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食小吃

皮条鳝鱼

发布时间:2012-11-20 12:57:46

皮条鳝鱼原称竹节鳝鱼,因表皮皱似蛇条,故名为皮条鳝鱼。此菜以新鲜黄鳝为原料。宰杀去骨,切成6公分长,2公分宽的长条,挂糊上浆,用麻油炸至皮酥,再浇糖醋黄汁即可入席。此菜色泽金黄、酸甜适中、酥脆可口、开胃健脾,为江陵传统名菜之一。

据说,清道光八年(1829),一个名叫朱才哲(湖北监利县)的人,赴台湾宜兰县任县令,上任不久,就碰上了拱界虫一案。所谓拱界虫即是鳝鱼,台湾人当时尚不知鳝鱼可食,因台湾稻田里鳝鱼多,常因拱穿田埂,造成水土流失,引起老百姓之间的纠纷。朱县令在审理此案时,做了十几桌酒席,每桌头道菜就是沙市的皮条鳝鱼,让原告和被告一起品尝。因此,当地百姓吃后明白了“拱界虫”可食,而且可用以烹调出美味佳肴,一时纠纷顿息。此后,当地人也纷纷吃起“拱界虫”来。为了争生意,一些餐馆还特地的请朱大人的家厨去传艺,于是沙市佳肴“皮条鳝鱼”便在台湾扎根,世代相传。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