之感。大量衬词、衬腔在演唱过程中的运用,使其演唱风格明快中见曲折,洒脱中见委婉。
听一曲十姊妹歌,如同欣赏一部音乐剧,更如同欣赏一部人生剧。恩施州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听着这此起彼伏的歌声,你不得不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
夜半了,天明越来越近了,从此就要告别亲爹娘,走入人生的另外舞台。姑娘原来的辫子已梳成了标志着为人妇的“粑粑髻”,眉毛扯成了一勾新月。五更时分,新娘要“吃离娘饭”、“穿露水衣”。姑娘这时已是泪水涟涟。
随着娶亲队伍的到来,哭嫁也接近尾声。时辰一到,新娘要拜别祖宗。只见新娘手中拿两把筷子出了房门,往前后各撒一把,表示分别,这时哭的是《别祖宗》。告别祖宗之后,灯笼火把齐放光明。新娘上轿(车)时,又要《哭上轿》。有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新娘上轿后,请巫师杀只公鸡,用鸡血洒在轿子四周,同时将轿子四周打扫一遍。这可能是古老的抢婚习俗的一种模拟表演,鸡血表示抢婚时发生过流血事件。扫轿,表示毁去抢婚时留下的脚印。现在的婚俗中,只是一种禁忌而已。
在前往新郎家的路上,新娘坐在轿(车)子里仍然唱着哭嫁歌,一直唱到男方家能听到哭声方止,哭嫁也就正式落下帷幕,从此欢天喜地地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外来文化的侵入,土家族的婚俗也有了许多变化,哭嫁习俗因而渐渐消失。毫不夸张地说,哭嫁歌就是一部封存在鄂西山区的《诗经》民风版,它是一部长篇抒情叙事史诗。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