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纲领
刘红
中共十八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十八大报告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八大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同样充分地体现在对台工作中。报告为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平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十八火报告关于对台工作的论述,与中共对台工作思路和对台工作政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出对台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原则性。60多年来,中共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根据两岸关系的不同阶段,提出相适应的对台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制汀的“一纲四日”的基础上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了第一次“汪辜会谈”,迎来了两岸交流的第一个高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面对如何一方面与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一方面继续进行两岸交流,继续发展两岸关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陈水扁执政8年间,针对如何遏制“台独”分裂、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等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为核心的对台工作新战略,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十八大报告对台工作论述,站位高,立意深,在总结5年来和平发展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首次将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一起列入党的重要文献,全面、深刻、高度精炼地论述了和平发展理论和务实可行的政策,表达了对推进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的坚定信念。报告强调,“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要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
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表明中共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始终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思考、解决两岸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坚持民族利益和民族复兴至上,充分展现了中共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使命感和博大胸襟。同时,体现了中央对现阶段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两岸关系总体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显示中共始终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国家的和平发展战略紧密连结,对台工作始终服务服从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表明中共对于所承担的实现国家统一的重大历史使命,具有坚定的决心、充分的信心和应有的耐心。作为和平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吁台湾方面也应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放弃党派个人的私利,通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参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重点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刻揭示了祖国和平统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内在联系,强调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系统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政策主张,强调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把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作为必要条件,并据此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军事安全等六个方面全面系统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张,指明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努力方向,体现了奋力开拓两岸关系前进道路的政治智慧和务实思路。三是为了推进和平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两岸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主张,强调对台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表示要在与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联系中把握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两岸关系的发展前途。
十八大报告关于对台工作论述的理论、政治和实践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巩固和深化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的主要任务,展现出对台工作战略的前瞻性与开拓性。十八大报告对台论述构建起对台理论、思想和政策的完整体系,集中体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纲领
十八大报告根据两岸关系的新实践新形势新要求,站在历史新起点和时代新高度,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设想和务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已经成为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指导纲领。
自2006年4月国共两党提出要把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主题,尤其是2008年5月以来,中共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台海局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坚持把反对“台独”作为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累积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协商谈判,两会相继签署了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1 8项协议,解决了诸多关系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推动了两岸交往合作的制度化;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和贸易投资创造了空前便捷有利的条件;大力争取台湾民心,广泛团结台湾同胞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对台湾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积极的影响;妥善处理台湾涉外事务,国际社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格局更加稳固,普遍积极评价和欢迎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5年多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和重要成果,呈现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巩固和深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十八大报告对台论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阶段后,对台工作如何开展?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如何取得新的进展,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构想。
政治报告强调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一是要在两岸互动中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认知。首度将坚持“九二共识”以及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九二共识”在未来推进两岸关系互动中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两岸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主张.,也是大陆因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和两岸尚未统一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富有包容性和创意的主张,体现出大陆对台工作的新思维。二是累积政治互信,破解政治难题。报告提出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这些“希望两岸共同努力”的项目,是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迈人“深水区’’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要确保两岸关系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行稳致远,两岸经贸、社会、文教关系的深入发展,必须要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协调同步,必须要就政治议题进行对话商谈准备条件,以建构可长可久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三是扩大民意基础。报告一方面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因而要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一方面表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大陆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大陆一直希望民进党能够认清潮流和趋势,早日放弃“台独党纲”,突破自身的束缚,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轨道上。四是全面推进两岸交流。报告指出,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报告进一步突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共同利益纽带和两岸交化往来的民族感情纽带作用。四是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报告特别提出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呼吁两岸双方稳步推进包括两岸经济、文教、人员往来等各个领域的机制化进程,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以创造不可逆转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将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完成ECFA的后续谈判、两岸互设办事机构、协商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协议等,将会纳入双方的共同议程中。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在两岸的共同协商下逐步稳妥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建议。
十八大报告关于对台工作的论述,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深刻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提出了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对于重大问题的基本主张,为新时期的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径。在十八精神指引下,在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教授)